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金融褶皱处,触摸津门百年风骨》</p><p class="ql-block"> 天津是我的家乡,我对天津的爱,是具体的。它镌刻在解放北路每一块饱经风霜的墙砖上,流淌在海河温柔的波光里,更凝固在那一片恢弘壮丽的金融建筑群中。儿时,最爱在解放北路上游走。两旁英伦风情的楼宇鳞次栉比,粗壮雄伟的罗马柱仿佛巨人的臂膀,托起历史的天空。那些占据半条街的银行门匾,字迹苍劲,无声地诉说着往昔“东方华尔街”的财富传奇。这一切,早已成为我脑海中关于家乡最深刻、最骄傲的印记。</p><p class="ql-block"> 听闻其中一座承载着百年金融记忆的大厦,如今化身为天津银行博物馆,我必是不能错过的。怀着一份近乎朝圣的心情,我再次踏上了这条熟悉又常新的街道。</p><p class="ql-block"> 步入馆内,时光仿佛瞬间倒流。这座建筑本身就是一件无价的展品。新古典主义的风格,彰显着彼时追求理性与秩序的时代精神。抬头望去,八根挺拔的柯林斯石柱依然矗立,柱头上莨苕叶的雕花繁复而优雅,沉默地宣示着昔日的庄严与华贵。那厚重的、已然斑驳的银行柜台,以及那扇需几人合力才能开启的巨型地下金库铁门,都原汁原味地保留了下来。行走其间,我触摸到的不仅是冰冷的石材与钢铁,更是一段可感可知的、活生生的历史。建筑的美学与金融的文化,在这里完美交融,共同构筑了一个令人心潮澎湃的场域。</p><p class="ql-block"> 而博物馆的灵魂,则蕴藏在那六百余件静静陈列的展品之中。它们系统地勾勒出中国银行业自民国初年一路走来的曲折轨迹。玻璃展柜内,各时期的钞票、外汇兑换券、泛黄的业务单据,如同历史的切片,细致地记录着社会经济脉搏的每一次跳动。尤其那些支持民族工商业发展的珍贵史料,让我看到在时代的风云激荡中,金融所扮演的不仅是冷冰冰的资本角色,更有一股扶持实业、振兴家国的滚烫热血。</p><p class="ql-block"> 几件特殊藏品,更是让我驻足良久。那一张加印了“中国银行兑换券”字样的大清银行李鸿章像钞票,仿佛一个时代的隐喻,清晰地标记了政权更迭与金融血脉传承的节点。20世纪初的账箱,木质坚实,锁具精巧,里面曾装着一个行当的兴衰秘密。还有那复制的银元宝,虽无真金白银的沉重,却依然能让人想见当年白银流动的铿锵之音。这一件件实物,无声地讲述着中国近代金融的变迁,每一道褶皱,都藏着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特别是中国银行天津分行为民族经济的发展做出丰功伟绩。中国银行天津分行在历史的长河中,始终是天津乃至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支持者。它通过多种金融手段,扶持了众多企业成长,涵盖了民族工商业、出口贸易、战略新兴产业等多个关键领域。下面这个表格,整理了部分曾获得其扶持的典型企业,如聚丰贸易行、仁立公司、源兴地毯厂 的出口贸易 ,提供贷款,解决工资支,付和原料收购的资金困难 。郑州豫丰纱厂 接管经营并注入资金,帮助其摆脱困境 。雍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战时创办并金融扶植,支持其旗下20余家工厂企业发展 。</p><p class="ql-block">中国银行天津分行的支持覆盖了不同时期的多种产业: 在出口贸易方面,曾通过提供贷款,帮助聚丰贸易行、仁立公司和源兴地毯厂等出口厂商解决资金短缺,使其能及时完成国外订单,争取外汇。</p><p class="ql-block"> 对民族工业的代表之一——郑州的豫丰纱厂,在其因局势和经营陷入困境时,中国银行天津分行先是提供贷款,后于1935年接管该厂,通过自身经营和资金注入(如1936年总处将储蓄部存款600万元投向华北纺纱行业),帮助其恢复生产,并在此基础上沟通整顿了如雍裕、晋华、晋生、大益成等多家纱厂。</p><p class="ql-block"> 在抗战时期**的特殊背景下,以天津中行员工为班底在天水、西安成立的机构,于1940年创办了“雍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这是一个大型企业集团,下属20余家工厂,涵盖纺织、机器、制药、制革、煤矿等领域。中国银行通过金融力量扶植其发展,不仅为持久抗战提供了经济基础,也为西北地区的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 我深知,在博物馆里,看到的只是中国银行天津分行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贡献只是冰山一角,但它灵活运用了贷款支持、接管经营、金融扶植实业等多种方式,助力企业渡过难关、发展壮大。这些举措不仅体现了其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责任担当,也深刻影响了相关区域和行业的命运轨迹。</p><p class="ql-block"> 看展览之前,我爱的或许是天津建筑的外在风骨;此行之后,我更读懂了这些风骨之内里所承载的厚重灵魂。这里的一切,让我这个“老天津”也感到新鲜与震撼,流连忘返,不忍离去。</p><p class="ql-block">走出博物馆,夕阳为整条解放北路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那些古老的建筑在我眼中,不再仅仅是沉默的风景。它们仿佛都活了过来,每一扇窗后,每一根石柱旁,都有无数关于财富、梦想与家国的故事,正随着海河的风,娓娓道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