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血丹心】 革命信仰高于天

红立

<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红立</p><p class="ql-block">美篇号:20961688</p> <p class="ql-block">9月30日是国家第十二个烈士纪念日。举国上下缅怀为了中国革命牺牲的英烈们。面对着天安门广场上那庄严肃穆的国家祭奠仪式和高高飞扬的五星红旗,我心无比激动。不由地想起了哪些在新中国曙光即将洒满大地的前夕,永远地留在了黎明前的黑夜里的英烈们。他们以身躯为桥,以信仰为灯,诠释了“<b>革命信仰高于天,碧血丹心铸忠诚</b>”的英雄气概!</p> <p class="ql-block">夏秋交替之际我第三次来到了重庆渣滓洞白公馆。它位于歌乐山下,由原来一个旧煤矿改造而成的,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重庆解放前</span>关押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监狱。国民党当局将其称为“中美合作集中营”,老百姓却把它叫做“活棺材”。在这里皮鞭、竹签、老虎凳那是寻常的刑具,更有小说里才会出现的炮烙、蒸煮等酷刑,甚至还有当时最先进的强光审讯和测谎仪等等。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在这里经受了最严酷的拷打折磨直至牺牲在了解放前夜。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深深地刻在了中国革命史书中。</p> <p class="ql-block"><b>“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人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b>!革命烈士江竹筠大家都称她“江姐”。江姐抛家舍业,在丈夫牺牲后,将幼子托付亲戚照看,毅然决然的坚持敌后工作。后因叛徒告密被捕,敌人严刑拷问,把竹签子钉进她的指甲,更把40多种酷刑轮番施加,但<span style="font-size:18px;">她始终没有低头,选择把信仰坚守到最后一刻。她用血肉之躯证明了</span><b style="font-size:18px;">“冷看烙铁愧娇骨,耻笑竹签输玉肌”‌</b><span style="font-size:18px;">啊!</span></p> <p class="ql-block">年轻的共产党人陈然,是重庆地下党机关报《挺进报》的编辑,被捕时还不到25岁。敌人用尽手段也没能撬开他的嘴将他屈服,反而让他在监狱中写下了一篇“自白书”,<b>“任脚下响着沉重的脚镣,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不需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b>…即便身在狱中他仍然设法从隔壁牢房的黄显声那里获取前线战报,用草纸和烟盒继续办挺进报,把解放军节节胜利的消息传递给难友。这正是<b>“临难毋苟免,以身殉真理”</b>啊!</p> <p class="ql-block">陈然心心念念着一个素未谋面的同志,他被捕前这个同志传来组织的电讯稿信息准确字字严谨,对这位同志十分敬佩。但由于地下工作的纪律严格他们只能靠组织传话。陈然向他转发了一句话<b>“致以革命的敬礼”</b>,对方也同样给他回了一句话<b>“紧紧地握你的手”</b>。他们从未见面是共同的信仰让他们心意相通啊!</p> <p class="ql-block">1948年10月28日陈然被押上刑场直到宣判那一刻他才知道同牢房的成善谋就是那位让他深深敬佩的战友。两人挣脱特务的押解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同时说出了那句“致以革命的敬礼”!“紧紧的握你的手”!他们喝令特务“从正面向我开枪”!他们要以胸膛迎接子弹就像迎接信仰一样。听到讲解员讲完这个感天动地的故事我已泪流满面了。‌慨叹他们丹心同铸<b>“铁镣声碎志难摧,刺刀带血亦巍巍。《挺进》未熄魂犹炽,《丹心》共照死生辉”</b>!</p> <p class="ql-block">参观中还有一个叫刘国誌的事迹留下深刻印象。他出身富商之家,西南联大毕业的高材生,经济学家陈岱孙的得意门生。当时家族已经运作好了,只要他签一份悔过书立刻就能释放出狱。哥哥从香港赶来拿着全家福照片劝他“就算不为自己,你也为爹妈想想啊”!刘国誌泪流满面却依然拒绝签悔过书。因为他相信这世上有些东西比生命更可贵!这正是<b>“身陷囹圄终不悔,舍生取义铸忠魂</b>”啊!</p> <p class="ql-block">1949年10月1日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升起的消息穿越千里传到了渣滓洞监狱,以陈然为首的年轻共产党人决定要做一面五星红旗,但是他们谁也没有见过五星红旗真正的模样,只能按着心中的想象制作了一面五星红旗。红布是由几块碎布拼接而成的,五颗星星是用草纸剪成拿饭粒粘上去的,简单又粗糙。但她是共产党人革命信仰的旗帜。他们将它悄悄地藏在了地板之下,约好等到重庆解放那一天,就举着这面红旗冲出去,拥抱曙光,拥抱那个天亮之后的新中国!</p> <p class="ql-block">可是历史总是写满了遗憾!他们离光明那么近却又那么远。随着解放的炮声越来越近,敌人也开始最后的疯狂,对革命者进行大屠杀。刘国誌在被押往刑场的路上高声朗诵自己的诗<b>“同志们!听吧!像春雷爆炸的是人民解放军的炮声…”</b>!声音回荡在通往刑场的小路上。年轻的女同志们换上旗袍整理好头发,从容地走向刑场。他们明明知道要去的是什么地方,却走的无比坚定,因为是去奔赴一场光明的盛宴啊!而这时距离重庆解放仅剩三天!</p> <p class="ql-block">11月30日解放军冲进渣滓洞看到的却是满地的遗体和四溅的鲜血。一位侥幸生还的年轻人跑回牢房从地板下取出了那面五星红旗紧紧地抱在胸前失声痛哭,他叫罗广斌,他余生只做了两件事:一是将同志们狱中的讨论整理成“狱中八条”向党汇报,至今看来仍具有党的建设的借鉴意义;二是把这段历史写成了一本书,它的名字就是我们都熟悉的《红岩》,是一本影响了几代年轻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科书。</p> <p class="ql-block">在渣滓洞白公馆被关押的180多位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坚守着各自的信仰和操守。如杨虎城将军及他的秘书宋绮云夫妇和他们的儿子宋振中,这个八个月大就跟着父母坐牢的孩子,大家都叫他“小萝卜头”,是监狱里最小的囚犯,他们也都是在重庆解放前夜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的。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小萝卜头那双大大的望向天空渴望自由的眼睛…</p> <p class="ql-block">我边走边看边听讲解员讲解着渣滓洞革命者们视信仰比天大,为信仰流血牺牲的壮举。心情始终沉浸在无比的感动感慨之中:我们每天看到的五星红旗是无数革命先烈至死仍在渴望看上一眼的信仰!我们今天所谓平淡的日子是无数革命先烈永远没有抵达的人生。他们为了信仰,为了新中国牺牲在了黎明的前夜!而黎明正是因为他们而到来啊!</p> <p class="ql-block">今天,在祖国母亲76岁华诞之际,放眼看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今天之中国,是一首气吞山河的诗篇,而我们就是一行行清亮的诗句。今天之中国就是一曲奋斗的交响,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其中一个个跳跃的音符。让我们<b>“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褒扬烈士!珍爱和平!开创未来”</b>!让我们以青春之心感受今日之中国的诗意!以赤子之情怀为我们伟大祖国唱一首赞美诗吧!谨以此篇致敬革命先烈!祝愿国泰民安!</p> <p class="ql-block">感谢您的关注鼓励。</p><p class="ql-block">本文约2200字。图片25张。有2张图片选自网络,致敬作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