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著随智

<p class="ql-block">上善若水,厚德载物</p><p class="ql-block"> 得一挚友得天下,失一挚友失天下。人这一生想来思去,只所以有财富相拥、有高高在上(做官)之命、有健康的身体、有美好的未来,绝对不是凭空想象。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这句凝聚着中华千年智慧的箴言,恰似一把标尺,丈量着人生前行的方向,也映照出立身行事的得失。</p><p class="ql-block"> 我坚信,在时代浪潮奔涌向前的今天,人们在事业起伏、仕途进退中所经历的种种境遇,往往都能在这句古训中找到答案,可又十分迷茫不知所措。看似古训及道理,实则人生之法宝。许多智者明白其中的道理,可很多愚者到死都不知道其中的奥秘。</p><p class="ql-block"> 水,以其至柔至善的品性,成为处世的典范,它滋养万物却不居功自傲,顺势而为,遇方则方、遇圆则圆,包容万物。上善藏着待人接物的谦和之道;几千年来,养育着中华民族的生命与源泉就是水。井底之蛙之人岂能承载事业!上善若水,它虽不争却能滴水穿石、一泄千里,汇成大海。上善,暗含着不争眼前小利、着眼长远格局的智慧,而现实中急功近利之小人是做不到的。反观在现实中,许多人恰恰缺失了这份“若水”之心——在事业里急功近利,为抢占先机不惜损人利己,投机取巧、投机所好。有些人看人下菜碟,最终坑人害己。这种人在尔虞我诈中耗尽人脉,成为被人弃之而后快;官者,在仕途上贪图虚名,为谋求高位不顾规则底线,终究因欲望膨胀栽了跟头,成千上万。商者忘了,水的“不争”从非消极退缩,而是以包容之心聚合力,以低调之姿蓄力量,才走向兴旺发达之亿万富翁,这才是行稳致远的关键。绝非许家印坑国害民之小人,到头来终究害了自己的儿孙!令我啼笑皆非,聪明反被聪明误,天安门楼上的一瞬间再也不会有他的身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何叫厚德,以其厚重宽广的特质,构成立身的根基。“厚德载物”讲的从不是空泛的道德说教,而是能承载责任、容纳缺憾、支撑格局的内在修养。对干事者而言,厚德是面对失误时的勇于担当,是取得成绩时的不骄不躁,唯有如此,才能凝聚信任,让事业在稳步中发展,他能包罗万象;对为官者而言,厚德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为民情怀,唯有德才配位,才能赢得百姓拥护,让权力真正服务于天下百姓。那些事业一塌糊涂、仕途陷入困境的人,多是丢了这份“上善”“厚德”——最终因德不配位,承载不住手中的机遇与权力,自然难逃倾覆的结局。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从小饱尝人间苦难,才懂得做人的苦衷。绝非某些人口是心非,说一套做一套,当面是人背后是鬼,最终从天上进地狱,比鬼还痛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其实,“上善若水”与“厚德载物”从不是割裂的两个概念,而是相辅相成的整体。若水的谦和,需要厚德作为内在支撑,否则便成了没有原则的妥协;厚德的厚重,也需要若水的智慧作为外在表达,否则便成了固执僵化的迂腐。有些人会为自己辩解,我年龄太小智商不够。有些人会为自己解脱,我年纪大了死了算了。大错特错!</p><p class="ql-block"> 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里,坚守这份智慧或许不易,但正是这份不易,才让其成为区分平庸与卓越的关键。当我们以水为镜,修正处世的姿态;以德为基,筑牢立身的根本,方能在事业与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稳、行得更远。世界上,过于聪明的人会变成傻子,看似最傻的人也许是最聪明的人。风轻云淡在天上,大地万物在土壤。天地间,唯有祖国、父母。</p><p class="ql-block"> 仁者不以一时得失而放弃,智者不为蝇头小利而自满。今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六周年,惟愿我们的祖国繁荣富强,社会安宁,家家幸福。上述的心愿要实现,仍须: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善之人从无到有,恶之人从有到无。</p><p class="ql-block"> 写于2025年10月1日</p><p class="ql-block"> ——随智心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