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绵玉的美篇

李绵玉

<p class="ql-block">国庆亲情与祖国同欢乐</p> <p class="ql-block">十月的风,从长白山的林海深处吹来,携着松针的清冽,拂过层林尽染的山谷。车窗外,枫叶燃得热烈,红似火、黄如金、橙若霞,恰应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意,为大地披上了最浓艳的节日盛装。车随山路蜿蜒而下,风中的气息渐渐换了模样——稻谷的清甜混着泥土的醇厚扑面而来,那是丰收的秋天独有的芬芳。</p> <p class="ql-block">我们驱车驶向长白山脚下的延边自治州,未及抵达,沿途的盛景已撞入眼帘。防川东方第一村的民俗里,红旗猎猎如焰,村落里笑语盈盈似蜜,游人纷纷踏着丰收的乐鼓而来,伟大祖国繁荣昌盛的画卷,正以最鲜活的模样铺展在天地间。行至海兰江畔,眼前的景象让人心头一震:万亩稻田翻涌着金色的浪,风过处,稻穗轻摇,与道旁飘扬的国旗交相辉映,谱写出一曲无需音符的丰收赞歌。“稻花香里说丰年”的意境,此刻不再是纸上文字,而是鼻尖萦绕的香、眼底流动的金,是沉甸甸坠在枝头的希望。</p> <p class="ql-block">在一处古朴的砖墙前,我们停下脚步。墙边挂着红灯笼,檐角飞翘,青砖黑瓦间透着岁月的温润。几个孩子举着小红旗在石板路上奔跑,笑声清脆如铃。大人们站在墙下合影,有人比着“V”字手势,有人笑着搂住身旁的家人。那一刻,阳光正好,墙上的光影斑驳,仿佛时间也放慢了脚步,只为留住这份寻常却珍贵的团聚。这墙不说话,却记得每一张笑脸;这路不言语,却印下每一步团圆的足迹。我们不是在拍风景,而是在把日子过成风景。</p> <p class="ql-block">延边肉串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傍晚时分,我们走进一家灯火通明的餐厅。长桌早已摆满各色菜肴,滋滋作响的烤串刚上桌,香气扑鼻。延边的肉串,肉质鲜嫩,炭火烤得外焦里润,撒上孜然与辣椒面,一口下去,满嘴生香。大家举杯相庆,酒杯碰撞的清脆声里,是旅途的酣畅,是亲情的暖意,十年一见,姐弟情更是对这片土地最直白的热爱。窗外夜色渐浓,城市灯火如星子洒落人间,而屋内,笑声与烟火气交织,把平凡的一餐,酿成了记忆里的醇酒。</p> <p class="ql-block">街道两旁挂满了鲜艳的国旗,随风轻轻摆动,像一片流动的红色海洋。远处的传统建筑飞檐翘角,凉亭静立,天空湛蓝,白云悠悠。人们缓步行走,脸上带着笑意,孩子牵着风车奔跑,老人坐在长椅上晒太阳。这寻常的街景,因一面面红旗而有了不寻常的庄重与温情——那是属于国庆的宁静欢愉,是山河无恙、万家灯火的踏实感。一面旗,不只是颜色,它飘在风里,也飘在每个人心里,像一种无声的承诺:这片土地,有人守着,也有人爱着。</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城市灯火渐次亮起。我们再次围坐长桌,桌上依旧丰盛,笑声依旧不断。窗外的霓虹映在玻璃上,与桌上的烛光交相辉映。有人说起今年的收成,有人聊起孩子的成长,有人轻声哼起《我和我的祖国》。那一刻,食物早已不是主角,真正动人的是围坐在一起的人,是彼此眼中闪烁的光,是无需言说的牵挂与归属。歌声轻轻飘起,像一条温柔的河,把我们的心都流到了一处。</p> <p class="ql-block">一处静谧的院落。古朴的砖墙爬满藤蔓,陶罐错落排列,像一首无声的诗。阳光斜照在石雕上,树影婆娑,远处传来几声鸟鸣。我坐在石阶上,看一片落叶缓缓飘下。这里没有喧嚣,只有时间的低语。忽然明白,所谓家国情怀,不只是宏大的叙事,也是这样片刻的安宁——有人守护山河,有人细数流年。边疆边防有人民共和国好卫生保卫,人民才能安居乐业。这份宁静,不是凭空而来,它是无数人默默站岗换来的日常。</p> <p class="ql-block">在“防川风景区”的巨石前,我驻足良久。红字刻得遒劲有力,背景是辽阔的蓝天与绿意盎然的山野。这里曾是边陲要地,如今却成了人们欢聚的风景。双手叉腰站在这里,不是为了摆拍,而是想真切感受脚下这片土地的温度——它曾历经风雨,如今却以最温柔的姿态,迎接着每一个平凡的日子。站在这里,脚下是边界,心中是家园。山河无言,却教会我们最深的敬畏与热爱。</p> <p class="ql-block">又一处合影点,背景依旧是传统砖墙,绿植环绕,地面铺着彩色图案。