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国庆前夕的九月二十六日,我们全家开车来到美丽杭州,开始了一次六天五晚的自驾旅游。 </p><p class="ql-block"> 二十七日吃过早饭,我们首先来到杭州灵隐寺景区,这里人流虽多,却不觉喧嚣。一股沉静的祥和之气,混着草木的清香和隐约的鸟鸣,如雾霭般浸透周身,除了心尘落定还感到格外神清气爽。</p><p class="ql-block"> 映入眼帘的飞来峰石窟造像藏着太多故事。青林洞口的 “卢舍那佛会” 浮雕上,菩萨的衣纹还能看出当年的细腻;五代至宋元时期的造像层层叠叠,有的刻在陡峭的岩壁上,有的藏在树荫里,116 尊造像里,光元代的就有67龛,汉藏风格融在一起,细看才觉珍贵。最老的是青林洞入口的三尊佛像,刻于北汉乾祐四年,算来已有近千年,风吹日晒让衣纹模糊了,可那慈悲的眉眼,仍能让人静下心来。</p><p class="ql-block"> 最大的佛龛里,大肚弥勒袒胸鼓腹,笑口常开,十八罗汉环立两侧。“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天下可笑之人”—— 站在佛像前仰头望,山风从耳边吹过,突然觉得自己那些纠结的小事,在千年的石刻面前轻得像一缕烟。</p><p class="ql-block"> 走到灵隐寺山门前。巨大的香炉里,香烟袅袅娜娜地往上飘,穿着各色衣服的游客和身着灰色僧衣的僧人擦肩而过,古老的寺院和鲜活的人间,在这一刻融合得恰到好处。</p><p class="ql-block"> 大殿深处,香火与心愿共栖。灵隐寺的建筑顺着中轴线排开,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法堂、藏经楼,一座接一座。大殿里光线暗暗的,只有蜡烛和长明灯的光,照亮佛像的金身。信徒们双手合十,虔诚地跪拜,有人低声诵经,声音轻得像怕惊扰了什么。就算不信佛,也能被这份庄严裹住,心跟着静下来。</p><p class="ql-block"> 除了佛像,灵隐寺的建筑也藏着巧思。飞檐翘角,雕梁画栋,亭台、佛塔、楼宇、大殿,每一处建筑、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p><p class="ql-block"> 寺院的角落里,藏着一些不起眼的石刻和碑文。走近了看,字迹被风雨磨得浅浅的,却还能认出几个字,讲着几百年前的故事。摸着冰凉的廊柱,像摸到了时光的温度。站在碑前,恍惚间又像隔着时空对话,那些遥远的岁月,突然变得触手可及。</p><p class="ql-block"> 走在寺庙中,感觉自身也吸收了天地精华,身心被洗练干净,心下无尘。远处载着游客的缆车慢慢往下滑,看着脚下的山林、寺院的烟火,看着下面蓬勃的风光,突然觉得这一路的绕路、流汗,一切都值了。</p> <p class="ql-block"> 翠岩幽谷高低寺,十里松风碧嶂连。开尽春花芳草涧,遍通秋水月明泉。石文照日分霞壁,竹影侵云拂暮烟。时有游客扰钟磬,灵隐无复得安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