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因有同学与同事朋友生活在宝应,我曾多次踏上过宝应这片土地,看过宝应的景,品过宝应的味,宝应的点点滴滴,都成了我记忆中的珍宝。宝应,地处江苏中部,宛如一颗镶嵌在里下河地区的明珠。它东接建湖、盐城、兴化,南连高邮,西与金湖、洪泽相连,北与淮安毗邻,宛如苏中大地上的枢纽。县城风貌既有现代都市的繁华,又不失水乡小城的温婉。清晨,阳光洒在白田路上,店铺陆续开门,人们不紧不慢地准备迎接新一天;夜晚,安宜路上华灯初上,热闹的夜市、明亮的商场,展现出小城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宝应的人文历史源远流长,它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春秋战国时期,此地属吴、越、楚等国,秦汉时建县,此后历经朝代更迭,沉淀无数传奇。这里是“建安七子”之一陈琳的故乡,他的文学成就影响深远;明代医学家朱曰藩,著有诸多医学典籍,悬壶济世。诸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诗词歌赋,为宝应增添浓郁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宝应人的语言风格别具特色,那一口地道的宝应方言,宝应人的语言风格独特,吴侬软语中带着江淮方言的质朴与亲切,每一声问候、每一次交谈,软糯之中带着亲切,即便是初次听闻,也让人觉得仿佛被一种无形的温柔包裹。词汇表达生动形象,如把“膝盖”叫“磕七头”,形象描绘出其部位在磕头动作中的位置;把“撒谎”称作“扯谎”,直白又质朴。每当与当地居民交谈,那独特的后鼻声语调、丰富的词汇,都让我感受到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豁达。</p> <p class="ql-block">宝应湖,是大自然赋予宝应的馈赠。宛如宝应的眼眸,澄澈而灵动湖水碧波荡漾,一望无际。湖面上,时而有飞鸟掠过,时而有渔舟唱晚。漫步湖边,微风拂面,带着湖水的清新与水草的芬芳,让人心旷神怡。沿湖而建的湿地,是众多候鸟的栖息地,每年秋冬,能看到成群的候鸟在此栖息觅食。</p> <p class="ql-block">纵棹园,这座小巧玲珑的园林,是宝应人休闲的好去处。位于宝应县城中心叶挺路和安宜路的交汇处。纵棹园占地68亩,三面环水,典雅清秀,别具一格。这里是清代康熙进士乔莱的私家园林,以荷景著称。园内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曲径通幽处,是一片片静谧的小天地。湖中的亭榭倒映在水中,宛如一幅水墨画。园内绿树成荫,四季花开,无论是春日的海棠,还是秋日的金桂,都散发着迷人的芬芳。踏入园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八宝亭,它造型古朴,飞檐翘角,亭内石碑刻有与宝应得名相关的八宝传说。沿曲折小径前行,可见竹深荷净轩,周围翠竹摇曳,荷花飘香。</p> <p class="ql-block">宁国寺,庄严肃穆,承载着宝应人的信仰与寄托。走进寺内,香烟袅袅,钟声悠扬。寺中的古老建筑,历经岁月的洗礼,依旧保存完好,它们见证了宝应的历史变迁,也见证了一代又一代宝应人的成长。大雄宝殿气势恢宏,殿内佛像庄严肃穆,让人不禁心生敬畏。寺内还有一棵古老的银杏树,树干粗壮,枝叶繁茂,据说已有数百年历史,默默守护着这座古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南水北调宝应站风景区,将现代水利工程与自然风光完美融合。巨大的泵站矗立在那里,彰显着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大力量。而周边的绿化景观,又让这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站在观景台上,远眺运河水奔腾不息,让人不禁感叹这一伟大工程的壮观。泵站建筑造型独特,巨大的电机设备有序运转,将江水提升输送。周边绿化带上,各种花卉树木争奇斗艳,与现代化的泵站相互辉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若说宝应美食,那藕圆宴绝对不容错过。宝应素有“荷藕之乡”的美誉,藕圆便是以藕为原料制作而成。藕圆口感软糯,藕香四溢,或油炸至金黄酥脆,或煮成清淡的汤品,每一种做法都别具风味。一道道以藕为主题的佳肴,组成了一场味觉的盛宴,让人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领略到宝应独特的荷藕文化。藕粉圆子是藕圆宴中的明星菜品,将藕粉包裹上桂花糖、芝麻等馅料,经多次滚圆制成。放入沸水中煮熟,圆子呈半透明状,入口爽滑,甜而不腻,桂花的香气与藕粉的清香相互交融。还有藕夹,两片藕夹上肉馅,裹上面糊入锅炸至金黄,外酥里嫩,藕的清甜中和了肉馅的油腻,口感层次丰富。</p> <p class="ql-block">宝应,这座小城,在岁月的长河中静静流淌,它的美,是自然清新的美,让人难以忘怀。每一次离开,心中都满是眷恋,期待着下一次与它的重逢,去探寻更多它深藏的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