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资政]常智奇——国家社保基金的投资方向与路径探析

陕西人文艺术智库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筑牢民生之基,开拓增值之路</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国家社保基金的投资</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方向与路径探析</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文/常智奇</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引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经过多年发展,已积累了规模庞大的基金。根据“以收定支、略有结余”的原则,在确保能够充分、足额应对当期及未来可预见支付需求的基础上,基金必然会产生相当规模的周期性沉淀资金。这笔资金是全体公民的“保命钱”,其管理运营肩负着巨大的信托责任。传统的保值手段(如银行存款、购买国债)虽安全性高,但在通货膨胀的长期侵蚀下,实际购买力面临缩水风险。因此,在绝对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探索一条既能有效增值,又能反哺社会、强化福利建设的投资路径,具有重大的经济与社会意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5px;">一、 核心原则:安全底线与人道主义导向</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社保基金的投资,必须遵循铁律般的核心原则。</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 1. “不亏本”的安全底线: 这是投资运营不可动摇的基石。这里的“不亏本”不仅指名义本金的安全,更应追求实际购买力的稳定与增长。这意味着投资策略必须极端审慎,建立多层次的风险控制体系,将资产配置于风险可控、波动性低的领域。任何投资决策都应以极端情景下的压力测试为前提,确保在任何经济周期中,基金的核心资产都不会遭受重大损失。</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 2. 人道主义的价值导向: 社保基金源于民,必须用于民、造福于民。其投资方向不应仅仅追求财务回报,更应体现其社会属性。将资金投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本身就是对基金来源和宗旨的最好回应。这种导向确保了基金的发展与国家发展战略、人民福祉提升同频共振,实现了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 这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劳保富利基金属性的本质规定性。做好这一工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也是社会主义金融政策和任务本质的规定性,也是社会主义政权,政体,政党为人民服务基本建设的本质规定性,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之治的着手点。对于在这一领域贪污腐化的不法分子,要以社会主义革命的雷霆般的手段,给予毁灭性地打击,保证社会主义制度在民众心中不可动摇的坚定信念。</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二、 投资方向:锚定民生刚需领域</b></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基于上述原则,社保基金的投资方向应精准锚定具有长期稳定需求和正向社会外部性的民生领域。</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 1. 教育领域:投资未来的人力资本。 资金可参与设立职业教育发展基金,投资于符合国家产业方向的实训基地、在线教育平台等。这不仅能获得稳定的资产收益,更能直接提升劳动者技能,从源头上增强其抵御失业风险、获得更高收入的能力,减少未来社保体系的支付压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 2. 养老领域:构建内循环的养老生态。 基金可直接投资或参股建设普惠型养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以及老年康复护理机构。通过这种投资,一方面可以获得养老产业发展的长期租金和服务收益,另一方面能为社会提供优质、可负担的养老服务,直接缓解“养老难”的社会压力,形成了“取之于养老缴费,用之于养老建设”的内生循环。</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 3. 医疗领域:升级国民健康基础设施。 这正是提示四所强调的路径。社保基金应主动与“先进的、现代设备医疗条件、医疗效果、疗医德性很好的医院”进行战略合作。具体模式可以是:</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 ①共建经济实体: 合作设立高端医学影像中心、精准医学检验所或区域性药品器械采购平台,通过规模化、专业化运营降低成本,提升医疗资源使用效率,基金从中获得投资分红。</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 ②债权性支持: 为这些优质医院的扩建、设备升级提供低成本、长期限的贷款,支持其发展,同时获得稳定的利息收入。这避免了直接经营的风险,而是以金融手段赋能优质医疗供给的扩张。</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三、 创新路径:融合慈善与健养模式</b></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为实现基金的稳健增值与人文关怀的深度融合,可以探索更具创新性的路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 1. 与志愿者慈善力量融汇: 在投资兴建的养老社区、社区医疗中心等实体中,可以引入专业化的志愿者组织,负责组织文娱活动、提供心理慰藉、进行健康科普等非医疗核心服务。社保基金以购买服务或提供运营补贴的方式支持其发展。这种模式既降低了实体运营的人力成本,提升了服务的人文温度,又为志愿者提供了可持续的活动平台,实现了资金效益与社会慈善资源的有效结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 2. 寻找“健养”的形式和路径: “健养”是健康与养老的结合,代表着“预防为主、医养结合”的大趋势。社保基金可以投资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 ①健康管理平台: 支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参保人提供个性化健康风险评估和干预建议的平台,从源头降低大病发生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 ②康养旅游基地: 在生态环境优良的地区,与地方政府或企业合作,开发集休闲度假、健康疗养、慢性病管理于一体的康养项目。这不仅能获得资产收益,更能为公民提供优质的康养服务选择,间接减少医疗开支。</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四、 风险管控与可持续发展机制</b></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为确保上述投资策略的成功,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保障机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 1. 专业化运营与透明监管: 成立或委托顶尖的专业化投资管理机构,建立严格的项目筛选、尽职调查和投后管理体系。同时,投资信息必须高度透明,定期向社会公布,接受立法机构和全社会的监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 2. 资产组合与分散投资: 严格执行资产配置上限,将大部分资金仍配置于国债、高等级金融债等传统安全资产。对民生领域的投资作为“另类投资”或“影响力投资”部分,控制在总资产的合理比例之内,并通过在不同领域、不同地域、不同项目上的分散投资来进一步平滑风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 3. 退出机制设计: 对于股权类投资,要预先设计好通过资产证券化(如发行REITs)、协议转让或上市等退出通道,确保资金的流动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  总之,国家社保基金的投资管理,是一项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切身利益的宏大课题。将其沉淀资金在确保绝对安全的前提下,战略性地投向教育、养老、医疗等民生领域,并积极探索与优质医疗机构合作、融合慈善志愿者资源的创新健养路径,是一条极具前瞻性的发展之道。这条道路不仅能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更能直接推动社会劳保福利体系的质量提升与内涵扩展,最终形成一个“基金壮大—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为构建一个更具韧性、更富温度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的民生基础。</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i>作者简历:</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常智奇一一陕西省社科院书画艺术中心特聘研究员</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15px;">常智奇,陕西武功人。研究员,文学硕士、著名文艺评论家,陕西省作家协会理论批评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国学研究会副主席、曾任陕西省文学院院长、《延河》杂志主编。有文艺理论研究批评专著《整体论美学观纲要》《中国铜镜美学发展史》《文学审美的艺术追求》等九部,两部散文集,在全国50多家报刊发表500多篇论文、评论文章,多次获奖,有小说、诗歌、电视连续剧、翻译小说公开发表,曾代表中国作家协会接待外国作家代表团多次,2011年代表中国作家出访美国,在洛杉矶发表专题讲演(后在美国和中国报刊发表)。</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span class="ql-cursor"></span>完</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编辑/牛泾民</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