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道德经》第二十二章</p><p class="ql-block">“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p><p class="ql-block">我的理解:</p><p class="ql-block">适当的委屈自己,才是最好的保护自己的方法,弯曲的树因为弯曲才保全了自己,而笔直的树反而因为有用不能保全,所以有时候弯曲的反而比直的更能保存自己,只有低洼的地方才能不断的接纳蓄水,如果是高坡之地反而会没有积蓄的功能,陈旧的东西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重新更新,而新的事物却暂时没有机会,有时候因为拥有的少,反而还有机会再拥有更多,往往拥有的过多了反而会让自己迷失方向。</p><p class="ql-block">所以圣贤之人坚持大道的规律为原则,保持心境,不断修炼自己的心性。不自以为是,才能明事理,不骄傲自满,才能保持自己的实力,保持自己的尊严,不居功自傲,所以才能得到世人的拥戴,不斤斤计较的在乎自己的虚荣,才能长久。</p><p class="ql-block">所以人要保持淡薄的心性,不去争虚名,所以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古人说,委曲才能求全的人,这可不是假话!只有相信正道才能保全自己啊。</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所谓不争,并不是灭有进取心一点都不去争取,而是舍弃,舍弃不必要的部分,先采取退让的办法,不去跟贪得无厌的人去争,保留更多的实力,去做自己认为正确的部分,所以不争的是根本不值得争的,天下莫与之争的是我已经在你们贪图小利的时候已经做成功了。</p><p class="ql-block">(个人观点,仅供参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