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29日,黄冈市“敬老月”活动在遗爱湖畔的东坡广场正式启动。夜幕初垂,古建筑飞檐下的灯笼次第亮起,映着临皋春晓的雕梁画栋,仿佛苏东坡笔下的诗意悄然苏醒。我站在人群中,看着舞台前那对身着红衣的老年夫妇手牵手走过光影,心里忽然涌上一股暖流——这不只是晚会的开场,更像是一场关于岁月与温情的重逢。敬老爱老,原来就藏在这样不言而喻的牵手里。</p> <p class="ql-block">重阳佳节秋风凉,关怀牵挂暖心房。那天晚上,风里带着湖水的湿润和桂花的香气,舞台上的灯光如星河流转,照在每一位银发老人的笑纹上。他们坐在前排,有人轻声跟着哼唱,有人悄悄抹眼角。我不由想起小时候,外婆也总在这时节念叨“登高避灾,插茱萸保平安”。如今,我们不再翻山越岭,却用一场晚会,把思念与祝福,一并送上心灵的高处。</p> <p class="ql-block">“敬老月”启动晚会像一首缓缓铺展的长诗,灯光秀如金线织网,将传统与现代缝合成一片璀璨。当演员们身着红黄服饰跳起开场舞,鼓点敲在心上,仿佛听见了岁月的回响。我坐在观众席,身边一位老人攥着手里的小红旗,跟着节奏轻轻摆动。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不是口号,而是当你愿意为陌生人眼里的光而心动。</p> <p class="ql-block">舞台上的舞者如火焰般跃动,红裙翻飞,像秋日里最热烈的枫叶。她们手中的扇子开合如花,背景的圆形图案仿佛一轮升起的朝阳。我听见身边的小女孩问妈妈:“奶奶也能跳舞吗?”妈妈笑着说:“当然,她年轻时跳得可好了。”是啊,谁不曾是舞台中央的主角?而今晚,我们让那些曾默默付出的人,重新站在了光里。</p> <p class="ql-block">天下父母情,如山高水长。舞台上,大屏幕缓缓浮现一张张老人的笑脸,有农民、教师、工人,他们皱纹里刻着故事,眼神中却依旧明亮。音乐响起,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最朴素的旋律,却让全场安静得能听见呼吸。我低头看手机,给母亲发了条消息:“妈,重阳节快乐,我想你了。”没等到回复,眼眶却先热了。</p> <p class="ql-block">夕阳如画,退休生活亦是舞台。当一群平均年龄六十五岁的阿姨走上台,跳起自编的舞蹈,全场掌声雷动。她们步伐轻快,笑容灿烂,像一群终于飞出笼子的鸟。我忽然觉得,所谓“最美不过夕阳红”,不是说他们走到了终点,而是他们终于可以为自己而活。纪录这一刻,不是为了纪念衰老,而是为了见证生命的另一种绽放。</p> <p class="ql-block">灯光璀璨,衣袂翩跹,每一帧都是优雅的诗篇。四位主持人站在“弘扬孝亲敬老美德”的红色背景前,声音庄重而温暖。那一刻,舞台不再只是表演的空间,更像一座桥梁,连接着代际之间的情感。我看见前排一位老人拉着孙女的手,轻声讲解着节目里的典故。传承,原来就在这般细水长流的讲述里。</p> <p class="ql-block">我们参加了敬老月文艺汇演活动。当一群手持红扇的表演者走上台,背景水墨画缓缓流动,仿佛时光也慢了下来。他们的动作不快,却极有韵味,像秋日里随风轻摆的芦苇。我忽然想起父亲常说:“老了也要有老的体面。”是啊,敬老不是施舍,而是尊重每一个生命阶段的美。</p> <p class="ql-block">金秋送爽重阳日,丹桂飘香吉庆时。舞台上,浅色礼服的女演员们手持折扇,动作如行云流水。蓝光洒下,宛如月色倾城。她们不是最年轻的,却有着最沉静的力量。我坐在台下,看着她们,仿佛看见了未来——当我们老去,也能如此从容地站在光里,不惧岁月,只享此刻。