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如果不是新建成的豫章书院,我大概一辈子也不会游象湖了。</p><p class="ql-block">十多年前的暑假,带着年迈的母亲和年轻的妻子,游了一次象湖,去那儿游了一回新建成的万寿宫,母亲还在那帮卧病在床的父亲抽了一次签,可惜签是个下下签,母亲纠结于这个签,几天几夜没睡好。自那时起,就再也不想游象湖了。</p><p class="ql-block">时过境迁,象湖今年忽然建起了豫章书院,且9月28日已向游人开放,之所以该日开放,乃是因为该日是先贤孔子诞辰日,含有向先贤孔子致敬的意思,这里还建造了200多米的水上浮桥。书院座落在湖心岛上,镌刻在石头上的“章水文渊”几个镀红漆的楷体大字,在短视频中格外引人注目。我乃书香门第之家,酷爱读书是一大爱好,妹妹建议国庆节兄弟姐妹一大家人去豫章书院游玩,我欣然答应。</p><p class="ql-block">昨日10月1日国庆节上午8时许,我、妻、二哥、二哥女和外孙、姐、妹、大嫂,坐25路公交车,直抵象湖。</p><p class="ql-block">走了许久,越过一个拱形桥,来到一处亭台楼阁处,却无路可走,只有在一处长满柳树荷叶处,拍几张照留念,留下对象湖美丽风景的美好回忆。</p><p class="ql-block">折回,继续往前走,来到曾带母亲游玩的地方,禁不住思念不断。</p><p class="ql-block">母亲啊,我的恩深如海的母亲,你一辈子省吃俭用,全为了给五个儿女遮风挡雨,从没想到善待自己。你没去什么地方玩,只和父亲带着我和妻子去了一趟西山万寿宫,说要去那儿求一只好签,我们去了,是在我新婚后的暑假,你给我们五个儿女都求了签,我的签是上上签,你特别开心,几天几夜心情特别好。我原先不信,但物换星移,也不得不信,我的命还可以,这是母亲在保佑我。</p><p class="ql-block">母亲听我要带她去万寿宫,以为还是那个西山万寿宫,我说不是,是象湖万寿宫。母亲有点疑虑,但凭着对万寿宫的绝对信任,洗完澡,换好一身篮色的长袖衣,带好一把遮阳伞,同我和妻子来到象湖万寿宫,并照了一张相。照片中,母亲撑着伞,背景是宽阔的象湖和脚旁的树木和假山。那是一张我一辈子也忘不了的照片。母亲慈眉善目,瘦弱的身体,为我们五个儿女含辛茹苦操劳了几十年。</p> <p class="ql-block">今日故地重游,尤其怀念我的母亲,母亲呀,我的恩重如山的母亲,你在天上还好吗?你屎一把尿一把带大的儿女来游象湖了,年近夕阳,身体健康,你应该感到欣慰呀!</p><p class="ql-block">走过万寿宫,万寿宫早已破败不堪,荒无人烟,不复当年。看来,万寿宫不是省市领导拍脑袋找一个地方想建就能建的,万寿宫的文脉在西山,那儿求的签才真灵,在市中心,那里有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不在象湖。</p><p class="ql-block">我们继续向前走,走过一段湖堤小路,再越过一处大型拱形桥,桥上刻有南昌文人墨客留下的著名诗,如文天祥写的《正气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桥上风景独好,我们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过桥,向右拐,前面游人很多,看见通往湖心岛的水上浮桥了,岛上亭台楼阁,掩映在柳树翠竹之中,那就是新建成的豫章书院,我们不由得加快了脚步。</p><p class="ql-block">我们在刻有豫章书院的门牌前合影留念。两侧有一幅对联,上联:水可清心远思千载;下联:书能益智多读数行。确实,在日益喧嚣的城市化浪潮中,能有一处湖中清静处读书,在豫章书院与先哲“对话”,与古人“谈心”,与自己“和解”,善莫大焉。</p><p class="ql-block">豫章书院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1208—1214年),由豫章学派创始人、理学家罗从彦创建。罗从彦是朱熹的祖师爷,他在南昌府进贤门内建造书院,院址在南昌十八中学,以传播理学、弘扬儒道为宗旨。</p><p class="ql-block">南宋时期理学兴盛,罗从彦为聚徒讲学而建书院,后成为江西四大书院之一,与白鹿洞书院、鹅湖书院、白鹭洲书院齐名。</p><p class="ql-block">明万历年间,江西巡抚凌云翼、潘季驯修葺豫章书院,改名为“豫章二十四先生祠”。</p><p class="ql-block">康熙五十八年,清圣祖很重视豫章书院,提写“章水文渊”四字匾额于书院,弘扬程朱理学。豫章书院成为当时江西首批最高学府。</p><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豫章书院在风景优美的象湖湖心岛重建并向游人开放。</p><p class="ql-block">行至水上浮桥,人来人往,来这儿游玩的人,至少是爱读书的人。浮桥由十几条钢铁船承载,在船中间而过。游客可下至船头,坐那儿,面桥背湖,笑靥如花,拍照留念。</p><p class="ql-block">我与妻也来了一张合影。奇怪,妻平时很怕水的,今儿却不怕,下船拍照,喜气洋洋,或许是节日快乐的气氛,驱散了她心中的恐惧感。</p><p class="ql-block">来到岛上的豫章书院。豫章书院很大,有三层楼,画栋雕梁,古色古香,里面的古黑色的桌椅一排又一排,桌上还有绿色的台灯,和供读者阅读的期刋,如《中国青年》、《中国妇女》。</p><p class="ql-block">里面有空调,炎热的天气显得格外凉爽和舒适。许多游客留连忘返,或独处一处静心阅读,或三五成群惬意聊天,或格外好奇四处走动,总想领略豫章书院的书香气息,做一回洪都新府的文化人。九江不是有白鹿洞书院吗,南昌怎少得了豫章书院。</p><p class="ql-block">至三楼,向下一看,底下好多“读书人”,老人戴着眼镜,像模像样在读书,年轻人坐台阶上随意休憩,天真的儿童跑来跑去,给豫章书院带来欢乐的笑声。中间有一很大的圆形台面,孩子可在上面随意玩耍,有一女孩累着了,仰面躺在台面上,那是多么天真烂漫的样子呀!赶拍用手机拍了下来,这不就是豫章书院的“清明上河图”么?</p><p class="ql-block">我们兄弟姐妹几个,也拍了几张照。二哥说,其实我们都没什么文化,偏要装成有文化的“读书人”;我说,你以为有文化的人就一定要装模作样读书,那是“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人的文化是日积月累形成的,表现在他的温文儒雅的谈吐气质上。二哥连连点头称是。</p><p class="ql-block">已近中午,我们没走回头路,而是绕象湖环游一圈,然后坐地铁3号线至十字街餐饮店,与不便走动的大哥及一家人共进午餐,其乐融融,谈笑风生,共度国庆中秋双节。</p><p class="ql-block">包厢内有一横幅,上书:“不管几岁,快乐万岁”。是呀,我们兄弟姐妹及妻子都已退休,大家都要保重身体,快乐万岁。</p><p class="ql-block">2025100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