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从昆明到北欧,一万六千多公里的飞行距离,坐飞机4次,北欧五个国家,坐游轮四次,各种湖泊峡湾,坐游船四次,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坐大巴行驶3000多公里,舟车劳顿,日夜兼程,十二天的北欧之旅,三万多人民币的花销,老年穷游团的经历,真是: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p><p class="ql-block">非常有成就感的是,自己在六十六岁的时候,还能去到地球的北边,看到大西洋,北冰洋,波罗的海,在芬兰湾的游轮上看日出,在诺贝尔的颁奖大厅里驻足观赏,在爱沙尼亚🇪🇪的塔林买了个非常喜欢的纪念品,在松恩峡湾里坐游船,在马尔默跨过16公里长的厄勒海峡大桥,在哥本哈根看到了鱼美人,来到了安徒生爷爷身旁……</p> <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9号到达斯德哥尔摩的时间。</p> <p class="ql-block">9月10号 瑞典🇸🇪斯德哥尔摩</p><p class="ql-block">我们到瑞典的第一站是参观市政厅。斯德哥尔摩市政厅,始建于1911年,历时12年完成,北欧的标志性建筑。800万块红砖砌成的外墙,在高低错落、虚实相谐中保持着北欧传统古典建筑的诗情画意,犹如一艘航行中的大船,宏伟壮丽。</p><p class="ql-block">市政厅的右侧是一座高106米,带有3个镀金皇冠尖塔,代表瑞典、丹麦、挪威三国人民的合作无间。市政厅内有巨大的宴会厅“蓝厅”,每年瑞典国王和王后在此为诺贝尔奖获得者举行盛大的宴会。</p><p class="ql-block">参观完市政大厅,我们坐上斯德哥尔摩游船,游览美丽的梅拉伦湖。梅拉伦湖是瑞典的第三大湖,也是该国最重要的湖泊之一,因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秀美的自然风光以及与首都斯德哥尔摩的紧密联系而闻名。</p><p class="ql-block">中餐是在游船上吃瑞典肉丸配土豆泥和面包,我在昆明的【宜家】吃过,挺好吃的。这次在瑞典吃,原汁原味,太好吃了,就差把盘子舔干净了!</p><p class="ql-block">瑞典肉丸既是瑞典的传统美食也是瑞典的国菜,不仅承载着瑞典人的文化记忆和情感寄托,也展示了瑞典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速,瑞典肉丸逐渐走出了北欧地区,成为国际美食舞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p><p class="ql-block">上了岸,我们继续去斯德哥尔摩老城区逛逛。斯德哥尔摩老城区始建于13世纪,已有700多年历史,城内建筑深受日耳曼风格的影响。漫步老城街道,空气中氤氲着咖啡的香气。北欧风格的餐厅、特色手工艺品店,中世纪的教堂,悠长的鹅卵石小巷,瑞典王宫、斯德哥尔摩大教堂和诺贝尔博物馆也聚集于此。</p><p class="ql-block">【瑞典皇宫】在首都斯德哥尔摩的老城区,是瑞典国王的官方办公场所,也是欧洲最大的仍在使用的皇宫之一。尽管瑞典王室的实际居住地是郊外的卓宁霍姆宫,但瑞典皇宫仍是国王履行官方职责、接待国宾和举行重大皇家仪式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卫兵换岗仪式,这是皇宫最受欢迎的免费项目。通常为周三、周六和周日。 地点是皇宫外院。仪式持续约40分钟,卫兵们身着传统军服,伴随着军乐队演奏,进行庄严的换岗操练,是体验瑞典皇家传统的最佳方式。有幸的是,我们还真看到了这一幕,并录了像。