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乙巳蛇年九月.跟随旅行团来到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位于俄罗斯西北部波罗的海沿岸涅瓦河口,曾是西北地区中心城市,全俄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是世界上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中位置最北的一个,也是俄罗斯联邦海军舰队的总部所在地,它已有三百多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 在圣彼得堡连住4晚,就在这家开业100多年挂牌4星的《明星酒店》,进门就是挂满岁月痕迹的木质墙。</p> <p class="ql-block"> 酒店附近街角,一栋色彩斑斓的建筑猝不及防地撞进视线。米黄色的墙面像被阳光亲吻过,红色的装饰线条如舞动的旋律,一路蜿蜒至绿色的尖顶。</p> <p class="ql-block"> 这是圣彼得堡的老城区,街道虽然不大,但是干净整洁,生态保护良好。</p> <p class="ql-block">《狮身人面像》</p><p class="ql-block">原为古埃及祭祀文物,19世纪初埃及政府将这对雕像赠予俄罗斯帝国,通过尼罗河运至圣彼得堡。途中,埃及军官认为胡须象征法老权力不应外流,使用枪托将面部胡须完全破坏,使得现存雕像成为全球唯一无胡须的古埃及狮身人面像。</p> <p class="ql-block">《古灯塔港口》</p><p class="ql-block">瓦西里岛上,海神柱高耸入云,红柱映着蓝天,像一支写给天空的诗。基座上的雕像姿态优雅,仿佛随时会从石中走出,踏浪而去。石砖铺就的地面延伸向远方,几片落叶轻轻打着旋儿。我站在涅瓦河边,风从河面吹来,带着水汽和历史的低语,忽然明白,有些庄严,并不需要喧嚣来证明。</p> <p class="ql-block"> 河水缓缓流淌,像一条被阳光点亮的绸带。大皇宫桥横跨涅瓦河两岸,到了晚上,桥梁打开,高大船只🚢缓缓通过,岸边路灯安静伫立,车辆穿行如织。</p> <p class="ql-block">《彼得保罗军事要塞》</p><p class="ql-block">在我眼前展开,尖塔直指苍穹,塔顶的金饰在阳光下闪烁,像在与天空对话。城墙低矮却坚实,绿草如茵,几只飞鸟掠过湛蓝的天幕,为这厚重的历史添了一笔轻盈。远处的金色圆顶静静伫立,仿佛几个世纪的风霜,都只在它们脚下轻轻绕过。</p> <p class="ql-block"> 彼得大帝等身雕像笔直坐着,目光坚定地望向前方。游客们路过此处,都会前来抚摸他的手。据说:摸左手发财💰右手保安康。</p> <p class="ql-block">这是前苏联上世纪60年代登上太空的宇宙飞船,在此展出。</p> <p class="ql-block">从彼得保罗要塞出来,步行前往埃尔金岛,绿树成荫的街道上,行人三三两两,我看到有轨电车,非常惊喜!</p> <p class="ql-block">《埃尔金岛(Елагиностров)》</p><p class="ql-block">位于俄罗斯圣彼得堡的涅瓦河三角洲北端,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岛屿,曾是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时期的皇室夏季度假地,现以其埃尔金宫殿博物馆和自然风光成为热门旅游胜地。</p> <p class="ql-block"> 我与清风牵着手,融进高大的树影与远处的白墙建筑中。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点,落在我们肩上。微风轻拂,树叶沙沙作响,像在为我们伴奏。</p> <p class="ql-block"> 小卖部招牌格外醒目,饮料柜上那瓶可乐仿佛刚从广告里走出来,俄文标语透着一股直白的快乐,阳光穿过树叶,在摊位上洒下跳动的光斑。</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们在圣彼得堡就餐的酒店 ,有100多年的历史,据说现在由江西人在经营中餐。</p> <p class="ql-block">《新荷兰岛》</p><p class="ql-block">是由两个相连人工岛屿组成的三角形区域,历史上曾长期作为海军木材储备地及军事设施使用。</p> <p class="ql-block">《伊萨基耶夫大教堂》</p><p class="ql-block">与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佛罗伦萨的花之圣母大教堂并称为世界四大圆顶教堂。</p> <p class="ql-block"> 导游指导大家穿过马路,远观《伊萨基耶夫大教堂》进行拍摄。它在蓝天下静静矗立,绿树将它温柔环抱。阳光穿过叶隙,落在教堂的墙壁上,仿佛为它披上了一层流动的金纱。</p> <p class="ql-block"> 金色圆顶在阳光下闪耀,像一座浮在绿意中的梦境。人们在草地上散步、休憩,笑声轻轻飘散。我望着那圆顶与蓝天的交界,忽然觉得,旅行的意义,不是走多远,而是让你忘了时间。</p> <p class="ql-block">《青铜骑士》</p><p class="ql-block">为圣彼得堡创始人彼得一世。它不仅代表着冬宫与桥梁的辉煌,更是圣彼得堡历史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滴血大教堂》</p><p class="ql-block">也叫基督教复活大教堂,高81米。188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格里博耶多夫运河畔遇刺身亡,1883年其子亚历山大三世下令修建,1907年竣工。</p><p class="ql-block">以莫斯科红场圣瓦西里大教堂为蓝本,采用传统俄罗斯东正教风格,五光十色洋葱头顶与古典建筑形成对比。内部覆盖7500平方米马赛克壁画,描绘圣经故事,亚历山大二世遇刺点设宝石装饰。</p> <p class="ql-block">《尼古拉教堂》</p><p class="ql-block">为巴洛克风格,供奉航海者的守护神尼古拉,其淡蓝色墙面、白色圆柱与金色穹顶(代表篮眼睛.白皮肤.金头发)形成鲜明的视觉特征,别称“大海的教堂”。</p> <p class="ql-block">《喀山大教堂》</p><p class="ql-block">是19世纪初期,沙皇保罗一世为了安置有着“俄国军队的守护神”之称的喀山圣母像而建造的,它是由俄罗斯建筑师沃罗尼欣设计,始建于1801年,历经10年竣工。它的外观具有典型的俄式帝国风格,看起来更像是一座宏伟的宫殿,教堂内部有着传统东正教的风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