伟大的商文明,‍ 殷墟博物馆

黄征9212407

<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27日上午来到安阳参观了殷墟博物馆,受到商文化的震撼,收获颇丰。</p><p class="ql-block">博物馆的展品大部分来自商朝的出土文物,很珍贵。</p> <p class="ql-block">殷墟博物馆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是首个全景式展现商文明的国家重大专题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博物馆由华南理工大学何镜堂院士担纲设计,以“鼎”为设计意向,通过对青铜方鼎元素的抽象、演变,整体呈现四方之形,展示殷墟“四方之极”。外墙及屋面选用青铜饰面幕墙,似一尊巨大的青铜宝鼎矗立在苍穹之下,与古朴、深沉、宁静的遗址融为一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设8个展厅,包括殷墟考古发掘史展厅、出土遗迹厅、殷商社会生活史展厅、甲骨文厅、玉器厅、青铜器厅及精细考古实验室等,配套建设馆区道路、绿化景观等,全方位展示殷墟近百年的考古成果和殷商文明发展高度。</p><p class="ql-block">馆藏文物有青铜器、陶器、玉器、甲骨等近4000件(套)文物,超过四分之三的珍贵文物首次与观众见面。</p><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有亚长牛尊,是殷墟发现的唯一一件牛形青铜器。还有司母辛鼎,是妇好的专属礼器,以及嵌绿松石甲骨、屯南甲骨等珍贵文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聚焦“伟大的商文明”,有3个基本陈列,包括“探索商文明”“伟大的商文明”“世界的商文明”,还有“长从何来——殷墟花园庄东地亚长墓专题展”“子何人哉——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特展”等4个专题展览和1个特色沉浸式数字展,让观众多维度感受商文明的魅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4年6月24日,殷墟博物馆获得“年度文化科技创新博物馆”荣誉称号,其通过运用5G、VR、AR、人工智能、多媒体等数字技术,对文物进行全信息展示,在文化科技融合方面表现突出。</p> <p class="ql-block">卫生间也是甲骨文标识</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穹顶</p> <p class="ql-block">当日新日日新又日新</p> <p class="ql-block">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世袭制王朝,也是目前有直接文字(甲骨文)记载的首个王朝,其核心统治区域位于今河南安阳殷墟一带。</p><p class="ql-block">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内服是商王直接统治的王畿地区,外服是臣服于商的方国和部落,形成以商王为核心的松散联盟。社会阶层分明,分为商王、贵族、平民和奴隶,奴隶主要来源于战争俘虏,用于祭祀和生产。</p><p class="ql-block">商朝,农业是根本,已掌握青铜农具使用和灌溉技术,主要种植黍、稷、稻、麦等作物;手工业高度发达,尤以青铜铸造为代表,达到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的顶峰;商业活动萌芽,出现了以贝为货币的交易行为,“商人”一词便源于此。</p><p class="ql-block">商朝军事活动频繁,主要目的是开拓疆土和掠夺资源,军队编制有步兵、车兵,战车成为重要作战单位,武器多为青铜铸造,如戈、矛、钺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商朝文字载体:甲骨文</p><p class="ql-block">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占卜记录,是汉字的早期形态,目前已发现单字约4500个,破译约1500个。它不仅是研究商朝历史的“活化石”,更证明了中国文字的连续性,将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提前到商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商朝青铜器不仅是实用工具,更是象征等级与权力的礼器,常用于祭祀和宴饮。其特点是体量巨大、纹饰精美、工艺复杂,代表作品有重达832.84公斤的司母戊鼎(现称后母戊鼎),以及造型独特的四羊方尊,展现了当时高超的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商朝人信奉“万物有灵”,尤其崇拜祖先和天帝,认为商王的权力来自天帝的授权。祭祀活动极为频繁且隆重,祭品包括牛羊、奴隶甚至战俘,祭祀的目的是祈求祖先和神灵保佑风调雨顺、战争胜利。这种浓厚的神权色彩,渗透到政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艺术上,除了青铜纹饰(如饕餮纹、云雷纹),玉器制作也很精湛,玉器不仅是装饰品,更是祭祀礼器和身份象征,造型有动物、人物等,工艺细腻。</p><p class="ql-block">商朝贵族居住在夯土建筑的宫殿中,平民则住半地穴式房屋;饮食有酒、肉、谷物,酒文化发达(出土大量酒器);服饰已有丝绸和麻布之分,贵族穿戴讲究,并有玉佩等配饰。</p><p class="ql-block">商朝文化上承夏代,下启周代,其青铜技术、文字体系和礼乐制度,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p> <p class="ql-block">商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其核心成就是成熟的甲骨文系统、高度发达的青铜铸造业和初步完善的国家礼制,为中华文明奠定了重要基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商朝的甲骨文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主要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用于占卜和记录王室活动。