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系列--三里河、月亮湾公园 三十五 三十六

独自莫凭栏

<p class="ql-block">  北京三里河公园位于前门东区南中轴线东侧,其历史可追溯至明代正统年间(1436-1449年)形成的泄水河道,因距正阳门三里得名。</p> <p class="ql-block">  2014年东城区启动恢复工程,2021年完成重修后形成"水穿街巷绕前门"的景观体系。</p> <p class="ql-block">  公园通过双层河道设计实现雨水循环利用,河道内锦鲤、鸭子、天鹅等生物与芦苇、睡莲等植被形成生态画卷,沿岸保留扇形胡同肌理与传统会馆建筑,融入"非景区"提示牌等细节设计,现已成为兼具历史文脉与生态功能的城市公共空间。</p> <p class="ql-block">  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 北京历史上曾有两条同名泄水河道,该公园所在的前门三里河明代正统年间因排水工程形成河道,清代逐渐湮没成为胡同聚集区。</p> <p class="ql-block">  2014年东城区启动恢复工程,考古发掘出明清时期河道遗址与排水系统,2016年实施绿化景观改造工程,2021年完成重修后正式开放。</p> <p class="ql-block">  景观设计</p><p class="ql-block"> 采用"水穿街巷"设计理念,通过双层河道实现雨水收集与循环利用系统,上层观景河道深度0.8米,下层排水暗涵深度2.5米。</p> <p class="ql-block">  改造中保留原有老槐树、榆树等23株古树名木,利用旧院落木料、石料建造栏杆步道。</p> <p class="ql-block">  河道蜿蜒900余米串联长巷头条、青云胡同,形成"步行栈道+滨水观景台"组合空间。</p> <p class="ql-block">  生态体系</p><p class="ql-block"> 河道内饲养锦鲤500余尾,2025年观测到绿头鸭、黑天鹅自然栖息。</p> <p class="ql-block">  沿岸种植芦苇、菖蒲等水生植物形成生态过滤带,搭配垂柳、海棠等乔木形成季相分明的植被群落,夏季睡莲覆盖率达水域面积35%。</p> <p class="ql-block">  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改造过程中保留原有的一些老树,从前院落里的木头、老石料用在了河道设施建设中,既改善了河道及周边环境,也记录下百十年间的城市印迹,水穿街巷绕前门的历史景象得以再现。</p> <p class="ql-block">  公园内包含泾县会馆(明代)、颜料会馆(清代)等6处文物保护单位,其中颜料会馆经修缮后转型为演艺空间。</p> <p class="ql-block">  文化活动</p><p class="ql-block"> 每年清明节前后举办"春水映红墙"摄影大赛,秋季组织"胡同戏曲周"活动。</p> <p class="ql-block">  2024年8月新增'前门往事'数字导览系统,通过AR技术复原明清时期河道漕运场景。</p> <p class="ql-block">  游客体验</p><p class="ql-block"> 工作日客流量约800人次/日,周末可达2000人次/日。游客可沿2.3公里环形步道游览,途经常设休息座椅56处、直饮水点4处。</p> <p class="ql-block">  春季清晨(6:00-8:00)为观鸟最佳时段,黄昏时段(17:30-19:00)灯光系统点亮后会馆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2023年调查显示87%受访者认可"闹中取静"的环境特色。</p> <p class="ql-block">  月亮湾公园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河沿街7号附近。‌‌</p> <p class="ql-block">  历史文化特色</p><p class="ql-block">‌ 主题浮雕‌:沿水槽设置全长135米浮雕墙,展现张一元、内联升等老字号商业场景。‌‌</p> <p class="ql-block">  水系景观‌:通过蜿蜒水槽象征消失的正阳门护城河,池底装饰传统水纹图案。‌‌</p> <p class="ql-block">  植物景观‌:种植黑心菊、鼠尾草等观赏植物,搭配垂柳营造古典意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