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热烈祝贺,由焦生辰、刘志浩、赵志英、白玉兆、刘芳、陈淑敏等先生筹谋策划、导演,经邢台京剧票友协会《红灯记》剧组全体演职员共同努力,现代京剧简版《红灯记》终于在邢台隆重公演!并获得圆满成功!于我们大邢台乃至全省、全国必定引发极大反响!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这是我们邢台京剧文化振兴的伟大硕果,也是我们河北京剧票友协会弘扬东方文化的历程标志!公演选于2025年9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与国庆之际,可谓高瞻远瞩,意义非凡!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现代京剧《红灯记》的唱腔设计,脱离了传统京剧的程式化束缚,既保留了传统京剧的韵味美,又合理揉进了现代音乐元素,大大丰富了剧中人物形象与内涵。使音乐旋律更具时代魅力和感染力,成为了绝无仅有的特殊文化遗产!对中国戏曲文化发扬光大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历史影响。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音乐设计方面,大胆改革,坚持西为中用,完美实现了中西合璧!乐器除了“四大件”之外,增添了交响乐管弦乐器,彻底打破了传统京剧伴奏音乐的单薄现象,有效的实现了时代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剧情的气势烘托效果!成为不可磨灭的艺术典范而立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艺术之巅! </b></p><p class="ql-block"><b> 简版《红》剧编排中,根据演员与乐队需求,剧组广泛招贤纳士,物色合适人选。乐队组合与器乐声部方面,参照原版进行适当的重组,启用录音效果播放和乐队现场演奏相结合的方式,两者无缝整合,相得益彰。另外,还大胆吸纳电子键盘乐器,作为实现特殊效果以及乐队低音效果的补充!让音乐效果最大化趋于原版,取得了肯定性的成效!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乐队规模空前,演员阵容强大,结合报幕员的剧情衔接解说,巧妙地将“简版”演化的并不简单!加之背景幕布与灯光道具的混合,使舞台的整体效果得到完美呈现,简版《红》剧称得上京剧票友界天花板级的邢台之最!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组织策划人、四大件之首,首席琴师刘志浩先生,古稀之年仍精神矍铄,琴艺精湛高超!业界人说,最出色的琴师,是演员出身的琴师,不无道理。因为,琴师是为演员服务的,怎样根据演出实况把剧中人物的心理变化和演员唱腔的抑扬顿挫,包裹的天衣无缝,那就需要懂得演员的不同场景、唱词和情感抒发的需求,刘志浩先生做到了。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闭目聆听,那一推一拉,错落有致;那一板一眼,张弛有度;舒缓时悠扬动听,欢畅时激情迸发,就连那微微的揉弦,都能把你的心儿揉碎了。 </b></p><p class="ql-block"><b> 琴师的手音是琴师的灵魂,刘先生是我见过手音最好的琴师之一。手音即琴韵,同是一把琴,同是一张谱,每人演奏出的韵味多是不同的。而且,刘先生的琴艺很全面,适合于各行当,胜任于各流派。想想就嫉妒,为什么老天赋予他这么多优秀? </b></p><p class="ql-block"><b> 一生的京剧爱好,伴随了他曾经的政治生涯、仕宦之途。“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无论春夏秋冬,抑或暮雨晨风,都有陶醉他那一缕缕悦耳的琴声!从他韶华之年,饰演郭建光的唱念做打,到行当导演、文乐武场以及舞台总监,他总能做到得心应手,完美胜任!再加一手只应天上有的好琴声,怎不令人羡慕呢?天才也,全才也! </b></p><p class="ql-block"><b> 简版《红》剧导演刘芳、助理陈淑敏先生,老骥伏枥,德艺双馨!排练期间,不离不弃,风雨无阻。</b><b style="font-size:18px;">对小辈票友不吝赐教,知无不言,将自己戏剧表演艺术生涯的精华积累,无私倾囊相授,用她们奉献京剧艺术传承的心血和默默耕耘的汗水,滋润、浇灌着幼苗,更把她们的品格、素养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同好。什么叫亦师亦友?刘芳、陈淑敏先生如是。 </b></p><p class="ql-block"><b> 忆往昔,科班出身的刘芳先生曾为邢台市河北梆子剧团当红花旦,她嗓音甜美,表演身段及花旦气质无人超越!她为人热情大方,爽朗阳光,不只是河北梆子唱功厉害,京剧、评剧,甚至歌曲无所不能,无所不精,集编、演、导于一身!提起刘芳先生,无人不赞她多才多艺,人美艺高!堪称誉满河北大地的戏剧表演艺术大师! 这次简版《红》 剧编排几个月来,无数遍的示范</b><b style="font-size:18px;">,不厌其烦!</b><b>一字一句的韵白指点,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身段纠偏,放弃家务,谢绝社交,为导演简版《红》剧做了全身心的无私奉献,试问谁人不感动?