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皮卡第博物馆(Musée de Picardie)是位于法国亚眠的一座艺术与考古博物馆。馆内藏品丰富,涵盖史前至20世纪的文物,尤以考古和绘画为主。</p> <p class="ql-block">皮卡第博物馆所在城市亚眠(Amiens)位于法国北部平原,距离巴黎115公里,邻近布鲁塞尔,与伦敦隔海峡相望。公元前这座城市名为Samarobriva, 高卢语的意思即“横跨索姆河(Samaro)的桥梁(briva)。约公元4世纪,城市名字被改为当地高卢人的名字Ambiens,或者说,高卢人亚眠将自己的名字留给了这座城市。</p> <p class="ql-block">亚眠是法国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圣阿舍勒街区发现的石器证明亚眠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人类活动。古罗马时期,亚眠是跨越索姆河的重要通道,由此逐渐形成了城镇。至中世纪亚眠成为了法国重要的印染与纺织中心,中世纪修建的亚眠大教堂,建成之初曾是世界的最高建筑。</p> <p class="ql-block">亚眠史前遗址的重要发现促进了史前史学的诞生,与韦泽尔河谷、多尔多涅河谷一样,索姆河谷也是史前史和旧石器时代研究的典范。正是在亚眠,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阿舍勒文明(Acheuléen)被正式定义。</p> <p class="ql-block">皮卡第博物馆建于1855-1867年间,建筑师亨利·帕伦特(Henri Parent)的设计灵感源自拿破仑三世时期卢浮宫的扩建。作为一座殿堂,建筑设计初衷在当时堪称创新,旨在成为一座收藏当地文物和艺术品的博物馆,同时也是一座纪念皮卡第大区及其杰出人物的所在地。博物馆建成之初名“拿破仑博物馆”,之后由于当时致力于修建博物馆的皮卡第古物学会被划入亚眠,1875年博物馆便更名为《皮卡第博物馆 》。</p> <p class="ql-block">这是法国第一座专门为博物馆建造的建筑,它成为了其他城市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这座建筑围绕中央庭院而建,主立面是前厅,两侧是翼楼,展室围绕着庭院分布于两层楼及地下室。</p> <p class="ql-block">我们进入前厅,循着指示牌沿右侧楼梯走向地下层考古室。这里的大部分考古藏品都是在索姆地区考古发掘中出土的文物。</p> <p class="ql-block">1853年,在亚眠市东部圣阿舍勒郊区索姆河的古代冲积层中,人们发现了一些“雕刻斧”。1859年法国地理学家阿尔伯特·高德里( Albert Gaudry)又发现了九把新的“雕刻斧”,这些斧子证明了人类的悠久历史。</p> <p class="ql-block">这些发现标志着圣阿舍勒(Saint-Acheul)辉煌时期的开始,这一时期持续了超过75年。1860-1880年间,人们收集了2万块双面燧石。从那时起亚眠遗址就成为研究早期旧石器时代的主要参考,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和收藏家。</p> <p class="ql-block">旧石器时代:阿舍利双面石(距今约60-30万年前)于阿布维尔、卡尼和亚眠的圣阿舍尔区(史前遗址)。</p> <p class="ql-block">1872年,法国考古学家加布里埃尔·德·莫蒂耶 (Gabriel de Mortillet)决定将史前时期称为阿舍勒时期,该时期的特点是发现了与圣阿舍勒地区发现的相同的切割燧石。</p> <p class="ql-block">2014年,在法国北部发现距今约2.3万年的格拉维特时期的维纳斯雕像, 是克罗马农人在旧石器时代存在的罕见证据之一,现藏于皮卡第博物馆,借一张放大的图像:</p> <p class="ql-block">与在巴黎国家博物馆看见的《布拉桑普伊夫人》相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青铜时代:手镯、项链、刀、别针、镰刀、脚跟斧、剑刃、匕首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皮卡第博物馆的埃及藏品约有400件,其中仅展出257件,主要来自阿尔伯特·迈尼昂 (Albert Maignan)等画家的遗赠以及国家机构的收藏。</p> <p class="ql-block">普塔-索卡-奥西里斯雕像 (Ptah-Sokar-Osiris):</p> <p class="ql-block">早时孟菲斯的神灵普塔与该城的丧葬之神索卡尔(Sokar)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诞生了普塔-索卡尔 (Ptah-Sokar)神。后来,这位神灵也获得了奥西里斯 (Osiris)神的特征,便形成了普塔-索卡尔-奥西里斯 (Ptah-Sokar-Osiris)神灵。晚期,神的雕像经常成为陵墓设备的一部分。它们通常表现为站在底座上的人头木乃伊,头戴有角的王冠。有些雕像的头是猎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皮卡第博物馆的希腊古物收藏主要来自外交家泰奥多斯·德·拉格勒内(Théodose de Lagrené)的捐赠,他生于亚眠,容易记住,是1843年他曾作为外交使节来到中国。</p> <p class="ql-block">雅典的青年石像库罗斯(κοῦρος),公元前6世纪,最早出现在希腊的古风时期,这样的雕像遍布希腊世界,其中大部分是在阿波罗神庙发现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高卢罗马古迹中有圣物十字架(13世纪上半叶),镀金和雕刻铜制成。</p> <p class="ql-block">祈祷中的圣母,木头,皮卡第,十五世纪下半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皮卡第博物馆一楼的大楼梯和宽敞的画廊装饰着皮埃尔·皮维斯·德·夏凡纳创作的大型壁画。</p><p class="ql-block">一楼的房间主要展出15世纪至今的欧洲绘画作品,是画家们的遗赠。</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里给我留下了对19世纪绘画的印象:现代、亲切;皮卡第地区的画家艺术地描绘了大西洋海岸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皮卡第博物馆收藏有传统圣经故事绘画,也有著名的珍品绘画。