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印象中的雅丹地貌大都是土黄色,偶有穿插少量红色和白色,黑色的雅丹地貌不多见。盛辉旅行组织的“水墨海西之旅”第九站,我们来到的黑独山就是黑色雅丹,这里被誉为“上帝打翻的墨盒”。</p> 黑独山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冷湖镇以北16公里处,是祁连山脉西段支脉赛什腾山的最西端,是青藏高原与戈壁荒漠过渡带的标志性地貌。 黑独山的形成,是大自然千万年鬼斧神工的杰作。这里的原始沉积物呈灰黑色,加上长期的风力侵蚀,以及昼夜温差和暴雨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岩石中的铁质、锰质等元素在表面形成了黑色的“沙漠漆”薄膜,使得山体最终呈现出深邃的黑色。上部松散的岩层垮塌形成陡壁,从而造就了独特的黑色雅丹地貌。 举目望去,视线所及之处,没有一丝绿意,没有一声鸟鸣,只有连绵起伏的黑色山峦,沉默地铺展在天地间。 那黑色并非单一的浓墨,而是深浅交错,有的山体表面泛着细碎的光泽,像是被岁月打磨过的金属;有的则藏着深浅不一的沟壑,沟壑里散落着灰黑色的碎石,仿佛是大地皲裂的纹路。 连绵起伏的黑色山峦,与山下白沙相互映衬,宛如一幅天然的水墨画。那如刀削般的山脊,恰似画家笔下刚劲有力的笔触,而山体上的纹理,又似细腻的墨痕,随意却又极具韵味地流淌着。 沿着景区修建的木质栈道缓缓前行,脚下的木板发出轻微的“咯吱”声,在这极致的寂静里格外清晰。 走近细看,才发现黑色山体的材质格外特别,用手轻触,能感受到岩石表面粗糙的质感,指尖还会沾染上细碎的黑色粉末。 往深处走,地势渐渐升高,视野也愈发开阔。 站在高处的观景台远眺,黑色的山峦像是凝固的波浪,一层叠着一层,一直延伸到天边。 山脚下的白沙与黑色山体形成鲜明对比,白沙细腻如碎雪,踩上去软软的,却又带着戈壁特有的干燥。 风掠过山脊时,会卷起细小的沙粒,落在黑色岩石上,发出“沙沙”的轻响,像是大地在低声诉说。 黑独山这片藏在戈壁深处的黑色秘境,没有江南的温婉,没有草原的辽阔,却用它独有的冷峻与静谧,在每个到访者心里,刻下了一段关于天地、关于岁月的墨色记忆。 (照片拍摄于2025年7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