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苑劲吹陕南风——汉中陕南画派研究会献礼国庆书画展观后

子雍

<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30日,“墨润天汉,绘颂中华——汉中陕南画派研究会献礼国庆书画展”在汉中市文化馆隆重开幕。这是汉中陕南画派研究会成立四年以来举办的首次大型展览,气魄宏大,笔墨精彩,令人刮目相看。</p><p class="ql-block"> “陕南画派”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和丰富历史文化意蕴的词汇,它源于中国当代著名画家方济众先生。</p><p class="ql-block"> 方先生是汉中勉县人,他以家乡为背景,创作了大量表现陕南风光、陕南风土人情、尤其是陕南乡村生活场景的国画作品,这些作品呈现出诗化的田园艺术风格,展现出足以开宗立派的积淀、实力和创造精神,只是后来他到了西安,担任了陕西国画院首任院长,成了长安画派的重要奠基人和代表性画家,他的艺术实践被引入了更宏阔的艺术天地;与方先生的艺术实践同期或者先后,活跃在汉中画坛的书画大家、名家郭登岑,赵世钧,高裕德,许自彬,陈星焕、刘文昭等也创作了大量陕南题材的作品,“陕南画派”便成为一种实已至而名未彰的未竟事业,成为陕南籍书画家、尤其是汉中籍书画家心头的极大憾事。</p><p class="ql-block"> 2021年,由勉县籍的冰雪画家石寒松等人发起,由石寒松牵头组织成立了汉中陕南画派研究会,汉中域内域外多位知名书画艺术家迅即入会,汉中实业界及社会各界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几年来,研究会的工作红红火火,风生水起。</p><p class="ql-block"> 由于以“陕南画派”这四个字冠名,汉中陕南画派研究会的活动自然而然地受到了文化艺术界的更多关注,承载了汉中文化艺术界更多的情感寄托和审美的,文化的以及事业的殷切期望。9月30日的开幕式上,汉中市文联副主席张迈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词,汉中市文旅局副局长赵社娜欣然宣布了书画展开幕,汉中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侯贵平,勉县文联主席付丽娅,赤土岭文协主席熊建华等多位汉中文化艺术界知名人士、书画艺术爱好者济济一堂,共同参与和见证了画展开幕,展厅内,观赏,品读,交流,研讨,气氛热烈,盛况空前。</p> <p class="ql-block">  一,笔歌墨舞颂国运</p> <p class="ql-block">  此次书画展以献礼国庆为主题,艺术家们丹青赋彩,笔歌墨舞,创作了多幅展示祖国建设辉煌成就,歌颂人民美好生活,赞美中华大地秀丽山川的精彩作品,置身展厅,令人目不暇给,心潮澎湃,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和未来充满信心和向望,自豪、感激、奋进之情油然而生。</p><p class="ql-block"> 《走向深蓝》(上图左)是丁德发先生精心创作的六尺整张工笔画,选取中华崛起的主要标志物和关键节点,精心构图,细致描绘,悉心敷彩。站在这幅画前,我们仿佛刚从九三大阅兵的现场归来,中华百年耻辱一扫而光,国强民富的画卷由此一一展开。</p><p class="ql-block"> 《开明广场的早晨》(上图中)是张清义先生的作品。这幅画以充满想象力的浪漫主义手法和象征性立意,围绕初建于唐代,重修于宋代的洋县开明寺塔,仔细描绘了当代洋县县城的城市风貌,特别是,画家让古老与现代交相辉映的天空祥云缭绕,一群朱鹮凌空起舞,画面底部,群鸽翻飞跃动,整幅作品温暖宜人,很好地诠释和讴歌了人民美好生活的图景和期盼世界和平,祈愿生活蒸蒸日上的美好愿望。</p><p class="ql-block"> 更多画家、书法家以传统国画写意山水、写意花鸟及书法作品的形式表达了对国运大开、国强民富、国泰民安生活状态的祝福和祈愿,例如梁立强先生的《一年好景》(上图右),笔墨老辣,构图设色老到圆满,不仅展示了硕果累累的丰年景象,也传达出人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康宁安适的心理状态。</p> <p class="ql-block">  二,画苑劲吹陕南风</p> <p class="ql-block">  这次书画展浓墨重彩描绘的重点对象是汉中乃至陕南题材。</p> <p class="ql-block">  与方济众先生当年的情况不同,这个书画展对重大历史题材及现实题材关注和表现的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史延年的《石门十三品》(上图)采用了类似于墙报和版画的构图样式和表达方式,以大尺寸和大色块突出视觉冲击力和展厅效果,以纪念碑式的画面彰显了石门摩崖石刻群落的崇高历史地位和丰富精神内涵。</p> <p class="ql-block">  宁明智的《石门栈道》(上图)是他多年来反复创作同一题材画作的集粹之作,这幅画以独具匠心的构思、裁剪、绘写和皴染,凝炼又细致地展现了连云栈道的自然风貌和历史画卷,散点透视却有焦点聚集的效果,青绿山水兼有浅绛山水的品格,写意形貌寄托着诚挚而深厚的眷恋之情。</p> <p class="ql-block">  油菜花节是当代汉中享誉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自然和人文风光亮点,每年3、4月的天汉大地,花海金黄,游人如织,南郑、勉县境内的大巴山余脉山重水复,恍若仙境,是观花游览必至的主要景区。