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今天咱们聊点实在的,关于提拔下属这件事。</b>干得好了,团队能往上蹿一截;可要是选错了人,那麻烦就像潮水一样,一波接一波。我这些年看过不少案例,发现一个特别值得警惕的现象:有些人业务能力确实强,单打独斗是一把好手,可一旦走上管理岗,反而成了拖累。不是他们不努力,而是有些“硬伤”根本没法靠培训补上。就像一座灯塔,光再亮,如果建在松动的礁石上,早晚得歪。</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第一种人</b>,看着能干,实则危险——目无领导。他们不是不懂规矩,而是压根儿不把规矩当回事。你交代的事,他要么绕着走,要么直接否定,总觉得自己的路子才最高效。表面看是自信,深挖下去,其实是自我认知错位:把个人能力凌驾于团队规则之上。这种人一旦被提拔,很容易变成“一言堂”主,听不进不同声音,甚至暗中架空上级。更可怕的是,他会带坏风气——别人一看,原来不守规矩也能上位,那谁还愿意老老实实干?所以,这种苗头得早掐。别指望他当了领导就突然懂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第二种</b>,一沾权就变味儿——滥用职权。权力这东西,像把双刃剑,有人拿它开路,有人拿它伤人。这类人往往前脚刚接手一点权限,后脚就开始搞特殊化。要么给自己谋便利,要么越界指挥,甚至拉帮结派,打压异己。他们忘了,权力背后是责任,不是特权。你给他一点阳光,他能给你整出个暴风雨来。这种人不能重用,哪怕他现在帮你扛事,也得盯紧了。不然哪天回头一看,团队已经被他搞得乌烟瘴气,信任崩塌,人心散了,再想收拾就晚了。</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第三种</b>,行动力强得让人头疼——自作主张。他们雷厉风行,说干就干,乍一看挺有魄力。但问题就在于,他从来不汇报,也不请示,总觉得“先斩后奏”才是效率。可管理不是个人秀,讲究的是协同和节奏。这种人缺的不是能力,而是边界感和全局意识。你让他做个执行,他可能完成得漂亮;可一旦让他带团队,他的“魄力”就成了脱缰野马,打乱整个部署。对这类人,最好的方式是划清跑道:授权范围、决策流程、汇报机制,全都明明白白写清楚。让他在框里跑,别让他以为自己能改规则。</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第四种</b>,技术顶尖却不会做人——不懂人情世故。这种人常见于专业岗位,脑子灵,手艺精,可一到带人就抓瞎。说话直来直去,无意中伤人;不会倾听,也读不懂情绪,下属委屈了他都不知道。管理是什么?说到底,是通过人来成事。一个没有同理心的人,怎么凝聚团队?他又怎么能处理复杂的客户关系、跨部门协作?这类人不是不能用,而是不能重用。把他放在技术专家的位置上,让他发光发热,远比逼他去当领导强得多。硬往上提,结果往往是:他痛苦,团队更痛苦。</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总结下来,这四种人,业务上或许都有一技之长,但都有致命短板:一个无视规则,一个滥用权力,一个缺乏边界,一个欠缺共情。他们可以“用”,但在关键岗位上绝不能“重用”。</b>很多时候,团队出问题,不是制度不行,也不是战略不对,而是最初选人时就埋了雷。业务能力可以培养,但价值观、规则意识、权力观这些底层特质,改起来太难。别因为一时缺人,或者某个人特别能出活,就在原则问题上妥协。那点眼前便利,换来的可能是长远的管理灾难。</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所以我在想,比起事后补救,我们更该做的,是建立一套机制,早早识别出那些真正有领导潜质的人——不仅业务过硬,更懂协作、守底线、知进退。</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比如在项目中设置观察期,看他在压力下如何决策;或者安排跨部门任务,看他能不能协调资源、凝聚人心。真正的领导者,不是最闪亮的那个,而是能让整个团队都亮起来的人。</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