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与仲秋月饼

信望爱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记得在自己小的时候一年中只有三大重要的节日,即端午节、仲秋节和春节,具体每个节中蕴藏着什么寓意我是全不关心的,唯一在意的是节日里能吃到什么,因为在上世纪的六十年代里,能吃上一顿美食是何等大的幸事。那时节日里的饮食规矩是:端午节里要吃煮鸡蛋(粽子从小就根本没吃过),只是我对煮鸡蛋并不感冒,至于春节里能吃上的饺子,也因我从小偏食不吃肉,便对吃饺子也没啥大兴趣。只有仲秋节里的月饼我特别地喜欢,因为我喜欢月饼里面包着的各样馅品,更喜欢手中捧着月饼望着天上的“大月饼”来吃的那种特有的感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现今的孩子们是无法理解那时的孩子所对“美食”的期盼,从端午到仲秋要间隔整整三个半的大月,要经历一百多天漫长的煎熬与等待,那个中滋味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农历五月初五后我便开始了月饼等待的倒计时,那时,我早晚各有一项重要的工作要做,就是早晨起来先要搬来小板凳站到上面撕掉昨日里的日历纸,要让昨天快快地过去,晚上时还要站在家中的天井里看月亮几时会圆。一百多个日日夜夜,煎熬着我这个闹馋的孩子。要说真还不是我嘴太馋,实在是仲秋月饼里的花生仁加上芝麻更有那青红丝都是我喜欢的,更有仲秋节明月初升时,那仿佛一轮巨大的月饼拥进了我怀中的那独特心情。那时,我把自己会背诵的李白静夜思诗词改成了顺口溜,天天吟诵,鼓励自己等候的信心:“床前明月光,思念月饼香。举头望明月,快有月饼尝。”我还思饼成痴,幻想着若是能将天上这块大月饼整个地给我,我就能天天有月饼吃了。还有我的同桌会画画,我就求他在我的手腕上用油笔画上了一块月饼,这样我便能每天举起手腕就能看见月饼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久盼的仲秋节终于来到了,我从别人家里听到了一个这样的说法,说:“要等到月亮升起来的时候才能吃月饼。”我对此深信不疑。当我从父亲手中郑重地接过那块两角五分钱的月饼时,我感到幸福极了,我双手紧捧着它,唯恐它掉在地上摔破。哥姐们都等不及了,早就吃光了那唯一的一块月饼,独有我一定要对着升起的月亮来吃。在等候的时间里,我剥了一大把葵花籽仁,要等到吃月饼的时候好往月饼馅里插。小口地吃掉小半块月饼后,剩下的大半块就再也舍不得吃了,我将它小心翼翼地放在了自己的小书箱里,要留到下月月圆时再吃,我要给自己一年过上它两回仲秋节!因我实在是一个善于突发奇想的孩子。农历九月十五的月亮如期又升起来了,我打开小书箱拿出了珍藏一个月的半块月饼,正要自己重享仲秋盛宴时,却发现珍藏的月饼已经长了长长的绿毛。我心痛得大哭了起来,直到哥姐们一起答应为我攒钱,重买一块月饼时,我才止住了哭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今年的仲秋节又到了,我并不用刻意的再去买月饼,因为家中常备着呢。我走近阳台,推开了楼窗,一轮明月随窗挤了进来,皎洁的月光照耀着餐桌上满盘的月饼和各种各样的水果,微拂的轻风撩弄着我稍白的双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月儿依旧,人依旧;只是不用再吝啬着吃的月饼却怎么也吃不下了,只余那个五六十年前馋月饼的小男孩,站在摆满了月饼的餐桌前冥想着过去的故事…</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