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甘深度自驾路书:避开人潮,我把西北的小众之美藏进镜头

眼睛里的镜头

<p class="ql-block">  今年夏天,杭嘉湖地区被持续高温“锁定”,7、8两个月我几乎天天宅家靠空调避暑,连出门游玩的念头都提不起。直到某天和朋友闲聊,两人突然一拍即合——不如趁9月初旅游高峰褪去,自驾走一趟青甘大环线,来场沉浸式深度游。</p><p class="ql-block"> 9月2日,我们飞抵兰州;9月3日,我们借了一辆丰田汉兰达7座SUV,青甘大环线的自驾旅程正式启程。一路上,我们的足迹遍布多地:从西宁出发,走过水草丰美的金银滩、沙水相依的金沙湾与小泊湖,邂逅了湛蓝如镜的青海湖和“天空之镜”茶卡盐湖;还穿越了柏树山的林海、大小柴旦翡翠湖的碧色秘境,在315国道U型公路感受“驶向天际”的壮阔,于水上雅丹、火星一号公路、俄博梁雅丹触摸“火星地貌”的奇幻,打卡了墨色嶙峋的黑独山(胭脂山);之后又探访了充满故事的阿克塞石油小镇、阳关遗址,遇见鸣沙山月牙泉的沙泉共生,参观西晋壁画墓的历史遗存,与“大地之子”雕塑隔空对话,登临雄伟的嘉峪关,惊叹平山湖大峡谷的鬼斧神工,还途经扁都口的田园、俄堡的古朴、伦不夏果的静谧,欣赏卓尔山的绚烂风光,驶过二尕公路的蜿蜒,饱览野牛沟、康乐草原的辽阔,最后在张掖七彩丹霞的绚烂色彩中沉醉,再经武威南城门楼的厚重历史,最终返回兰州。</p><p class="ql-block"> 全程自驾3800公里,身体虽累,心里却尽是满足。回到兰州后休整两天,我们乘软卧返回浙江,这场为期15天的青甘自驾之旅,也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一)青海篇</span></p> <p class="ql-block">1、西宁—水井巷、东关清真大寺、南关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  西宁东关清真大寺是中国西北地区著名的伊斯兰教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宗教地位。是青海省最大的伊斯兰教寺院,也是伊斯兰教世界第五大者玛提,是中国伊斯兰协会认定的中国礼拜人数最多的清真寺,可同时容纳4-6万穆斯林进行礼拜,聚礼人数为国内第一。这里还是伊斯兰经学研究的最高学府,培养了大批伊斯兰教学者,在海内外享有盛誉。</p> <p class="ql-block">  西宁南关清真寺是当地1600余户信教群众进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寺内有卧各夫房屋一百四十三间,租金用于养寺经费。同时,它也是游客了解西宁多元文化的重要窗口,与东关清真大寺相比,这里游客相对较少,环境更为宁静,适合悠闲地参观和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  西宁水井巷是西宁市最热闹的商业街之一,位于城中区,东起商业中心西门口,西止北大街 。其前身为“水眼头”,1949年以前,这里还是以菜地为主,南端是荒地,旧西宁的骡马市场设在此处。20世纪50年代,“水眼头”一带被政府正式命名为“水井巷”。50年代后期,西门城楼和城墙被拆除,与水井巷北口相接的西大街被拓建成水泥马路。1984年之后,水井巷内的市场迎来繁荣,成为混合型街市。2008年起历经多次改造,2019年水井巷商业文化街区开街。</p> <p class="ql-block">2、金银滩草原、金沙湾景区</p> <p class="ql-block">  青海金沙湾景区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青海湖北岸,是青海湖环线上的特色景点 。</p><p class="ql-block"> 景区拥有独特的沙漠与湖泊交融的景观,一边是连绵起伏的金色沙丘,在阳光照耀下金光灿灿,风起时沙浪翻滚;另一边是碧波荡漾的青海湖,水天一色,倒映着云卷云舒,偶有候鸟掠过。日落时分,夕阳给沙丘染上玫瑰金的色彩,景色十分壮美。</p> <p class="ql-block">  中国原子城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金银滩草原,是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p> <p class="ql-block">  1958年,经党中央批准,选址青海海晏县金银滩建设核武器研制基地,代号221厂。