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声与国韵同歌 文脉共华诞齐辉——记《潮声里的歌谣》双庆盛典 !

三亚民协

<p class="ql-block">潮声与国韵同歌 文脉共华诞齐辉——记《潮声里的歌谣》双庆盛典!</p><p class="ql-block"> (撰文:王乃金)</p><p class="ql-block">当三亚的晚风裹挟着南海的咸湿气息掠过天涯区的街巷,2025年9月30日的夜幕为南海社区、榆港社区文化广场镀上了一层温柔的光晕。国庆七十六周年的荣光与三亚市疍家文化馆开馆十周年的喜悦在此刻深情相拥,晚八点整,随着第一束追光划破夜空,《潮声里的歌谣》疍歌专场演出隆重启幕,让这片承载着疍家千年记忆的土地,化作欢乐与传承交织的海洋。</p><p class="ql-block"> 这场双庆盛典的背后,是多方力量的同心聚力。三亚市公共文化中心的精心擘画,三亚市文化馆、三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携手担当,天涯区南海社区、榆港社区的全力践行,再加上三亚疍家文化协会、三亚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的倾情助力,如同海浪汇聚成洋流,既铺就了对国家华诞的礼赞之路,也搭建起回望疍家文化十年传承成果的舞台。在这里,"文化惠民"不再是抽象的理念,而是浸润人心的歌声与欢笑;"非遗传承"不再是静态的坚守,而是跃动在舞台上的鲜活生命,于星光下落地生根。</p><p class="ql-block"> 开场的舞蹈《幸福中国一起走》率先点燃全场热情,演员们轻盈的舞步踏着时代的节拍,将家国同梦的喜悦铺展开来。紧随其后的原创舞蹈《疍家水韵》中,三亚市民间文艺家协会黎玉香艺术中心的舞者们以肢体为笔,勾勒出疍家人与海相依的灵动画卷——抬手如浪花轻涌,转身似渔舟破浪,每一个姿态都藏着海洋的密码,让观众直观感受这份源于江海的独特美学。</p><p class="ql-block"> 随着演出推进,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疍歌,以多棱镜般的姿态呈现出其丰富内涵。儿童小组唱《少年壮志》采用疍歌中即兴而歌的白啰调,孩子们清亮的嗓音穿透夜空,将"少年强则国强"的壮志与疍家文化的少年传承巧妙融合。台下的老人们眼中泛起笑意,古老歌谣与年轻生命在此完成对话。紧接着,女声大合唱《庆祝开馆十周年》同样以白啰调演绎,质朴的唱词里既有对文化馆十年守护的感恩,也有对文化传承的笃定,"鱼多多,虾大大,丰收返去就是过瘾"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让在场观众深切体会到疍歌与生活相融的特质。</p><p class="ql-block"> 文化广场周边的展示区与舞台演出形成奇妙的呼应。精致的疍家织锦在灯光下流转着岁月的光泽,缩小的渔船模型复刻着"以舟楫为家"的往昔,这些展品与歌舞表演《疍家人赶海》、渔家织网展示相映成趣。当女声二重唱《疍家姑娘织网忙》的旋律响起,舞台上演员们模拟织网的动作与展示区的织锦实物遥相呼应,让观众在听觉与视觉的双重体验中,触摸到疍家人耕海牧渔的日常肌理。而男女合唱《美丽的海洋是我家》则以疍家方言演绎,将对海洋的敬畏与热爱唱进每一个人的心里,恰如三亚疍家文化陈列馆馆长郑石喜所言,疍歌是疍家人的"心灵之歌",每一句都饱含与大海血脉相连的情感 。</p><p class="ql-block"> 晚九点整,演出迎来最高潮。三亚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的大型乐队携器乐联奏《山河壮歌》登场,电子琴的奔涌如海浪拍岸,大提琴与小提琴的交织似山河绵延,中阮、二胡的醇厚搭配电吹管、笛子的清亮,奏响跨越古今的交响。这旋律里,既有祖国锦绣山河的壮阔,也藏着疍家人与风浪搏斗的坚韧气魄,瞬间点燃全场情绪。台下观众纷纷举起手中的国旗,跟着旋律轻轻哼唱,掌声与乐声交织成一片,家国情怀与文化认同在这一刻达到完美共振。</p><p class="ql-block"> 高潮过后的演出更显深情。男女对唱《九月廿八是吉日》采用疍歌中表达爱恋的咕哩妹调,每句结尾"咕~哩~妹~唉~耶"的独特唱腔,将疍家人的柔情蜜意娓娓道来;歌伴舞《永远跟着共产党》以白啰调为基底,将感恩之情融入悠扬旋律;女声小组唱《九·三阅兵》与男女二重唱《祖国万岁》则层层递进,将个人情感升华为家国大爱。