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阡楼上古寨

水韵石识

<p class="ql-block">  ​早上眼镜刷视频见石阡有个楼上古村落,他只差想打个飞的去,一个多小时赶到。瞧瞧在戏楼那里听石头给他咬耳朵的笑颜。</p><p class="ql-block">​ 楼上村的兴盛缘于江西迁来一户周姓老祖的繁衍生息,人丁兴旺,古寨只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我不知道当初的原住民们在哪里,但是显然周氏带来的文化习俗留下来的要多一些。村落有规划,遵从背山环水面屏原则,有朱雀玄武青龙白虎俱备风水福地,道路为寿字形结构,门户有斗拱龙门。有古屋有戏楼有书院有道观,遗憾的是村中心区七星枫树群有一棵已经枯死,少了一棵星的风水不知有多少改变,高高站立的枯木凝望着这座安静的村落。梓潼宫前的千年紫薇树也徒有标牌,我们四下寻觅,见基坎下有一小截枯桩疑似,梓潼宫也没有了道人,紧闭着宫门。</p><p class="ql-block"> 四世祖葬在梓潼宫下的岩洞里,我想在村中心区域又有那么多子孙守护应该不会被盗。梓潼宫的道人不知去了哪里,也不知道那里还能不能容道人存在,因为我偷开门进去看到道人贴的关于戊日的告示上面已经被覆上了行政管理的什么告示,被我小心掀开才能看全。那些鼓之类的东西不知道是法器还是道具,被堆积在一间房间里。无论资本怎样运作,医院是取代不了神在人们精神上的恐惧和伤痛上所起的作用的。</p><p class="ql-block"> 书院在我心中是一个神圣的地方,现在是管理人员的工作间,外面展示牌说2010年前为小学所用,后废,2015年维修重开文教。我一间一间地隔门偷窥,只看见现在作为普通书画培训场所的设置,另外是堆积一些现代印刷品的杂物间。不知道曾经书院真正的那些文物去了哪里,犹其是里面的古书。我在栏杆条石下的空隙里找到了有三个凹槽估计是石砚之类的器物,我庆幸它们没有被扔到泥堆里或被作石块砌进墙。我大概是一个很不合时宜的人,当几乎所有人都在为新的文明进步而欢欣鼓舞的时候,我在为那些曾经的坚守与旧物而感恩,为那些消失的东西而耿耿。</p><p class="ql-block"> 马桑古屋的幸免于难得益于它的材质是耐火的马桑树,现在很难看见那么大的马桑树,更别说能建一栋木楼。所以我去仔细体验了一把马桑木的触感和纹理,然而现在我除了见过山上爱长香菇的活着的小马桑树外,依然不能识得被片开的马桑木。观景台那里的木柱不知道什么材质,下端靠近石墩处已经撕裂,被人用网包裹又水泥浇铸再深涂漆也没能完整保护,不知道还能撑多久。看见“上楼观景观楼上”的半联,另一半空白静等有缘人。观景台那一路风景不错,可以包一圈不走回头路,有峰回路转曲径通幽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在天然的铺路长条石上,随时都可能出现古生物化石,我很好奇那条叫廖贤河的河名因何而来,如果是人名,那廖贤又应该有怎样的故事呢?可惜后来忘了问当地人。在河边的小石山上有一坐小土地庙,那里的观音菩萨塑像身形更大些,庙前的亭子还算干净,阳光里,和风徐来,让人不想挪步。</p><p class="ql-block"> 天福古井的泉水很甘甜,那个出水口是原生态的天然龙嘴,泉水就那么哗哗地悬空往下淌,人可以仰头张嘴直接吞,溅一脸的水珠儿好幸福。</p><p class="ql-block"> 眼镜追求照片美用了上帝视角与怀旧风,我走路看字费时间总是被催着前行,所以我们没有去找九子十秀才墓和屯堡遗址还有楠桂古桥。其实这也是我喜欢独自旅游的根本原因。</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