1964年6月基地基本建成,同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此诞生,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也在此研制成功。1987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撤销国营二二一厂,1995年基地全面退役,移交地方政府,后更名为西海镇,成为海北州州府所在地。</p> 3、青海湖 <p class="ql-block">  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咸水湖泊 。</p><p class="ql-block"> 位于青海省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湖区北起大通山,南至青海南山,东靠日月山,西邻阿木尼尼库山。湖面海拔3196米,湖面东西最长106千米,南北最宽63千米,截至2024年9月25日,水体面积为4650.08平方千米。湖岸线长约360千米,蓄水量达743亿立方米。其形成于距今13万年前的新构造运动后,由倒淌河演变成封闭湖泊。</p> 4、茶卡盐湖 <p class="ql-block">  茶卡盐湖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青海省海西州乌兰县茶卡镇,是柴达木盆地四大盐湖之一 。被《国家旅游地理》杂志评为“人一生要去的55个地方”之一,被《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星空”,还被美国CNN评为“30个中国最美的地方”之一等,拥有众多荣誉称号。</p> 5、柏树山 <p class="ql-block">  柏树山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以北约10公里处,是祁连山脉的支脉。</p><p class="ql-block"> 柏树山东起蓄集贡艾里沟,西至雅沙图,北至北阿拉郭勒河,南临巴音河,风景区面积10万公顷。最高峰海拔4000多米,属祁连山与柴达木盆地过渡带,是德令哈市的天然屏障。</p><p class="ql-block"> 柏树山山势嶙峋,古柏蓊翳,如青龙横卧。柏树山瀑布闻名遐迩,清澈泉水从高处流下,形成水池,瀑布后有凹洞,形似“水帘洞”。此外,还有贡艾里沟、弄克图、陶紫沟等多个景区,景色各异。</p> 6、大柴旦翡翠湖 <p class="ql-block">  大柴旦翡翠湖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柴旦镇境内,柴达木盆地北缘,面积约15平方千米,海拔约3100米。它是海西州第三大人工湖,属硫酸镁亚型盐湖,由大小不等、形态迥异、深浅不一的盐池组成。原是化工厂盐湖采矿队的采矿区,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盐湖资源开发,采挖湖区含矿土层形成多个采坑。2017年硼矿储量告罄,采矿停止,废弃矿坑被地下水与卤水填充,经矿物质沉淀、结晶,逐渐形成如今的翡翠湖。因湖内富含不同浓度的钾、镁、锂等多种元素,对光的折射和吸收有差异,湖水呈现出淡青、翠绿、深蓝等不同颜色,色彩斑斓,被誉为“大地调色盘”。风平浪静时,湖面盐花似冰雪,晴空万里时,蓝天白云和皑皑雪峰倒映其中,宛如人间仙境。</p><p class="ql-block">​</p> 7、U型公路 <p class="ql-block">  青海G315国道U型公路: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境内,是G315国道的一部分,在G315国道的766公里和780公里处有两个标志性的U型路段。因其路面随起伏的地势飞舞,呈现出独特的U型弯道,仿佛直指苍穹的天路,被称为“中国版66号公路”。它还是连接青海、新疆的要道,串联起了大柴旦翡翠湖、乌素特雅丹、东台吉乃尔湖等诸多景点。</p> 8、孤独星际 <p class="ql-block">  孤独星际位于G315国道894公里处,地处柴达木盆地深处,以未来科技感为设计理念,完美融入戈壁地貌,仿佛是从宇宙中降落的外星基地 。这里有多种特色房型,如穹顶星空房、星舰豪华房车、盐湖雅丹别墅等。酒店内设有中餐厅、烧烤餐厅和咖啡厅,还配备了超市、儿童游乐设施等。</p> 9、乌素特水上雅丹 <p class="ql-block">  乌素特水上雅丹即乌素特雅丹地质公园,是世界上唯一的水上雅丹地貌群 。