</p> <p class="ql-block">《圣母与圣子耶稣》(La Vierge et L’Enfant Jesus)vers 1844, Huile sur toile, par Claude-Marie Dubufe(Paris,1790-1864)</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圣玛利亚抹大拉第一》(Saint Marie -Madleine en primer),1846, Huile sur bois, par Petrus van Schendel (Terheyden, 1806-1870)</p> <p class="ql-block">《戈黛娃夫人》(Lady Godiva),1859,是法国人物画家朱尔斯·勒费弗尔(Jules Joseph Lefebvre,1836-1911)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据一些古老文件记载,戈黛娃夫人在11世纪初期的确存在,1040年她嫁给了麦西亚王国伯爵利奥夫里克,眼见丈夫对考文垂市民强加重税,戈黛娃夫人不断地向丈夫求情减税,都被拒绝。妻子的不断求情让利奥夫里克感到厌烦,宣称除非她骑马裸体绕行市内街道。善良的戈黛娃真的这样做,请求市民待在家里并紧闭门窗,她一丝不挂、披着长发骑马游街。但有一个裁缝Tom想偷看,即双眼失明。终于她的丈夫遵守诺言免除了繁重税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被抛弃的人》(La Répudiée),1882, Huile sur toile, Collection particulière:</p> <p class="ql-block">奥多维拉王后,在一名仆人和她的孩子的陪伴下,踏上了流亡之路。她的丈夫,纽斯特里亚国王希尔佩里克一世,偏爱情妇弗雷德贡德,因此她被抛弃,前往勒芒的一座修道院寻求庇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特拉斯提弗列的屠夫在罗马》(Un Boucher du Trastevere, à Rome),1874,Huile sur toile, par Edmond Lebel (Amiens, 1834-1908)</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陶尔米纳古剧院遗址—西西里岛》(Restes de l’ancien théâtre de Taormine - Sicile),1841,Huile sur toile, par Pierre Thuillir (Amiens, 1799-Paris, 1858)</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埃塔普尔斯的哀悼者》(Les Deuillants à Étaples),1883,法国皮卡第画家弗朗西斯·塔特格伦(Francis Tattegrain,1852–1915)的画作,他是一位自然主义画家,因描绘法国北部海岸渔民生活的作品而闻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查理五世的沉船》(Le Naufrage de Charles Quint),1824, Huile sur toile , par Pierre Nolasque Bergeret (Bordeaux,1782 - Paris, 1863)</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沉船收捡妇》(Ramasseuses d’épaves; esquisse),Huile sur toile , par Julien Gustave Gagliardini, (1846-1927)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帕里亚·拉尼的肖像》,(Portrait de Paria Lani), 1928-1929, Huile sur toile,par Francis Picabia (Paris,1879-1953)</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幅近代画:1928年,一位完全虚构的德国明星玛丽亚·拉尼抵达巴黎。她的兄弟和丈夫假扮成她的经纪人,邀请所有时尚艺术家为她绘制肖像。博纳尔等十几位画家为她创作了51幅肖像……令人叹为观止,他们试图在不使用透视的情况下传达三维感,灵感源自超现实主义拼贴画和立体主义的立体处理手法,而多眼的主题则质疑视觉的概念。</p> <p class="ql-block">那些一看见就喜欢的绘画:</p> <p class="ql-block">《游行》(Pour la procession), 1896,huile sur toile, par Jules Boquet (Amiens, 1840-1931), musée de Picardie.</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好消息》(Bonnes nouvelles), 1905, Huile sur toile, par Jules Boquet (Amiens, 1840-1931),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读书的少女》(Jeune fille lisant),1889,Huile sur toile, par Armand Point (Alger,1860-1932)</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持网的女人》(Femme au filet), Huile sur toile, par Jules Breton (Pas de Calais, 1827-1906)</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拾贝归来》(Retour de ramasseuses de moules),vers 1860? Huile sur toile, par Evariste Lumiais (Nante,1822-1896)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奥蒂湾的福芬渔夫》(Pecheur a la foefen dans la baie d’Authie),1890, Huile sur toile, par Francis Tattegrain (Peronne, 1852-1915)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走出皮卡第博物馆,走过索姆运河,走向加莱海峡,岁月如海 ……</p> <p class="ql-block">金色的阳光洒在海上,阳光一望无际地穿透,夏天的海波光粼粼美丽极了!</p> <p class="ql-block">听,这是7月的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