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及摄影:文京文</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9943919</p>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祖国七十六周年华诞日,我来到北京世界花卉大观园赏菊花。菊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君子花(梅、兰、竹、菊)之一,以其千姿百态的花形和丰富多彩的颜色装点着秋日。这些美丽动人的菊花摆布在此公园的多处地方,似乎每株菊花都向游人展示自己的独特风采。</p> <p class="ql-block"> 菊花(学名:Chrysanthemum × morifolium)是菊科菊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国,已有超过3000年的栽培历史。菊花的栽培史可追溯至周代,早有“季秋之月,菊有黄华”的记载。汉代开始作为观赏植物,至唐宋时期达到鼎盛,唐代诗人孟浩然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诗句,反映了当时赏菊习俗的普及。中国<span style="font-size:18px;">自古以来就一直有赏菊、菊花会、菊花擂台及重阳节登高赏菊等习俗。</span>如今日本将菊花定为国花,美国将11月定为“国家菊花月”。</p> <p class="ql-block"> 菊花<span style="font-size:18px;">自然花期以秋季为主,但现代园艺技术也可全年开花。其</span>茎直立多有分枝,头由舌状花(花瓣)和管状花(花心)组成。全球菊花品种逾3万个,中国现存约7000个。主要形态分类按花型有卷散型、球型、垂丝型等,按花瓣有平、匙、管、桂、畸瓣五大类。对非园艺学专业的游人来说,可能很难说清类型,但实在觉得品种多样,色彩斑斓,十分好看!</p> <p class="ql-block">菊花的花语:菊花的花语丰富而深刻。</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最核心的花语就是</span>高洁与独立:菊花在百花凋零的秋季傲然绽放,这种特性被赞为不随波逐流、坚守信念的品格,象征保持操守和风骨。</p><p class="ql-block"> 隐逸与淡泊:东晋诗人陶渊明以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为菊花注入了隐士的灵魂。使菊花与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紧密相连。</p><p class="ql-block"> 长寿与吉祥:菊花在九月开放,而“九”与“久”同音,所以菊花也象征着长寿、长久和吉祥。故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有赏菊、饮菊的习俗,以求长寿和辟邪。</p><p class="ql-block"> 哀挽与追思:尤其是白菊和黄菊常用于表达哀悼与追思之情,体现了对逝者的怀念与尊敬。</p> <p class="ql-block">历代文人留下了无数咏菊的佳作:</p><p class="ql-block"> 陶渊明的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确立了菊花“隐逸者”的象征意义。一个“采”字和一个“悠”字,将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展现得淋漓尽致。</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词《采桑子·重阳》中“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这里的“黄花”即指菊花。在毛泽东笔下的菊花盛开在烽火连天的战场上而“分外香”,充满了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p> <p class="ql-block"> 菊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崇高的地位,<span style="font-size:18px;">其凌霜绽放的生物特性,多重花语象征及多元实用价值,成为贯穿中华文明的精神符号;</span>其不仅用于观赏,更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底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