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柴旦行委西台2号,地处柴达木盆地西北部,东距青海湖650公里、茶卡盐湖550公里,南距格尔木市300公里,西距茫崖镇350公里,北距敦煌500公里,紧靠315国道线。其地层为中新世上油砂山组,是7500万年前第三纪晚期至第四纪早期的湖泊沉积物。随着青藏高原板块抬升,湖盆脱离水体,盐与沙凝结的地壳经西北风亿年雕琢成雅丹群。2007年,发源于昆仑山的那棱格勒河因山洪爆发,河水改道,淹没了这片区域,最终形成水上雅丹地貌。</p> 10、火星一号公路 <p class="ql-block">  “火星一号公路”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一条极具特色的旅游公路 。- 基本概况 :公路0号起点位于215国道806-807里程碑处,终点位于315国道977-978里程碑处,全长95公里,于2018年6月通车运行。它是一条沙石三级路面公路,编号为县道430。</p><p class="ql-block">​ 公路蜿蜒曲折,从戈壁和雅丹中穿越,沿途经过雅丹风蚀林、俄博梁雅丹等地,展现出如同火星表面的独特地貌,是雅丹地貌最齐全、造型最丰富的地方,包含了雅丹形成的全时期。沿途无手机信号和服务设施,建议驾驶SUV或四驱越野车,并提前下载离线地图、备足油料、食物和水等应急物资,雨天路面泥泞,禁止通行。</p> 11、俄博梁雅丹无人区 <p class="ql-block">  俄博梁雅丹无人区位于青海省海西州茫崖市冷湖镇,地处柴达木盆地西北部。它是中国最大、地貌最典型的雅丹景观区之一,被誉为“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2亿年前,因青藏高原隆起,远古海床干涸,此后经百万年强劲风力的侵蚀,松软岩石被逐渐带走,坚硬部分留存,最终形成了如今的雅丹地貌。这里是雅丹地貌发育最齐全、最典型、最集中的区域之一,集中了龙岗状、墙状、塔状、柱状、城堡状等各种雅丹形态,有的如城堡、蘑菇、野兽,高度可达数十米,连绵分布,远看像带有城楼的城墙。地表覆盖盐碱壳,寸草不生,搭配硫磺湖和盐碱地,极具外星感。</p><p class="ql-block">​ 俄博梁是探险爱好者和摄影师的终极梦想之地,也是电影《九层妖塔》的取景地之一。这里还是北半球最佳的星空观测地之一,远离光污染,可观赏到银河全貌。此外,中国第一个火星模拟基地也选址于此。</p><p class="ql-block">​ 俄博梁无人区地形复杂,气候恶劣,无信号、无补给,不建议普通游客前往。若要前往,需选择专业的越野车队或向导,提前规划好路线,准备好足够的食物、水、燃料等物资,并携带必要的通讯设备和导航仪器。</p> 12、黑独山(胭脂山) <p class="ql-block">  黑独山和胭脂山都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冷湖镇境内,是祁连山脉西段支脉赛什腾山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黑独山 :位于冷湖镇约13公里处,其原始沉积物为灰黑色,经长期风蚀、昼夜温差变化等因素影响,上部松散岩层垮塌,同时岩石中铁质、锰质等元素在表面形成黑色“沙漠漆”薄膜,使山体呈现深黑色,形成独特的黑色雅丹地貌。黑独山因外观酷似月球表面,被称为“人间月球”,又因其黑白配色如同一幅天然的水墨画,也被誉为“天然水墨画”。</p> <p class="ql-block">胭脂山 :距冷湖镇东北直线距离约15公里,是黑独山的一部分。其岩性为湖相环境形成的干柴沟组沉积岩,富含氧化铁等元素,经长时间风雨侵蚀和阳光照射,形成五彩斑斓的颜色,远看整座山呈现出粉红色,因此又名彩虹山,是类似于丹霞风貌的奇特景观。</p> 13、俄堡 <p class="ql-block">  俄堡位于青海省祁连县东部,处在祁连山的怀抱里,是青海通往河西走廊的咽喉要道,素有“祁连东大门,青海北大门”的美称。它是227国道与S302的交汇点,也是《中国国家地理》评选的“中国最美丽的草原”之一的祁连山草原的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14、伦布夏果和卓尔山景区</p> <p class="ql-block">  “伦布夏果”位于青海省祁连县的一个旅游景区 。藏于祁连县小拉洞峡,距县城约6公里,是海北藏族自治州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 该景区为国家3A级景区,最高海拔4121米,是全城制高点,其观景台是俯瞰祁连全景的绝佳之处,可朝观丹霞映日,暮赏晚霞燃山。景区内自然风光优美,有草原、溪流、野花等景观,还流传着格萨尔王的传说,有“栓马桩”等遗迹,山上海洋博物馆的化石藏品丰富,镇馆之宝为一尊太岁。