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国庆.忆阅兵 高山流水.《游子乡愁》篇

高山流水.六盘游子

<p class="ql-block">时光的河,静静流淌至二零二五年的秋。九月三日,这个镌刻着民族记忆的日子,迎来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的庄严时刻。我独坐于屏幕前,仿佛伫立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等待一场穿越烽火岁月的凝望。北京的天空,被秋风洗得澄澈如镜,湛蓝无垠。长安街卧于晨光之中,宛如一柄蓄势待发的长剑,敛锋藏锐,却蕴着一声穿越八十年的深沉呼吸。</p> <p class="ql-block">记忆,始于一抹流动的“红”与“绿”。</p> <p class="ql-block">那是血脉的颜色,是山河的颜色,也是军装的颜色。徒步方队踏着历史的节拍走来,虽不见白发苍苍的老兵乘车而过,但他们的魂魄早已融入这整齐划一的步伐里。每一声踏地,都像叩击在时间的鼓面,激荡出八十年前的呐喊与今日的回响。年轻的面庞上,写满坚毅与担当,那是新时代的注脚,是共和国挺拔的脊梁。他们走过的,不只是长安街,更是从屈辱走向尊严的漫漫长路——一步一印,皆为家国。</p> <p class="ql-block">继而,是钢铁铸就的“灰”。</p> <p class="ql-block">装备方队缓缓驶来,沉默如山,威严似铁。这不再是旧日的炮火与硝烟,而是嵌入智能芯片、联通数字战场的现代利刃。新式主战坦克如虎行于林,无人战车如影随形,数字化火炮列阵如星。它们披着迷彩,在阳光下泛着冷峻的光泽——那不是冰冷的金属反光,而是一个民族觉醒后的理性之光、智慧之芒。这流动的科技长城,无声宣告:我们以最强的盾,守最柔的梦;以最硬的骨,护最暖的土。</p> <p class="ql-block">忽然间,长空被一片呼啸的“蓝”撕开。</p> <p class="ql-block">空中梯队破云而来,新一代隐身战机如苍鹰掠翼,划破天幕,尾迹拉出“80”这一庄严数字,似以苍穹为纸,以速度为墨,写下对历史的铭记与对和平的誓言。大型无人机集群编队飞行,如星河倾泻,似天网垂落,展现着制胜未来的无形力量。而最动人心弦的一瞬,并非雷霆万钧的轰鸣,而是镜头外一位百岁老兵的凝望——他身着旧军装,胸前勋章斑驳,目光穿越时空,望向空中呼啸的战鹰。他缓缓抬起枯瘦的手,向荧幕中的队伍敬了一个军礼。那一礼,重若千钧,胜过万语千言。</p> <p class="ql-block">八十年了。</p> <p class="ql-block">从卢沟桥头的残月,到长安街上喷薄的朝阳;从山河破碎、匍匐求生,到巍然屹立、昂首东方——这条路,我们用血泪铺就,用脊梁撑起。阅兵式终会落幕,但那回荡在胸膛的震颤,却如余音绕梁,久久不息。它不只是国力的展示,军威的彰显,更是一场民族灵魂的朝圣之旅——从苦难深处出发,向着光明彼岸跋涉。这一幕,如一枚炽热的烙印,刻进国家的记忆,也烙进每一个游子的心房。无论身在何方,只要抬头望见那片蓝天下飘扬的红旗,便知:来时路,血沃中原肥劲草;前行者,长风破浪正当时。</p> <p class="ql-block">友情声明:篇中照片均来百度网盘。谨向“度娘”和摄影师表示感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