</p><p class="ql-block">傍晚我们搭乘豪华游轮前往芬兰🇫🇮的赫尔辛基。我们坐的是大游轮,但没有我们的三峡游轮大。今天晚上就在游轮上面过夜。我的旅游搭子紫莎是个美女,比我年轻,喜欢拍照,我和她都是好奇心很强的人,一上游船就到处去看看,而且,看见什么都想拍下来!</p> <p class="ql-block">9月11日 芬兰🇫🇮赫尔辛基</p><p class="ql-block">晨光初露,我和紫莎就醒了。“赶快走!去看海上日出!”我们迅速漱洗完毕,直奔游轮顶上的平台。</p><p class="ql-block">这时,海面上还飘浮着一层薄薄的雾气,游轮缓缓地行驶在芬兰湾的碧波之上。我凭栏而立,望着那海天相接处,只见得一轮红日已经升起,霞光映红了海面,也映红了我们的脸庞……</p><p class="ql-block">游轮上的早晨,终究是短暂的,十点多钟,我们的目的地到了,下了游船,我们直接就去了赫尔辛基颂歌图书馆。</p><p class="ql-block">【赫尔辛基颂歌图书馆】绝对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建筑。它远不止是一个传统的藏书之地,而是赫尔辛基送给所有市民的“大客厅”和“城市乐园”,它完全颠覆了我对公共图书馆的理念。颂歌图书馆的核心设计理念是 “书与人的相遇之地”,但它更是一个 “为所有公民提供的免费客厅” 。它体现了芬兰社会平等、教育免费、自由获取信息、信任公民的核心价值观。</p><p class="ql-block">下午,我们参观了世界上最不像教堂的教堂——岩石教堂。岩石教堂?原来整座教堂,竟是从巨大的岩石内部凿出来的!穹顶是天穹,以铜线编织成网,拢住天光,从玻璃窗隙间筛落,金粉一般,浮在清冷的空气里。那四壁不再是人工垒砌的墙,而是亿万年形成的嶙峋岩壁本身,未加打磨,保持着原始的开凿痕迹与粗犷肌理,水痕蜿蜒其上,默诉着时光的故事。座席是简单的原木长椅,讲坛也无过多装饰,一切华美与歌颂,都让位给了这岩石本身。人坐其间,仿佛并非步入了一座人造的圣殿,而是偶然闯进了一处远古便存在的、自然形成的圣地。信仰不再需要仰视,它变得可触可感,它就浸润在空气里,凝结在水痕中,回响在岩石的每一次呼吸之间。</p><p class="ql-block">参观完岩石教堂,我们又来到了西贝柳斯公园。去芬兰之我只知道西贝柳斯是芬兰国歌的作者,在芬兰的地位相当于我们中国的聂耳。实际上,西贝柳斯是芬兰最著名的作曲家,也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最重要的交响乐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被认为是芬兰民族精神的象征,并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芬兰阿莫斯·雷克斯美术馆是赫尔辛基乃至全球最受瞩目的现代艺术场馆之一,它以其独特的建筑设计和高质量的展览而闻名。遗憾的是我们只有时间看看它的外观,也就仅仅是看了这一眼,我就忘不了它的容颜!</p><p class="ql-block">阿莫斯·雷克斯美术馆不仅仅是一个看画的地方,它是一个完整的艺术体验。从标志性的建筑,到前沿的展览内容,它成功地将艺术、建筑和公共空间结合在一起,成为了赫尔辛基必去的文化目的地。无论你是否是艺术爱好者,其独特的空间和震撼的展览都值得一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赫尔辛基的白教堂,是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风格庄严肃穆、简洁宏伟,体现了理性与秩序的美感,与俄罗斯风格的“红教堂”(乌斯佩斯基大教堂)的拜占庭式华丽风格形成鲜明对比。它通体洁白,巨大的建筑体量在蓝天和广场的灰色石板映衬下格外醒目。</p><p class="ql-block">教堂有一个绿色的大圆顶和四个小圆顶,左右对称。