</p> <p class="ql-block">  卓尔山景区是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八宝镇的国家4A级景区 。</p><p class="ql-block"> 卓尔山是祁连山的支脉,最高峰海拔4328米,山顶平均海拔2930米,紧靠八宝河,与藏区神山阿咪东索(牛心山)隔河相望,是祁连风光旅游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15、二尕公路</p> <p class="ql-block">  二尕公路编号为S204。它是一条连接甘肃与青海的重要公路,被誉为“甘青独库公路”。 </p><p class="ql-block"> 南起青海湖畔的尕海岔口,北至青甘交界的二指哈拉山垭口,全长约410公里,是青海通往甘肃河西走廊嘉峪关的国防公路。</p><p class="ql-block"> 沿途风景壮美,有巍峨的雪山、茂密的森林、广袤的草原等自然景观,黑河源头更是其中的璀璨明珠。此外,还能看到藏传佛教寺庙等人文景观,将自然与人文完美融合。</p> <p class="ql-block">  这是位于甘肃瓜州的《汉武雄风》雕塑,属于青甘大环线的一处人文景观。由青年雕塑家张万兴创作,以红砂岩为材质,高12.5米,呈现汉武帝威严肃穆的神态。</p><p class="ql-block"> 汉武帝是西汉第七位皇帝,他多次对匈奴作战,开辟丝绸之路,对河西走廊的开发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意义重大。这尊雕塑矗立在戈壁滩上,既呼应了他经略西北的历史功绩,也成为青甘大环线中展现大汉雄风与丝路文化的艺术地标。</p> <p class="ql-block">  这是位于甘肃瓜州戈壁国际雕塑艺术长廊的《跨越祁连》雕塑。</p> <p class="ql-block">  青海祁连黑河第一湾:位于祁连县“北驾祁连·9号公路”上,是黑河大峡谷的核心景观之一,自驾车队常在此经过。这里的黑河与形如“9”字的环形公路相互映衬,成为自驾爱好者的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  土拨鼠,学名Marmota,又称旱獭,是松鼠科旱獭属大型啮齿动物。体型粗大肥壮,颈粗吻阔,四肢粗短,利爪坚硬且前爪发达,两眼为圆形,骨脊高起,身体各部肌腱发达有力。体毛短而粗,被毛多为棕、黄、灰色,松尾短扁。成年体长在30-60厘米之间,体重可达3-7千克。多栖息于平原、山地的各种草原和高山草甸,是陆生和穴居的草食性、冬眠性野生动物,多在晴天、午前活动,阴天或雨天气候变化时很少外出,主要以草类的叶、茎、根及种子等为食。土拨鼠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p> <p class="ql-block">  画面呈现的是青甘大环线等高原公路常见的“羊群占道”场景,反映了高原牧区人、畜、路共存的生活状态,也是自驾途中极具地域特色的人文景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二)甘肃篇</span></p> 1、阿克塞石油小镇 <p class="ql-block">  阿克塞石油小镇,本名博罗转井镇,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影视基地 。位于甘肃敦煌市向南,阿尔金山北坡,地处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交汇处,海拔2800米,景区呈“井”字形,面积3.2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 小镇建于20世纪五十年代初,因石油资源被发现而兴起,1955年冷湖地区首口油井喷发,吸引了数万石油工人,鼎盛时期人口超十万,有“戈壁小香港”之称。但因海拔高、水源含放射性元素等问题,1995年阿克塞县整体搬迁至红柳湾镇,小镇被废弃。2015年因电影《九层妖塔》在此拍摄而声名大噪,后陆续有《西风烈》《特战荣耀》等影视剧取景,2022年升级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2、阳关遗址</p> <p class="ql-block">  阳关遗址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70千米的古董滩附近,是国家4A级景区 。