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首游新市:一家五口的江南古镇慢漫游

巴山游民

<p class="ql-block">巴山游民</p><p class="ql-block">美篇号 5850162</p><p class="ql-block">探秘景点: 浙江湖州市德清县新市古镇</p> <p class="ql-block">  2025年10月1日上午九时许,晨曦还裹着几分柔和的暖意,我们一家五口便驾着车,循着国庆假期特有的轻快节奏,朝着新市古镇出发——这是我们双节假期的第一趟旅程,满车的期待都飘向了心心念念的江南水乡。车行一个多小时,依着百度导航的清晰指引,我们稳稳停在了新市旅游集散中心的停车场。刚踏入游客中心,便被眼前的规整与贴心撞了个满怀:宽敞的空间明亮通透,地面洁净得不见一丝杂尘,各功能区的标识醒目又清晰,安全设施也一应俱全,每一处细节都在悄悄传递着“以人为本”的温度。更让人暖心的是,中心总在小处为游客妥帖考量:各展厅显眼位置整齐叠放着免费服务手册,“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的工作人员笑意盈盈地随时待命,“清廉消费服务站”则默默为大家的安心游玩兜底。这份细致入微的关怀,让刚抵达古镇的我们瞬间卸下疲惫,满心都是温馨与敬佩,也暗自想着,这样的服务,真该让更多景区来好好学学。</p> <p class="ql-block">  因着小孙子幼儿园的打卡要求,这次古镇行,我们全程都围着他的小身影转。</p> <p class="ql-block">  在游客中心帮他认认真真拍完打卡照后,我先一步走出后门,瞬间就被眼前的景致勾住了脚步——游船码头静静卧在不远处,各式游船整齐地泊在碧水上,悠悠波光将古镇的翘角、岸边的游人、停泊的游船都轻轻揉在一起,满是鲜活的生气。我赶忙举起手机,将这帧灵动的画面定格成了永久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按照事先盘算好的“从右至左”路线,我们循着兴趣随心漫游,不急不赶的步调,恰好契合了古镇的慢节奏。首站便是“沈铨故居”,它悄悄藏在南汇街3号(原26号),是清代著名画家沈铨的旧居。推开那扇带着岁月痕迹的古朴木门,老宅的一砖一瓦都保存得格外完好,没有过多修饰,却处处透着浓厚的文人气息。更难得的是这里免费对外开放,让我们能静静站在庭院里,恍惚间似能看见当年画家挥毫泼墨的模样,细细感受江南文人的雅致生活。尤为惊喜的是,小孙子竟主动跑到书法桌前,踮着脚拿起毛笔涂画起来,他爸爸凑过去逗他:“宝贝写的啥字呀?”小家伙奶声奶气地答:“国字!”我一听,赶忙上前,“咔嚓”一声拍下这精彩瞬间,还笑着朝他竖起了大拇指,他也咧着嘴露出了得意的小表情。</p> <p class="ql-block">  从沈铨故居出来,我们又顺路逛了钟兆琳故居、资华筠展览馆、新市文史馆,还路过了新市水上大舞台。在这些场馆里,或是盯着老物件听它们讲述古镇过往,或是从文字图片里轻轻触摸历史脉络,小孙子的问题一个接一个抛向爸爸妈妈,有些童言童语的提问逗得夫妻俩直笑,就在这一问一答的热闹里,新市的人文印记悄悄刻进了我们每个人的心里。</p> <p class="ql-block">  之后的时光,我们都完完全全交给了明清古街。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温润光滑,两旁的老屋带着最原始的模样,没有过多商业化的喧嚣,只有偶尔传来的小贩吆喝声,透着地道又亲切的江南市井气。</p> <p class="ql-block">  我们踩着石板路慢慢走,看见喜欢的景致就停下来拍,用镜头记下白墙黑瓦的错落、河道上的粼粼波光,还有那些静静卧在河上的古桥——它们像极了古镇的筋骨,稳稳撑起了整个水乡的韵味。漫游途中,孩子们时不时会停下脚步,给我和老伴买上一份古镇特色小吃,手里捏着温热的小食,心里也涌着暖暖的亲情,满是天伦之乐的惬意。</p> <p class="ql-block">  西河口是我们特意放慢脚步细品的地方。在这里,古桥、流水、白墙黑瓦像是被精心调配过一般,无论从哪个角度望去,都是一幅浓淡相宜的江南画卷。我们举着相机,生怕错过任何一处景致,恨不得把这满眼的诗意都一帧帧收进镜头里。</p> <p class="ql-block">  走得累了,便在街边寻一处雅座坐下,点上一份家常果盘和几杯饮品,晒着暖洋洋的太阳,慢悠悠晃着杯子,恍惚间就有了江南市井里“围炉煮茶”的闲适感。</p> <p class="ql-block">  到了午饭时间,自然要尝一尝古镇的招牌——羊肉面。我们径直奔向“李老大家羊肉面”,这家上过央视、门楣上挂着授牌的老店,果然名不虚传。一碗面端上桌,羊肉鲜嫩得毫无膻味,汤汁浓郁又醇香,一口下去,舌尖满是满足,连小孙子都捧着碗吃得津津有味。</p> <p class="ql-block">  逛古街的乐趣,还在于随时能撞见的小惊喜:或许是路边冒着热气的蒸膏小摊,或许是透着古意的月饼铺子,又或是冰柜里冒着丝丝凉气的冰淇淋。累了就坐在亭台石阶上,一边吃着小食,一边看眼前的游人往来、河水潺潺,视觉和味蕾都得到了双重慰藉。手里的相机也没闲着,时而捕捉明清老屋的飞檐翘角,时而定格街边老人摇着蒲扇聊天的悠闲画面,把古镇的独特风采与烟火气息,都一一仔细记录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  新市古镇就是这样一个让人越逛越爱的地方——现代的游客与古老的建筑擦肩而过,街边的奶茶店与百年老店相邻而居,现代文明与古老文化在这里没有丝毫冲突,反而交融得格外和谐自然。可惜时间过得太快,三个多小时转眼就没了踪影,小孙子揉着眼睛,脸上渐渐露出了倦意,我们只好恋恋不舍地踏上返程路。</p> <p class="ql-block">  这次新市之行,没有赶景点的匆忙,只有随心漫游的惬意,那些温润的青石板、悠悠的流水、贴心的服务和喷香的羊肉面,还有小孙子写“国”字的可爱模样、孩子们递来小吃的温暖瞬间,都成了刻在心里的深刻记忆。我们已经开始期待下一次相遇,到时要再好好走一走那些没逛够的小巷,再尝一尝没吃够的美食,再把这江南古镇的温柔,细细品个遍。</p><p class="ql-block"> 巴山游民2025年10月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