正面是高大的科林斯式柱廊和三角楣饰。屋顶四周站立着十二使徒的锌制雕塑,这些雕塑是在1840年后添加的。它由德国建筑师卡尔·路德维希·恩格尔设计,作为参议院广场建筑群的核心部分成为了游客必去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红教堂【乌斯佩斯基大教堂】是赫尔辛基最不容错过的景点之一。它不仅是这座城市的地标,更是一段凝固的历史。它的俄罗斯拜占庭建筑风格令人难忘,更重要的是它展现了芬兰历史文化与东方斯拉夫世界的深刻联结。它共有13个洋葱式穹顶,覆盖着金箔,代表耶稣基督和他的十二门徒,其中最大的中央穹顶象征耶稣,周围四个较小的穹顶代表四位福音传道者。十字架是所有穹顶顶端都立着东正教特有的三横杆十字架。这是由俄罗斯建筑师阿列克谢·戈尔诺斯塔耶夫 1862-1868设计建造,但他于1863年去世后,由另一位俄罗斯建筑师伊万·瓦尔诺夫斯基接手完成。</p><p class="ql-block">晚上,我二十年前教过的学生赏悦和她的表情包(丈夫)<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我们住的酒店里相</span>聚了,我们去酒店15楼的酒吧喝酒聊天,相谈甚欢,依依不舍,相约国庆节在昆明见!</p> <p class="ql-block">9月12号 爱沙尼亚🇪🇪塔林</p><p class="ql-block">爱沙尼亚是北欧地区的一个波罗的海国家,前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现在它以其先进的数字化社会、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而闻名。塔林老城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证的世界遗产。保存完好的中世纪古城,拥有鹅卵石街道、古老的教堂、城墙和塔楼。</p><p class="ql-block">塔林,不像是一座急着要将自己摊开来给人看的城。它更像一个矜持的、心里装着许多故事的老人,只肯在初见的客人面前,露出一个沉默的、轮廓分明的侧影。</p><p class="ql-block">从远处望,一片红的、灰的屋顶之上,耸起许多瘦瘦的、尖尖的塔楼,戴着颜色沉沉的圆锥形帽子,密密地挨着,像一丛从岁月深处生长出来的、巨大的灰色蘑菇。这就是我们眼前的“塔林”了。</p><p class="ql-block">进了老城,仿佛一脚踏进了一个古老的梦里。脚下的路,不再是平坦的,而是大块大块的卵石铺成的,被无数双脚、无数个风雨晨昏磨得光润,却在光润里透出一种倔强的崎岖。走在上面,脚和心都能清晰地感觉到那石头的坚硬与起伏,一步一步,走得慢了,也走得沉了。</p><p class="ql-block">两旁是些极旧的屋子,墙皮斑驳着,露出里面更旧的砖石。颜色是沉郁的,赭红、土黄、灰黑,都像被时光洗过,褪了鲜亮的颜色,只剩了下一种温存的、哑光的、怀旧的旧。</p><p class="ql-block">我随着这卵石路,漫无目的地向上走。</p><p class="ql-block">老城是分作上城与下城的。上城,昔日是主教、贵族们的所在地,地势高,自然也气派些。我走到那座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主教座堂前,便有些怔住了。这教堂与周遭的哥特风格是迥异的,是那种东正教的式样,矮壮而敦实,顶着几个洋葱似的圆顶,像几个戴着黑绒帽的、臃肿的巨人,紧紧地靠在一起。那墙壁是暗黄色的,装饰着繁复的、马赛克拼成的圣像,在阴郁的天光下,闪着幽微而神秘的光。它静静地踞在那里,不言不语,却自有一种沉甸甸的、属于另一个庞大帝国的威仪与苍凉。是啊,塔林~爱沙尼亚,几易其主,几经沧桑,一千多年了,它仍不屈地屹立在波罗的海半岛上……</p><p class="ql-block">从上城望下去,景色便豁然开朗了。