始建于公元前1世纪西汉武帝时期,是汉王朝防御西北游牧民族入侵的重要关隘,也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西汉时为阳关都尉治所,魏晋时设阳关县,唐代设寿昌县,宋元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衰落而逐渐废弃。</p><p class="ql-block"> 景区现存有汉唐时期的古阳关遗址、阳关烽燧、阳关古道、寿昌城遗址、汉长城塞墙遗址等众多文物遗迹。其中,古董滩北侧墩墩山顶上的烽燧保存较为完整,被称为“阳关耳目”,它采用几层土块一层芦苇的方式层层叠压而筑成,现高4.7米左右。</p><p class="ql-block"> 阳关是中国古代陆路对外交通咽喉之地,见证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是研究丝绸之路历史的重要物证。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更使阳关声名远扬,成为中国人心中的精神故乡。</p> <p class="ql-block">3、鸣沙山月牙泉</p> <p class="ql-block">  鸣沙山月牙泉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南五公里处的腾格里沙漠边缘,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 。</p><p class="ql-block"> 风景名胜区占地面积为76.82平方千米,核心景区面积为12.79平方千米。鸣沙山东起莫高窟,西至党河口,东西绵延40千米,南北宽约20千米,主峰海拔1715米,山体由红、黄、绿、黑、白五色细沙堆积而成。月牙泉位于鸣沙山北麓,因形状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有“沙漠第一泉”之称。</p> <p class="ql-block">  鸣沙山万人演唱会:大漠为台,星空为幕的狂欢</p><p class="ql-block"> 当鸣沙山的落日吻过沙脊,这场以天地为剧场的万人盛会便悄然启幕。3500多平方米的广场与整面沙坡上,数万名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席地而坐,手中的荧光棒与手机电筒次第亮起,化作沙海之上的璀璨星河,与头顶的苍穹遥相呼应 。这里无需专程购票,一张鸣沙山月牙泉景区门票(可连续3天不限次进入),便解锁了这场自然与人文交织的视听盛宴。</p> <p class="ql-block">4、西晋壁画墓</p> <p class="ql-block">  西晋壁画墓是指西晋时期带有壁画的墓葬,位于敦煌市东南8千米三危乡甘家堡村南佛爷庙墓群、西晋壁画墓陈列馆东侧。为一家族墓,共有4座,建于公元265年—316年,墓葬外有茔圈,封土成覆斗状,由墓道、照墙、甬道、墓室组成,墓道西向,墓室覆斗顶,平面成长方形。</p><p class="ql-block">​ 画像砖主要集中在照墙上,一砖一画,有四神兽、李广射虎、生活世俗等七大类,照墙上方有伏羲、女娲、神农氏等画像,下方有麒麟、熊、凤等祥瑞之物,四角为商鞅神雀,主墓室正墙有夫妻宴饮图。</p> <p class="ql-block">5、大地之子</p> <p class="ql-block">  “大地之子”是位于甘肃省瓜州县戈壁滩上的一座大型户外主题雕塑作品 。</p><p class="ql-block"> 雕塑呈现出趴伏在地、恬然入睡的婴儿状,寓意着人类是地球母亲的孩子,人与自然生命共生、和谐共存。将婴儿形象置于生态脆弱的沙漠中,旨在警示人们爱护赖以生存的环境,引发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思考。</p> <p class="ql-block">6、玉门油田与铁人精神</p><p class="ql-block"> 玉门油田是中国第一个天然石油基地,被誉为“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而诞生于此的“铁人精神”,则是中国工业史上永不褪色的精神旗帜,二者共同见证了中国石油工业从无到有、自力更生的奋斗历程。</p><p class="ql-block"> 1939年玉门油田第一口油井(老君庙一号井)出油,标志着中国现代石油工业的开端;新中国成立后,它成为第一个大规模开发的油田,为“两弹一星”等国家重大工程提供了关键能源支撑。</p><p class="ql-block"> “铁人”王进喜早年在玉门油田工作,1960年主动请缨赴大庆参加石油会战,带领1205钻井队创造了“人拉肩扛运钻机”“跳进泥浆池压井喷”等传奇事迹。