孩子们举着小红旗,大人们笑着搂在一起。有人喊“茄子”,快门按下,笑容定格。这样的画面,在旅途中已见过许多次,却每一次都让人动容。不是因为构图多美,而是因为——那是我们最真实的样子:普通、快乐、紧紧相依。亲情似海,无需惊涛骇浪,只在一粥一饭、一颦一笑间流淌。</p> <p class="ql-block">街角一辆红色餐车前,三位朋友正笑着自拍。菜单上写着“鲜榨果汁”“手工奶茶”,背景是绿树与彩牌。阳光洒在她们肩上,像镀了一层金。这小小的餐车,像旅途中的一个逗号,让人停下脚步,喝一杯清凉,笑一场轻松。生活不就是这样?在奔向远方的路上,不忘为一点甜而驻足。她们的笑容没有滤镜,却比任何风景都明亮。</p> <p class="ql-block">站在观景台上,湖水如镜,远山如黛。栏杆上挂着红色提示牌,提醒人们不要在边境放飞无人机。我们靠在栏杆边,静静望着这片开阔的天地。风从湖面吹来,带着水汽的清凉。有人轻声说:“真美啊。”没有人接话,因为所有人都在心里点头。山河壮丽,无需多言;家国在心,自有深情。这片山水,不只是风景,更是我们共同的根与魂。</p> <p class="ql-block">和平鸽的石碑前,娘俩静静伫立。蓝天之下,鸽子展翅欲飞,碑文庄重而温和。她们没有合影,只是站着,仿佛在聆听某种无声的诉说。远处的塔影静静矗立,像一位沉默的守望者。这一刻,和平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眼前这片土地给予的最踏实的礼物。它藏在孩子的笑声里,藏在老人晒太阳的午后,藏在每一面迎风飘扬的国旗中。</p> <p class="ql-block">石板广场上,站在传统建筑前,远处的孩子在奔跑。灰瓦白墙,绿树成荫,一切都显得那么从容。他没有急着赶路,只是静静地站着,像在与这座建筑对话。或许,旅行的意义,不在于走了多远,而在于是否真正看见了什么——看见了历史,看见了生活,也看见了自己内心的回响。有些风景,是用来走的;有些,则是用来停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亭子里,几位表演者正奏起农乐。鼓声清脆,长鼓悠扬,舞者衣袖翻飞,像秋日里飘动的枫叶。有人指着亭子,向同伴轻声讲解。观众坐在长椅上,听得入神。这不只是演出,民族管弦,这是特有的风采,更是文化的流淌——在节日里,我们不仅庆祝丰收,也传承着属于这片土地的旋律与记忆。那鼓点,敲的是节令,也是人心。</span></p> <p class="ql-block">和平鸽的石雕前,娘俩微笑合影。蓝天、绿树、文字,构成一幅宁静的画面。他们不说什么,笑容却已道尽一切:对和平的珍视,对当下的感恩,对未来的期许。这样的纪念地,不靠喧嚣吸引人,而是以静默的力量,让人停下脚步,心生敬意。笑容是最朴素的语言,而和平,是最珍贵的背景。</p> <p class="ql-block">砖墙前,我身旁蹲着一个小外孙女。她专注地看着墙上的陶罐,阳光洒在她的小辫子上。蓝色与绿色的涂鸦在脚下延伸,像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梦。他没有催促,只是静静陪着。这一幕,像极了家的模样——有人守护,有人成长,岁月静好,不过如此。成长不在远方,就在这片刻的凝视</p> <p class="ql-block">两位小宝贝,边走边玩,乖极了</p> <p class="ql-block">招财进宝的图案让我的女儿李松很有想法。摸一下,愿财源滚滚</p> <p class="ql-block">朝鲜民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管弦同奏,演绎着时代的交响曲</p> <p class="ql-block">在革命的前辈赵南起的照片前,看着这照片和雕塑,让我引起了沉思。这些老革命家,为中国的发展与建设做出了很多贡献,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p> <p class="ql-block">小佳萍,准备跳过,</p> <p class="ql-block">旅游是很累的,年过半百的老人坐那歇歇脚</p> <p class="ql-block">他们表演的多么认真</p> <p class="ql-block">敦化大佛,远近有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