一片参差错落的红瓦屋顶,浩浩荡荡地铺陈开去,直铺到远处那片灰蓝色的海湾。无数的尖塔从这红海的波浪里刺出来,指向灰蒙蒙的天空。近处是圣奥拉夫教堂那极高的尖顶,仿佛曾经真想与天公比高似的。远处是圣尼古拉教堂的断塔,像一截被时光斩断的手指,默然矗立。风从海上吹来,凉飕飕的,带着咸腥的气息,拂在脸上,也仿佛拂在几百年的历史上。这景致是好看的,是明信片上的样子,但不知怎的,我心里却想起我们中国的一句老话:“秦时明月汉时关”。眼前的虽是异国的楼台,但那凭吊的、苍茫的心绪,大约是相通的。</p><p class="ql-block">我忽然觉得,这塔林,它的魂灵并不全在那些辉煌的建筑里,倒有一大半,是渗在这满城的石头里的。那石头,承载过汉萨商人的马蹄,聆听过十字军修士的祷告,映照过沙俄贵族的裘袍,也承受过战火的震颤与漫长的遗忘。它们不言不语,只是存在着,用那冰冷的、坚硬的躯体,将几百年的风霜雨雪、悲欢离合,一点点地吸收进去,沉淀成一种温润而沉重的光泽。</p><p class="ql-block">我更喜欢下城,那里街巷更窄,弯弯曲曲的,像迷宫一般。两旁是些小小的店铺,卖着琥珀、毛毡和手作的杯盏,橱窗里的灯光暖暖的,像一双双倦了的、却仍温和地望着你的眼睛。</p><p class="ql-block">广场上市政厅的尖塔,也像一个沉默的哨兵。我走进一家地窖改成的咖啡馆,里面幽暗,只点着几支蜡烛,石壁上映着摇曳的人影。呷一口滚烫的咖啡,那苦香便在喉间久久不散。耳边是低低的人语,听不真切,只觉得那语调是柔软的,像在哼唱一首古老的歌。</p><p class="ql-block">离开的时候,我没有回头。我知道,那一片灰色的塔林,依旧会静静地立在波罗的海的风里,做一个悠长而真实的、关于时间的梦。我带不走的,是那满城的石头;而带走的,是一个手作的小工艺土陶摆盘,是石头里渗出的那一片无边的寂静。</p> <p class="ql-block">9月13号 瑞典🇸🇪~挪威🇳🇴奥斯陆</p><p class="ql-block">今天真是风景在路上!路过了诺贝尔居住过的小镇、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作者的家乡,还有漂亮的维纳恩湖……</p><p class="ql-block">快中午的时候,我们途经【卡尔斯塔德】,并在这里休息吃中午饭。卡尔斯塔德是瑞典中部偏西南的一个重要城市,位于瑞典最大的湖泊——维纳恩湖北岸,克拉尔河的入湖口,它是韦姆兰省的省府,也是该地区最大的城市。</p><p class="ql-block">卡尔塔斯是诺贝尔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居住的地方。1896年他搬到了他在卡尔塔斯市的比耶克博恩庄园居住。他于1896年12月10日在比耶克博恩的家中去世。他就是在比耶克博恩的书房里签署了那份著名的遗嘱,将其大部分财产用于设立诺贝尔奖。如今,他在比耶克博恩的庄园被改建为诺贝尔故居博物馆,这是了解他生平和工作的一个重要地点,可惜我们只是路过而已没有时间去看看。</p><p class="ql-block">卡尔搭斯也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的家乡,她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作家。因为《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这部杰作,她赢得了这项殊荣。《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这个故事在瑞典和全世界都家喻户晓,尼尔斯和大雁阿卡、雄鹅莫顿等形象已成为经典的文化符号。