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河东 三十年河西(126)

高山流水 王共和

事物都在变化中 <p class="ql-block">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原指黄河因泥沙淤积而改道的自然现象,导制同一地区从河东变为河西,河西则变为河东,与“三十年”周期相印证。这种自然的地理变化,被人们用来比喻事物变化无常,顺境与逆境可能随时转换。</p> <p class="ql-block">  我小区与我交往甚好的两位同事,张某与李某,两人同村,同年入伍,张某当了15年兵,转为自愿兵,退伍后被按排到金融系统一一信用社工作。李某当了10年兵,则回乡务农。从此两人截然不同的命运,呈现两极分化。</p><p class="ql-block"> 張某的两个儿子先后参了军,顺风顺水。复员后,兄弟俩凭借其父之优势,顺理成章双双被按排到信用社。因单位效益好,家庭经济收入稳固,县城购房三套,西安购房一套,日子过的风生水起。</p> <p class="ql-block">  且说李某,退伍后,回乡务农。他的战友张某在家属院管理物业时,把李某介绍在小区干临时工。先烧了几年锅炉,后锅炉拆除,又在本小区物业管理水电多年,最后又在小区管理自行车,起初收入还不错,但随着社会治安的好转,加之小区内又装了监控,这样一来存放自行车的量少了,一个月下来也挣不了几个钱,前路漫漫,虽说居住县城多年,尽管辛辛苦苦,省吃俭用,家庭经济壮况没有任何改善,也看不到一点希望。</p><p class="ql-block"> 李某儿子当了保安,月收入仅三两千元,无奈,儿媳去了日本打工。其余一家爷孙四口居住在自行棚内一间房子,房内一个火炕,紧挨着支了一张简易单人床,室内摆设非常简陋,条件极其艰苦。小区内私底下议论纷纷,关系不好的,难免有些风凉话。</p> <p class="ql-block">  寒门出贵子,白户出公卿。到了第三代,时来运转。穷则思变,李某的孙子自知家境不如人,只有好好学习才是唯一的出路,因此学习特别用功,小学,初中,高中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三好学生的奖状贴满墙壁,老师满意,家长省心,皆大欢喜。今年高考,以七百分的优异成绩考入陕西985学校一一西安交通大学。</p> <p class="ql-block">  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方知差距。再说张某的孙子,因家庭条件优越,从小娇生惯养,不好好学习,调皮捣蛋,每每考试分数倒数“排头兵”,屡屡家长被校方“传唤”,老师头疼,家长发愁,彼此沉默。无法最后上了职高。</p> <p class="ql-block">  由此可见,万事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成功不骄躁,低谷不绝望,用豁达的心态接纳人生的起伏,明白“盛极而衰,否极泰来”的客观规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