小朋友们表演的《万疆》稚嫩却坚定,民歌串烧《黎村苗寨那顾翔》《三亚有个六道湾》展现出三亚多元文化交融的特质,每一个节目都如一颗珍珠,串联起疍家文化与家国情怀的项链。</p><p class="ql-block"> 当《歌唱祖国》的旋律响起,全体演员与观众起立合唱,熟悉的歌词在南海之滨回荡。老人们颤抖着举起右手打节拍,三亚市疍歌传承人苏桂花眼中闪烁着泪光,孩子们挥舞着国旗放声歌唱,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在此刻拥有了共同的情感底色。这歌声里,有疍家人从"海上吉普赛人"到上岸安居的变迁记忆,有文化馆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成果,更有对祖国七十六华诞的由衷礼赞。</p><p class="ql-block"> 夜色渐深,演出落下帷幕,但《潮声里的歌谣》所传递的力量从未消散。它融入三亚的晚风与海浪,成为疍家文化传承的新注脚——正如市级传承人郭亚清手抄歌本扉页所写:"浪再高,也要把歌传到天光"。这场盛典既是一次庆典,更是一次文化接力,它见证着非遗在新时代的鲜活生命力,也书写着"守护文化根脉,共庆祖国华诞"的生动篇章。而这份由潮声与国韵共同谱写的记忆,终将成为三亚最温暖的文化印记,在岁月长河中不断回响。</p> <p class="ql-block">1,开场舞蹈表演《幸福中国一起走》。</p> <p class="ql-block">2,原创舞蹈《疍歌水韵》。(三亚市民间文艺家协会黎玉香艺术中心演出)</p> <p class="ql-block">3,儿童小组唱《少年壮志》疍歌白啰调。</p> <p class="ql-block">4,女声大合唱《庆祝开馆十周年》疍歌白啰调。</p> <p class="ql-block">5,男女合唱《美丽的海洋是我家》疍家方言。</p> <p class="ql-block">6,小朋友表演《万疆》。</p> <p class="ql-block">7,歌舞表演《疍家人赶海》。</p> <p class="ql-block">8,民歌串烧《黎村苗寨那顾翔》、《三亚有个六道湾》(三亚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民歌队演出)</p> <p class="ql-block">三亚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原创新民歌作品《三亚有个六道湾》。</p><p class="ql-block">词:符清文 曲:林志龙</p><p class="ql-block">演唱者:罗小继 张秋凤</p><p class="ql-block"> 高红霞 周石春 黎成莉</p> <p class="ql-block">女声小组表演唱《黎村苗寨只顾翔》。</p> <p class="ql-block">9,舞蹈表演《渔家织月》(三亚市海洋学院文艺队演出)。</p> <p class="ql-block">10,女声二重唱《疍家姑娘织网忙》。</p> <p class="ql-block">11,歌伴舞表演《永远跟着共产党》疍歌白啰调。</p> <p class="ql-block">12.女声小组唱《九-三阅兵》。</p> <p class="ql-block">疍歌《九~三阅兵》简谱。</p> <p class="ql-block">13,男女二重唱《祖国万岁》。</p> <p class="ql-block">14,器乐联奏《山河壮歌》(三亚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乐队演出)。</p> <p class="ql-block">15,男女对唱《九月廿八是吉日》疍歌咕哩妹调。</p> <p class="ql-block">16,舞蹈表演《最美的的歌儿献给妈妈》。</p> <p class="ql-block">17,尾声:全体起立大合唱《歌唱祖国》。</p> <p class="ql-block">(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