它不仅是世界文学名著,还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地理教科书。</p><p class="ql-block">我们在一家隐藏在森林里的中餐厅吃饭,这家餐厅非常漂亮,环境布置得有情有调,菜也做得非常好吃,特别是咕噜肉,做得非常地道,吃完了还想加,可惜没有了。</p><p class="ql-block">吃完午餐,我们继续前行,不一会就到了维纳恩湖,维纳恩湖是北欧地区无可争议的“湖泊之王”,它不仅是瑞典最大的湖泊,也是欧盟境内最大的湖泊。在整个欧洲范围内,它的面积仅次于俄罗斯的拉多加湖和奥涅加湖,位居第三。维纳恩湖湖岸线曲折,拥有众多岛屿、峡湾和港口,周围被森林和田野环绕,景色宁静优美。湖岸周边是瑞典人喜爱的夏季度假胜地,适合游泳、划船、钓鱼和露营。遗憾的是我们在这里只是短暂的停留,拍了几张照片就走了。</p><p class="ql-block">下午四点多钟,我们来到了挪威🇳🇴的首都奥斯陆。我们参观的第一个景点是【奥斯陆歌剧院】。奥斯陆歌剧院,最引人注目的是巨大的白色斜坡状大理石和花岗岩屋顶,从奥斯陆峡湾中拔地而起,远看犹如一座出水的冰川或即将启航的巨舰。</p><p class="ql-block">我们去看的第二个景点是挪威奥斯陆的【维格朗雕塑公园】,它是以挪威著名雕塑家古斯塔夫·维格兰的名字命名,这里集中展示了他花费20多年心血创作的192座雕塑、650个人物雕像。所有这些作品都围绕着“人生”这一永恒主题,从出生、成长、爱情、家庭到衰老与死亡,用青铜、铸铁和花岗岩生动刻画了人类生命的全过程。</p><p class="ql-block">傍晚,我们来到了奥斯陆市政厅前的一个中国🇨🇳餐厅吃晚饭,这也是一个漂亮的中国餐厅。今晚的菜很多,也很好吃,我们还品味了北极甜虾🦐。</p><p class="ql-block">天快黑的时候,我们来到了奥斯陆机场边的一个国际连锁酒店住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9月14号 挪威🇳🇴松恩峡湾</p><p class="ql-block">峡湾是一种壮观而独特的地貌,简单来说,峡湾是冰川侵蚀形成的U型谷地被海水淹没后形成的狭长、深邃、陡峭的海湾。我们去的松恩峡湾位于挪威西部,是挪威最长、最深的峡湾,也是世界上第二长的峡湾,仅次于格陵兰岛的斯考斯比松德峡湾。它从海岸一直向内陆延伸超过200公里,最深处达海平面以下1308米。两岸山高谷深,崖壁陡峭,瀑布飞泻,景色极为震撼。因其无与伦比的自然美景,松恩峡湾地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昨天还阳光灿烂,今天却阴雨绵绵。从酒店出发,我们坐了四五个小时的大巴才到松恩峡湾的游船码头。这时,<span style="font-size:18px;">天又下起了小雨。躲了一会儿雨,我们就上游船了。</span></p><p class="ql-block">已经是中午了,但松恩峡湾的气温只有七、八度,山上云雾缭绕,山下雾气腾腾,远处的房子完全笼罩在云雾中……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水边,有好多划艇爱好者上岸了,这些热爱大自然的北欧人,天这么冷,又下着雨,太佩服他们啦!</span></p><p class="ql-block">我们登上了游船,开始了峡湾之旅。</p><p class="ql-block">天色一片灰暗,寒风刺骨,两岸的风光了无痕迹,没办法,天公不作美,在阴冷的天气看峡湾,也就这样了。</p><p class="ql-block">下了游船,我们又去坐峡湾小火车。弗洛姆铁路是挪威卑尔根铁路的一条支线,连接了位于艾于兰峡湾深处的弗洛姆和高山上的米达尔两个车站。