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傳統古玩市場在歷史上長期流傳著一條不成文規則,那就是買家不能問賣家貨物的來路。主要原因有如下幾個:1、古玩藝術品買賣的基礎框架本身就是由信息不對稱構成的,信息一旦對稱了也就沒有買賣了,賣家的資本就是依靠貨物的來路信息優勢吃飯,除了一些幸运因素,多数賣家是花費了巨量的运作成本才能獲得這些信息,信息就是賣家的最大的獨家資本,這個資本賣家不可能無償向外界提供。</p><p class="ql-block"> 2、買家自己如果沒有消化信息能力,就算賣家願意把信息資本無償提供給他,其結果只能是兩害。因為賣家與提供貨源方是一種長期合作關係,他們之間的買賣是建立在長期互信的基礎之上,是一種複雜的利益交叉關係,並非單次交易計算,這種交往的公平性不是以單項貨物交易來體現,這種過程不會反映到新的買家身上,因此新的買家若跳過賣家去找到他的上家,能拿到的貨物價格不僅會高出很多,甚至還可能會惹禍上身。所以,不問來路也是對新買家的一種保護措施。</p><p class="ql-block"> 3、一件古玩之所以能夠在市場上流通,一定是它能夠實現雙贏。賣家不一定能讀懂他所售出的收藏品是什麼,但他能憑借自己的市場經驗判斷會有人願意買,賣家是用它過往的市場價格信息來掙錢。而買家看好的是物件的未來價值,特別是那些喜歡以藏養藏的藏家。因此就決定了他們之間的買賣可以成交。</p><p class="ql-block"> 4、提供貨物的人有可能來自家道中落的富貴家庭,比如滿清的貝勒爺,也可能是另外一些不願意與外界接觸太多的人,家中收藏古董的家庭絕非普通人家,他們非富即貴,不允許外界知道自己的家庭底細,他們與賣家之間可能有某些特殊的保密協議,因此賣家有責任和義務為其保護秘密。</p><p class="ql-block"> 由於以上原因,真正的收藏人都能夠理解,買古董的時候自然不會多問。只有現在的半桶水才會拿消法出來鬧事,實際上消法根本管不了古玩買賣,當然,這是另外一個論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