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相国萧何因为长安土地狭窄,而上林苑有很多空地闲着,就请求让百姓进去耕种,不收秸秆,留给禽兽当饲料。刘邦大怒说:“你肯定收了商人的钱,才来求我的上林苑!”把萧何交给廷尉,戴上刑具关了起来。 </p><p class="ql-block">过了几天,王卫尉侍奉刘邦,上前问:“相国犯了啥大罪,陛下这么突然地关起他?”刘邦说:“我听说李斯当秦始皇的丞相时,有好事都归功于主上,有过错都自己承担。现在相国收了商人的钱,为他们求我的上林苑来讨好百姓,所以关他治罪。”王卫尉说:“只要是对百姓有利的事就请求去做,这才是宰相该干的事,陛下怎么会怀疑相国收了商人的钱呢?再说陛下和楚国作战那几年,陈豨、英布叛乱时,陛下亲自带兵去平叛,当时相国守在关中,他只要动一下脚,函谷关以西就不是陛下的了!相国那时候都没趁机谋利,现在会贪图商人的钱吗?而且秦朝因为听不到自己的过错才亡国,李斯替秦始皇分担过错,有啥可学的!陛下怀疑宰相也太浅陋了!”刘邦听了不太高兴,但当天还是派人持节赦免了萧何。 </p><p class="ql-block">萧何年纪大了,平时就恭敬谨慎,出狱后,光着脚来谢罪。刘邦说:“相国别这样!你为百姓求上林苑,我不答应,我就成了夏桀、商纣王那样的暴君,而你是贤相。我故意关起你,是想让百姓知道我的过错啊。” </p><p class="ql-block">萧何因为替百姓说话被关,说明“做好事也可能得罪人”,有时候领导的心思难猜,做事得讲究方式方法。王卫尉能帮萧何说话,靠的是有理有据,既摆事实(萧何当年有机会谋反却没反),又讲道理(宰相就该为百姓谋利),这告诉我们“劝人得讲技巧,别硬怼”。刘邦的解释虽然有点“马后炮”,但能认错释放萧何,也算有帝王的胸襟,就像老板错怪了员工,能道歉弥补,还能挽回人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