石寒冰先生截取这一带的山光水色,精心描绘,以写实的笔法创作了《家山如画》(上图),精雕细琢的画面富于生活气息,很好地展示了陕南山村阳春时节的迷人风光。</p> <p class="ql-block">  这次书画展尚有多幅水彩画作入展,张瑶的《山乡春早》就是其中一幅:一爿小景,绿意氤氲,陕南三月的宜人春色,少女般的颜值。虽然画种不同,但观此画却能让人联想到方济众先生的水墨小品。</p> <p class="ql-block">  张思爽是汉中画坛近几年脱颖而出的年轻新锐,他的《大地纹样》令人想起罗中立的《父亲》。这件作品所刻画的大巴山山民沧桑而坚韧,敦厚又温暖,宛如绵绵不绝生生不息的秦巴山地。作品的命名富于哲学意趣,深邃而辽远。</p> <p class="ql-block">  三,水墨滋养润雅格</p> <p class="ql-block">  “墨润天汉,绘颂中华——汉中陕南画派研究会献礼国庆书画展”汇集了汉中众多书画名家的参展作品,除前文提到的和后文将要提及的书画家以外,谭向东,许永明,何宝安等也都是实力深厚、多有建树的大手笔,他们的作品技法娴熟,笔墨精到,有力地支撑起本次展览的艺术空间。</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对于更多从技法的视点欣赏和观察画作,子雍能力有限,可以说基本上是门外汉;但作为读者,欣赏的过程中自然也会有一些自己的体会和感想。</span></p><p class="ql-block"> 仔细追寻本次书画展的笔墨之路,我们看到了书画家们耕耘传统和面向生活的努力,他们的感悟,他们的才华,他们所取得的进步,都在这水墨洇润的展厅里得到了展示和肯定。</p> <p class="ql-block">  搜尽奇峰打草稿。黎智是一位非常勤奋的画家,常年跋山涉水坚持写生,仅钢笔山水写生稿就积累了几十大本。《秋清泉气香》(上图)是他的参展画,大幅式,满构图,叠石为山,略带程式的“黎智式”皴法,辨识度很高。与以往的同类作品比,这幅画墨色层次更加丰富、厚重,朱砂点染,霜叶满眼,似如李可染的万山红遍。</p> <p class="ql-block">  意想不到处,或有小惊喜。吕龙的《情归家园》(上图)是一件很有味很有嚼头的作品。似曾相识又大不相同的鸽子、异样枝条及禅味花朵,在变异处有节制,在写实处给张力,着色敷彩妙趣横生,有如江文湛但不是江文湛。构图及题名尤其耐人寻味。</p> <p class="ql-block">  《好山如为我开眉》(上图)是一幅令人驻足品味的好作品,作者是余国诚先生,旅居汉中的四川人,钟情于书法绘画和国学。据余先生自已介绍,他经常和油画家张小萍老师等交流,从油画用笔的方法和经验中受到不少启发,用在水墨宣纸上,就有了这样的面目。拖泥带水式的长线走笔,独特的分块构图,具象和抽象之间的形象绘写以及别具一格的墨色分布给人一种特别的观赏体验。</p> <p class="ql-block">  吴军书法(上图)出入碑版墓志之间,自由俊朗,有明显的个人特点和辨识度。</p> <p class="ql-block">  石寒松先生是汉中陕南画派研究会会长,书画展的成功举办是他辛苦努力,积极奉献的结果,也是他策划、组织、协调、管理能力的体现。他的水墨冰雪画(《冰心》,上图)在本次书画展上,也是辨识度很高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   我们特意选取汉中陕南画派研究会艺术顾问赵贵元先生的《松溪雪岫图》作为这篇文章的压卷之作,是因为,在展厅里,这张巨幅山水占据了半幅壁面,是前言之后的开卷第一;更重要的是,这幅作品完全以水墨绘写,充分体现了墨分五彩的中国精神;也是因为,这幅画下笔肯定,笔墨老辣,满而不糊,黑而清亮,让我们联想到金陵画派和新金陵画派诸多宗师先贤,联想到中国绘画的悠久历史。</p> <p class="ql-block">  结语</p> <p class="ql-block">  一次书画展,百余件作品,形形色色,林林总总,一一枚举起来,是说不完的话题,但千言万语一句话: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展览,特别是,对于一个刚成立不久,多方面尚处于磨合调整期的艺术家团体来说,更是难能可贵。</p> <p class="ql-block">  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是方济众先生留给我们的金玉良言。对于有志于重拾陕南画派荣光的艺术家来说,一手伸向的传统,首先是伸向方济众先生这个离我们最近的、最为鲜活的传统。</p><p class="ql-block"> 子雍以为,方先生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方先生独特的人格魅力和艺术实践,方先生的笔墨语言,方先生所确立的诗化田园艺术风格,是我们首先要领悟,要吃透,要学到手的看家本领。</p><p class="ql-block"> 在不懈努力的基础上,确立陕南画派的学理的,学术的座标,培养和成就足以带领这个团队走出秦巴山地,走向更大舞台的,有重大影响力的领军人物也是一个重要目标任务。</p><p class="ql-block"> 任重道远,砥砺前行。祝愿汉中陕南画派研究会不断发展壮大,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更大的辉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