他在玉门油田锤炼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品格,成为“铁人精神”的核心源头。</p> <p class="ql-block">7、莫高窟</p> <p class="ql-block">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是敦煌石窟群体中的代表窟群,被誉为“丝路明珠” 。</p><p class="ql-block"> 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连续修建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的佛教石窟群,其石窟以彩塑为主体,四壁及顶均彩绘壁画,是石窟建筑、彩塑和壁画三者合一的佛教文化遗存,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精湛艺术的高度水平,也为研究中国古代宗教、政治、民族、社会等提供了珍贵的形象资料。</p> <p class="ql-block">8、锁阳关</p> <p class="ql-block">  锁阳城遗址位于<span style="font-size:18px;">甘肃酒泉瓜州县。</span>始建于汉,兴于唐,是集古城址、古墓葬、古垦区等为一体的古文化遗存地。2014年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的组成部分。锁阳城按结构可分为内外两城,外城总面积80万平方米,内城面积28万平方米,城墙夯土版筑,结构复杂,城内留有大量土台、房屋及其它建筑物遗迹。其古代军事防御系统、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和烽燧信息传递系统是我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典型范本。</p> <p class="ql-block">9、嘉峪关</p> <p class="ql-block">  嘉峪关,别名“天下第一雄关”,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以西5千米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 。</p><p class="ql-block"> 嘉峪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见证了东西方商贸、文化、宗教的交流与融合,也是中国长城文化的标志性符号,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历代文人如林则徐、左宗棠等在此留下壮丽诗篇,“定城砖”“击石燕鸣”等民间传说赋予关城神秘色彩。</p> <p class="ql-block">10、平山湖大峡谷</p> <p class="ql-block">  平山湖大峡谷位于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平山湖蒙古族乡境内,距离张掖市区约60公里,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p><p class="ql-block"> 平山湖大峡谷是经过亿万年地壳抬升,大自然风蚀、水蚀和化学溶蚀作用而形成的自然峡谷。其地质构造属于红层地貌,红层是指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沉积形成的“红色砂砾岩”,距今已有一亿八百万至两亿四千万年。峡谷以流水沟壑为基本特征,山势低且平缓,以沙石山为背景,主要以红白和赭红色为主色调,色彩略显灰暗,山体多呈圆锥或柱状,造型奇特。峡谷从谷底到顶部分布着从寒武纪到新生代各个时期的岩层,层次清晰,色调各异,并且含有各个地质年代的代表性生物化石,又被称为“活的地质史教科书”,是丹霞地貌、雅丹地貌、峡谷奇观于一体的地质景观景区。</p> <p class="ql-block">11、张掖七彩丹霞</p> <p class="ql-block">  张掖七彩丹霞是甘肃省著名的自然景观,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世界地质公园 。</p><p class="ql-block"> 约2.3亿至6500万年前,张掖地区为内陆盆地,气候干湿交替,铁、锰、钙等元素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氧化,形成七彩岩层。