它已具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方法,共有约4500个单字,其中1700多个已被破译,是研究商朝历史的直接证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商朝的青铜铸造技术达到了当时世界的顶尖水平,代表作有重达832.84公斤的司母戊鼎(后母戊鼎)。青铜器不仅用于祭祀(如鼎、尊)和军事(如戈、矛),还形成了严格的“列鼎制度”,成为等级和权力的象征,体现了手工业与礼制的深度结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商朝确立了以商王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统治,通过分封诸侯和方国来巩固疆域。同时,一套以祭祀为核心的礼制体系逐渐形成,商王既是最高统治者,也是最高祭司,通过频繁的祭祀活动维护统治合法性,这种“神权与王权结合”的模式深刻影响了后世中国政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农业是商朝的经济支柱,已广泛使用耒、耜等农具,掌握了灌溉技术,主要种植黍、稷、稻、麦等作物。此外,商朝人还制定了早期的历法(“殷历”),以366天为一年,分12个月,有大小月之分,并用闰月调整节气,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时间指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陶制品.白色为修复部分</p> <p class="ql-block">为我们讲解的专业讲解员</p> <p class="ql-block">桑林祈雨</p> <p class="ql-block">方鼎.复制品</p> <p class="ql-block">商朝的形成源于商部落的崛起与扩张,最终通过商汤灭夏取代夏朝,建立了中国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其统治者以商王为核心,实行“父死子继”与“兄终弟及”并行的继承制度,核心代表为开国君主商汤和后期的商纣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商部落最初是黄河下游的一个古老部落,早期以畜牧业为主,后来逐渐转向农业,在首领契的带领下开始兴盛,成为夏朝的附属方国。</p><p class="ql-block">夏朝末年,夏桀残暴无道,失去民心。商部落首领商汤趁机积蓄力量,任用伊尹等贤才,通过一系列战争(如鸣条之战)击败夏朝军队,于约公元前1600年推翻夏朝,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一带),正式建立商朝。</p><p class="ql-block">商朝早期多次迁都(史载“不常厥邑”),直到第20位君主盘庚将都城迁至殷(今河南安阳),此后都城稳定,商朝也因此被称为“殷商”,这一时期也是商朝的鼎盛阶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核心统治者商王是全国最高的政治、军事和宗教领袖,集王权与神权于一身。他既是行政首脑,掌握生杀予夺的权力;又是最高祭司,通过祭祀祖先和神灵来巩固统治合法性,甲骨文中大量“王占曰”的记载就体现了这一点。</p><p class="ql-block">重要代表君主:</p><p class="ql-block">商汤:商朝开国君主,以仁德著称,灭夏后轻徭薄赋,安抚民心,为商朝奠定了基业。</p><p class="ql-block">盘庚:力排众议迁都殷,结束了商朝长期迁都的动荡局面,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p><p class="ql-block">武丁:商朝鼎盛时期的君主,任用傅说等贤臣,对外征伐四方(如击败鬼方、土方等部落),扩大了商朝的疆域,史称“武丁中兴”。</p><p class="ql-block">商纣王(帝辛):商朝末代君主,历史上以残暴闻名,他对外过度用兵,对内滥用民力,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最终被周武王率领的周部落击败,商朝灭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商朝的王位继承前期以“兄终弟及”为主(如商汤之后,王位传给弟弟外丙、仲壬),后期逐渐过渡到“父死子继”,这种制度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统治的延续,但也时常引发王室内部的权力争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居然看到商代陶制三通</p> <p class="ql-block">骨制小青蛙,也就一厘米多一点,很精致,照片是放大镜的结果。</p> <p class="ql-block">贝壳制成的钱币</p> <p class="ql-block">骨制簪子</p> <p class="ql-block">此原件去北京展览啦</p> <p class="ql-block">占卜决疑</p> <p class="ql-block">犬祭 猪祭坑</p> <p class="ql-block">2023年发掘(儿童4–5岁)</p> <p class="ql-block">商代官职</p> <p class="ql-block">战车</p> <p class="ql-block">武器</p> <p class="ql-block">玉件</p> <p class="ql-block">这是商代“亚长”青铜牛尊,属于商代晚期文物,2001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的亚长墓。</p><p class="ql-block">整体呈水牛造型,器身布满精美的纹饰,包括兽面纹、云雷纹等,工艺精湛,是殷墟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件牛形青铜器。</p><p class="ql-block">其原型为商代的野生水牛——圣水牛,牛尊的牛角、面部、身体等细节刻画逼真,还带有可以开启的盖子,兼具实用(盛酒)与祭祀的功能。</p><p class="ql-block">在殷商人的观念中,圣水牛凶猛且充满神秘,这件牛尊体现了当时人们对水牛的敬畏,也反映了商代高超的青铜铸造技术和独特的宗教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很多商文物流失海外</p> <p class="ql-block">殷墟博物馆参观了一个上午,对商代有了些许了解。为祖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和中华子孙的聪明才智骄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