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过宜真务实常反思

如歌岁月出彩人生

<p class="ql-block">【原创文】开口笑</p><p class="ql-block">【图片】取自网络</p><p class="ql-block">【创作时间】2025年1月20日</p> <p class="ql-block">通过学习阳明先生的《寄诸弟书》,虽是对其弟弟们的规劝,也是借此对世人的警醒。</p><p class="ql-block"> 改过不能只是做表面功夫,而要实实在在、认认真真、时时刻刻去改,才能及时发现并改正错误,使自己不断进步、成长和提升。故有“皆有悔悟奋发之意,但不知弟辈果出于诚心乎?亦谩为之说云尔”的思虑,也不足为怪。</p><p class="ql-block"> 如果对自己的过错不是出于真心诚意去改,那充其量也只是表面上应付而已,不会真正从内心里去根除各种不良习惯、错误的思维方式方法、扭曲的三观以及不切实际的认知,这就叫改过宜真的道理。</p><p class="ql-block"> 改过如果不注重细节和实效,那最多也只是停留在思想上,单单有个想法而已,何以实现改过纠错的目的呢?这难道不是“欲寡其过而未能”?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一定要以务实的态度去反观自己的过失,剖析过错形成的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改正自己的错误,弥补自己的不足,让良知明亮起来,即“本心之明,皎如白日,……一念改过,当时即得本心”,此乃改过宜务实。</p><p class="ql-block"> 改过还需时常反思,经常自省。“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心是危险的,良知是高明的,只有精益求精才能日趋完美。有道是:君子常错而小人无过。因此,我们必须以君子常反思自己过错之心来衡量自己的功过得失,时时警醒自己要动态化查过改过,立行立改,不断完善、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使自己真正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践行者,阳明先生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印证者,让阳明心学之道永远延续下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