随后,盆地周边山地风化剥蚀的泥沙、砾石汇入盆地,堆积形成砂岩、泥岩等沉积岩。约6500万年前,受青藏高原隆起和祁连山造山运动影响,地层挤压抬升、褶皱,不同色彩岩层暴露地表,再经流水、风力等外力侵蚀,最终形成色彩斑斓、层理清晰的七彩丹霞地貌。</p><p class="ql-block"> 七彩丹霞先后荣获“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世界十大地理奇观”“全球25处梦幻旅行地”等多项荣誉,并在2017年威尼斯电影节荣获“中国最美外景地”称号。</p> <p class="ql-block">12、南城门楼</p> <p class="ql-block">  南城门楼是武威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始建于隋朝开皇八年(588年),是隋文帝为纪念凉州总管卫王杨爽的赫赫武功和功绩所建,明代又进行了重修。历经岁月风雨、战乱及自然灾害,至20世纪末,仅遗存南城门东、西两侧夯筑土墩。1999年5月,原武威市人民政府筹措资金重修,2001年12月20日竣工。</p> <p class="ql-block">13、兰州—中山桥(黄河第一桥)、白塔山白塔、黄河母亲</p> <p class="ql-block">  中山桥是位于甘肃省兰州市的一座跨黄河铁桥,有“天下黄河第一桥”的美誉 。其前身为明洪武年间始建的镇远浮桥,1906年,甘肃洋务总局与德国泰来洋行签订包修合同,1908年5月9日工程正式开工,1909年8月19日竣工通行。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名为“中山桥”。</p> <p class="ql-block">  白塔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北岸的白塔山上,是兰州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白塔始建于元代,是为纪念一位前往蒙古谒见成吉思汗而不幸病故于兰州的西藏著名喇嘛 。元代所修白塔今已不存,现存塔为明景泰年间(1450-1456)镇守甘肃内监刘永成在旧址上重建。</p> <p class="ql-block">  “黄河母亲”是位于甘肃省兰州市的一座标志性雕塑 。雕塑由“母亲”和“男婴”组成,母亲神态娴雅,侧卧黄河岸边,看护着怀抱中游泳的幼儿,象征着哺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挠的黄河母亲;男婴裸身,头微左顾,举首憨笑,象征着快乐幸福、茁壮成长的华夏子孙。雕塑下基座上刻有水波纹和鱼纹图案,源自甘肃古老彩陶的原始图案,反映了黄河流域的先民们对自然现象敏锐的观察力,也体现了甘肃悠远的历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15、美食</p> <p class="ql-block">  王掌柜木桶鱼:青甘环线的“鲜”味地标</p><p class="ql-block"> 王掌柜木桶鱼是青甘大环线极具口碑的特色鱼火锅品牌,以“木桶石烹”的独特吃法和鲜美的口感成为游客与本地人追捧的美食地标。采用野生香杉木木桶为器,底部铺入380度滚烫的鹅卵石,将现切鱼片铺在石子上,再冲入用鱼头、鱼骨熬制的高汤,通过高温石子短时间焖熟鱼肉。煮制时汤会从小孔喷出,形成“九龙戏珠”的视觉效果,兼具仪式感与口感保障。</p><p class="ql-block"> 凭借“先喝汤再吃鱼”的独特体验和鲜美的口感,成为青甘环线美食推荐中的高频选项 。</p> <p class="ql-block">  这场青甘之旅即将画上句号,兰州既是启程时的序章,也是归途前的终章。若不在返程前寻一家街角老店,嗦一碗汤色清亮、辣子喷香的地道兰州牛肉面,那这趟旅程,终究是少了份熨帖人心的圆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三)结语</span></p> <p class="ql-block">  当丰田汉兰达的车轮再次停稳在兰州的街巷,这场始于9月3日的西北自驾,终于在3800公里的风尘仆仆后,画上了圆满句点。</p><p class="ql-block"> 这段旅程,是车轮丈量山河时的壮阔回响,也是双眼收纳天地间的深深感动。如今行程落幕,但青甘的风、湖的蓝、雅丹的奇,早已悄悄刻进心底,成了往后岁月里,一想起便满是温暖的时光印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