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陈淑敏先生,文化局干部,桃李之年部队文工团的飒爽女兵,风华绝代!让多少年轻的女孩子羡慕,成为她们梦寐以求的红色偶像!陈先生当年饰演李奶奶,表演生动而不亢,激愤而不躁,演绎的有情有感,有血有肉,把一个功能性的人物李奶奶盘活了!唱功同样绝佳,声情并茂,形象酷似高玉倩而胜于高玉倩!陈先生未有继续从事京剧表演艺术事业,是邢台文化艺术的缺憾,是中国京剧艺术的巨大损失! </b></p><p class="ql-block"><b> 其实,最震撼的喝彩,应该留给刘志纯先生!刘志纯,政法退休干部,鸿溪京剧社票友,于简版《红》剧中饰演李奶奶一角!起初,她被独具慧眼的识才伯乐陈淑敏先生所挖掘、启蒙,并亲自把手指导,后拜著名老旦、京剧表演艺术家顾丽娜先生为师。当然,她的成长离不开刘先生的呵护、指点和栽培,让我们为他们的艺术成就点个大大的赞!</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刘志纯先生天生一副金嗓子!嗓音纯厚、圆润饱满,高亢洪亮、韵足域宽!简版《红》剧公演,是她第一次登台,她面对台下目光如炬的观众,却丝毫不惧、不慌,表演中规中矩,一丝不苟!具备优秀演员极强的心理素质。刘志纯先生的“唱”非常有味道,很接近原声!那略带“铜”声的音质,与高玉倩十分相像!那细微的气口变换,也模仿的惟妙惟肖! </b></p><p class="ql-block"><b> 痛说革命家史一场,李奶奶的唱段,皆为经典!那么,好的唱功,好的身段,就可以把角色演好吗?答案是否定的。这场戏,李奶奶的大段韵白占据戏份的绝对比例,让人望而生畏!如果演员没有足够深厚的念白功底,那这场戏的艺术灵魂绝对夭折。换句话说,京剧表演艺术中,好的唱功固然重要,但于某种场景,“念”功才是王道! </b></p><p class="ql-block"><b> 然而,刘志纯先生将“唱”功发挥到完美极致,将“做”功完成到无懈可击,将“念”功更是演绎到淋漓尽致!台下观众赞叹不已,喝彩不断,掌声如雷,经久不息! </b></p><p class="ql-block"><b> 有句话,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短短的时间里,从一位稳重淡雅、大气威严的行政官员,摇身成为倍受大家喜爱的李奶奶,实在是艺惊四座,大跌眼镜啊!敢问志纯先生,你这火箭式喷发速度,让我们戏曲院校情何以堪?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连司马迁老先生都坐不住了,激动地连连伸出大拇哥,评价说: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就是刘志纯先生!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我们知道,术业有专攻。从小白到行家,从爱好到票友,从只能清唱到舞台上的做、念、唱,它需要过硬的童子功身段表演,或者是经过一系列专业训练才能够具备的表演技能,而且还需要有丰富的舞台演出历练所沉淀的实践经验,这就是“业余”到“专业”那道很难逾越的巨大鸿沟!常言说,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没有两把刷子,台上的一个眼神儿,一个小小的抬手举足,便会将你出卖的体无完肤!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尽管刘志纯先生天赋异禀,尽管她有快速深入角色的那股子灵气,但那也绝非是一朝一夕之功!常言道: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其中的彷徨、曲折和辛酸苦辣,流过的眼泪和汗水,恐怕只有她自己才知道!值此,感谢刘志纯先生带给我们的精彩表演!感谢刘志浩、陈淑敏等先生以及简版《红》剧组全体演职员为邢台京剧文化传承所做的巨大贡献!向您们致敬! </b></p><p class="ql-block"><b> 《红灯记》在雄壮的抗日战歌《大刀进行曲》变奏音乐声中拉开序幕,在雄伟的《国际歌》变奏音乐声中落下帷幕!坐在舞台下,脑海仍浮现着日军侵华罪行的桩桩件件,东北“九一八”,到“南京大屠杀”;华北“三光”,到哈尔滨“细菌战”!……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啊!红灯,是李玉和的那盏红灯,是李铁梅高高举起的那盏红灯!那红灯拨开迷雾,放射着万丈光芒!似乎永远警示我们,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我们的国泰民安、四海升平来之不易!它是用我们无数革命先烈、共产党人的鲜血换来的!我们,包括我们的后人,都要懂得珍惜,爱党爱国!坚定不移的热爱社会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像李玉和、李奶奶、李铁梅那样,为实现中国强盛,实现世界和平前赴后继!为实现共产主义伟大事业而奋斗终生!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写于二零二五年九月二十九日夜</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