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与月亮(上)

刘卫东

<p class="ql-block">昵称:刘卫东 美篇号:288810279 图片:取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北宋文学家苏轼(1037-1101年,号东坡居士)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向青天问道:“明月几时有?”,但是青天并没有回答他。如今,值此中秋佳节之际,我们来聊一聊这个话题吧。</p> <p class="ql-block">中国古代有关月亮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山海经》(成书于战国中后期至汉代初中期,并非单一作者完成)中,里面关于帝俊(帝喾,三皇五帝之一,华夏神话中的上古天帝)的神话故事。</p> <p class="ql-block">《山海经·山海西经》中说:“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帝俊的妻子常羲,生了十二个月亮女儿,并从此开始每月给她们沐浴,是为了保持月亮的洁净)。</p> <p class="ql-block">这十二个月亮女儿都有名字,对应十二个月份,按月轮流值班。十二个月亮女儿的名字和值班的阴历月份分别是:1、端月:正月;2、杏月:二月;3、桃月:三月;4、槐月:四月;5、榴月:五月;6、荷月:六月;7、巧月:七月;8、桂月:八月;9、菊月:九月;十、吉月:十月;十一:雪月:十一月;12、冰月:十二月。</p> <p class="ql-block">当然,这十二个月亮是被赋予的神话色彩,而并非是真实存在的天体。天上只有一个月亮。</p> <p class="ql-block">《楚辞》(西汉时期刘向编辑,收录战国时期屈原、宋玉等人的辞赋作品16篇)中,其中就有关于月亮的神话故事。</p> <p class="ql-block">《淮南子》(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编撰,共21卷)等书中也含有早期月亮神话的元素。</p> <p class="ql-block">唐宣宗时期的官员段成式(803-863年,文学家、小说家)著书《酉阳杂俎》(音:杂组;意:内容驳杂,包罗万象的奇书)三十卷,书中记载了一个离奇的月亮故事,属于神话传说。</p> <p class="ql-block">故事中说:在唐文宗时期(8727-835年)的大和年间,有两个读书人在嵩山游玩时迷了路,遇到了一个自称来自月亮的"白衣人",此人声称月亮由七宝合成,表面凹凸不平,并有八万二千户工匠负责维修(意思是说月亮是由人造的,还经常有人修理月球)。</p> <p class="ql-block">这个故事,古代人认为是"灵异奇事";在现代被解读为"外星人接触事件"。</p> <p class="ql-block">上面介绍了有文字记载的月亮,实际上在没有文字记载之前,古人就将月亮视为具有神性的天体。那时就有祭祀月亮的习俗,只不过那时没有形成祭月的固定时间。</p> <p class="ql-block">周朝时,有了祭月的固定时间,《礼记·月令》(礼记是由西汉礼学家戴圣编纂的,是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中记载了古代祭祀制度:"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意思是说:天子祭祀太阳是在仲春(农历二月)的早晨,祭祀月亮是在仲秋(农历八月)的晚上。但那时祭月是在"秋分"的节气那天,并不是在八月十五日,那时还没有"中秋节"。</p> <p class="ql-block">唐初时,通过历法调整,将祭月的时间由秋分改为农历八月十五日,因为这天的月亮最圆、适合赏月,朝廷还把月饼做为祭祀的主要食品。但那时还不叫"中秋节",只是"祭月"日。</p> <p class="ql-block">直到北宋时期(960-1127年),朝廷才正式规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为什么叫"中秋节"呢?农历的七、八、九三个月是秋季,八月十五日在秋季中正好过半,所以叫"中秋节";另外,七月为孟秋、八月为仲秋、九月为季秋,而八月十五日在仲秋之中,故而又叫"仲秋节"。</p> <p class="ql-block">史籍如《东京梦华录》中,详细记载了民间庆祝中秋节的盛况。</p> <p class="ql-block">南宋吴自牧在《梦梁录》一书中,明确记载:"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这一解释说明,"中秋"作为节日名称,在南宋已普遍使用。</p> <p class="ql-block">到了明清时期,中秋节与春节齐名,成为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p> <p class="ql-block">"祭月"活动,由开始的帝王家独自垄断,逐渐传入扩散到民间;从对月神赐给丰收的感激感恩,发展到祈求福祉、期盼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从没有固定的祭月时间,发展到农历八月十五成为"祭月"日,再进而发展到农历八月十五日成为"中秋节";祭月活动由单一的皇家举行仪式,发展到民间的祭月、拜月、赏月、聚餐、诗歌会、唱大戏、舞龙灯、耍狮子、放烟花、猜灯迷等等。</p> <p class="ql-block">"中秋节",它历经几千年的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全球华人共同的文化纽带,它永远承载着全世界华人团结、团聚、感恩、祈福等等的深厚寓意。</p> <p class="ql-block">"中秋节"这个传统节日,在几千年的历史岁月中,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和变化,它承载了中华民族经济、文化和思想等各方面的底蕴,它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日、是个非常欢快的节日,因此,我们每年都要高度重视、高兴欢快地迎接和庆祝中秋节!</p> <p class="ql-block">关于月亮,还有很多神秘而又美丽的传说和寓意,可以写的内容非常丰富,但是由于篇幅有限,本文的"上"篇写不下,因此请接着看本文的"下"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