</p> <p class="ql-block">两位主持人站在写着“弘扬孝亲敬老美德”的背景板前,灯光绚丽,话语深情。那一刻,整场晚会的主题被点亮:敬老不是一时的活动,而是社会的温度。我环顾四周,看见年轻人搀扶着父母,孩子为爷爷奶奶递上热茶。原来,最美的风景不在舞台上,而在这些悄然发生的温情瞬间。</p> <p class="ql-block">晚会现场热闹非凡,温情满满。观众席上,有人拍照,有人录像,更多人只是静静地看着,眼里有光。这光,是对长辈的敬意,是对传统的回望,也是对未来的期许。我忽然觉得,我们不是在办一场活动,而是在种下一粒种子——让敬老爱老,成为每个人心底最自然的本能。</p> <p class="ql-block">夜幕低垂,东坡文化在音舞诗画中流淌。当《大江东去》的旋律响起,舞台仿佛化作赤壁江畔,历史与当下在此刻交汇。我望着那对曾坐在长椅上的老年夫妇,如今正随着音乐轻轻摇晃身体。他们不说话,却比谁都懂得——有些情,无需言表;有些爱,历久弥新。</p> <p class="ql-block">敬老月活动太有意义了!我陪着社区的几位老人来参加,他们一路上聊着年轻时的故事,笑声不断。当台上唱起《夕阳红》,他们不约而同地跟着哼起来。那一刻,我忽然明白: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而今晚,我们不只是观众,更是这场温情的参与者。</p> <p class="ql-block">孝亲敬老,共建和谐社会。当观众席上挥舞起一片红色的海洋,掌声如潮水般涌来,我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力量。这不仅是节日的欢庆,更是一次集体的情感共鸣。我们唱的不只是歌,而是对岁月的致敬,对亲情的守护。</p> <p class="ql-block">合唱团的歌声响起时,我几乎落泪。那一句“七十五载风雨同舟”,唱的不只是国家,也是千千万万个家庭的相守。蓝白制服的表演者们眼神坚定,歌声里有岁月的重量,也有希望的光芒。原来,爱老敬老,也可以如此澎湃,如此深情。</p> <p class="ql-block">千灯之夜,《大江东去》实景演出震撼人心。牌楼高耸,灯笼如星,街道上人影穿梭,仿佛穿越千年。我站在人群中,听见孩子问:“爸爸,苏东坡真的在这里住过吗?”父亲笑着点头。那一刻,我知道,文化没有断,爱也不会断。</p> <p class="ql-block">昨晚看了场超燃的合唱演出,红色经典太震撼了!当《我的祖国》旋律响起,全场齐声合唱,声音响彻夜空。七十五载风雨同舟,我们唱出的,不只是爱国情,更是对一代代人的感恩。那些默默耕耘的老人,正是这片土地最坚实的根基。</p> <p class="ql-block">弘扬孝亲敬老美德,共建老年友好社会。舞台上的标语熠熠生辉,而台下的我们,正用掌声与微笑,将它一点点变成现实。这不止是一句口号,而是我们共同许下的承诺——让每一位老人都能被温柔以待,让每一段晚年都闪闪发光。</p> <p class="ql-block">我拍下了那对老年夫妇的背影。他们坐在长椅上,手牵着手,微笑着看向远方。灯光洒在他们银白的发丝上,像镀了一层金。不需要言语,那一握,便是此生最深的承诺。重阳之夜,最美的不是舞台,而是他们脸上,那历经岁月却依然灿烂的笑容。</p> <p class="ql-block">他们低头看着手机里的老照片,笑声轻轻荡开。原来,幸福就是和你一起,翻看过去的点点滴滴。我悄悄退后一步,不想打扰这份宁静。有些画面,不必记录,只需珍藏在心里——比如这个夜晚,比如这份温暖,比如,这无限的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