整条线路全长仅20公里,但却是挪威铁路工程史上的一项奇迹,也是挪威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p><p class="ql-block">这是挪威最美的火车线路,<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的火车沿途经过了多条奔腾的瀑布,其中最著名的是肖斯瀑布非常壮观。列车在此特意停车,让游客下车拍照。这时瀑布边出现了“山妖少女”的歌舞表演,为这个景点增添神秘的色彩。</span></p><p class="ql-block">弗洛姆铁路远不止是一段交通路程,它本身就是一次难忘的旅行体验。它完美地融合了挪威最极致的自然奇观与人类工程的智慧,是我们每一位前往挪威的游客都不应错过的经典之旅。遗憾的还是天气的原因,蒙蒙细雨挡住了我们的视线,美景没有完美体现!</p><p class="ql-block">傍晚,我们来到了一个坐落在山谷中的酒店,外面寒风刺骨,里面温暖如春。最主要的是酒店餐厅非常漂亮,还有美味的北极甜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佛洛姆铁路美在哪里?(网络资料)</p><p class="ql-block">佛洛姆铁路被誉为全球最美的高山铁路之一,其魅力在于雄奇的自然风光与精妙的人文设计的完美结合。</p><p class="ql-block">核心看点 具体体验</p><p class="ql-block">🏞️ 峡湾与山谷 从艾于兰峡湾出发,火车沿陡峭谷壁蜿蜒而上,穿梭于深邃峡谷与宁静水域之间。</p><p class="ql-block">⛰️ 瀑布与冰川 在肖斯瀑布站停车,近距离感受落差225米的瀑布轰鸣与水雾扑面的震撼;夏季或有红衣舞者扮演的北欧神话精灵“Huldra”在瀑布旁翩翩起舞。</p><p class="ql-block">🚞 工程奇迹 20公里路程,海拔落差约866米,80%路段坡度达5.5%,最小转弯半径仅130米,穿越20条隧道,是挪威的工程杰作。</p><p class="ql-block">🏡 田园风光 沿途会经过色彩缤纷的木屋、高山农场和茂密森林,宛如一幅宁静的田园画卷。</p><p class="ql-block">🚂 独特的乘坐体验</p><p class="ql-block">除了窗外的风景,火车本身也能提供独特的旅行体验。</p><p class="ql-block">· 复古观景火车:列车是墨绿色的复古车厢,内饰多为深棕色木制,充满古典温馨的氛围。车厢配有宽大的观景车窗,方便你以最佳视角捕捉沿途稍纵即逝的美景。</p><p class="ql-block">· 沉浸式的“慢旅行”:火车的行驶速度缓慢,这让你能暂时抛开杂念,彻底放松下来,全身心地沉浸于挪威的峡湾、高山与瀑布之中,体验一种难得的“慢旅行”心境。</p><p class="ql-block">💡 游玩小贴士</p><p class="ql-block">· 最佳季节:夏季(6月至8月) 是游览的黄金季节。此时气候温和,白天时间长,而且因冰川融化,瀑布水量最为充沛,景色尤为壮观。</p><p class="ql-block">· 别忘了下车探索:火车会在肖斯瀑布专设的观景台停车。请务必下车,这是近距离感受瀑布磅礴气势的绝佳机会。记得保护好摄影设备,以免被水雾打湿。</p><p class="ql-block">· 延长你的旅程:弗洛姆小镇本身也值得停留。你可以考虑:</p><p class="ql-block"> · 乘坐峡湾游船,从水上欣赏被列入世界遗产的纳柔依峡湾。</p><p class="ql-block"> · 参观弗洛姆铁路博物馆,深入了解这条铁路建造背后的艰辛故事与历史。</p><p class="ql-block">总而言之,佛洛姆铁路的美,是一种动态的、立体的、震撼心灵的美。它像一部流动的挪威风景纪录片,将这个国家最精华的山水画卷浓缩在短短一小时的旅程中。</p> <p class="ql-block">9月15号 挪威🇳🇴沃斯小镇~卑尔根</p><p class="ql-block">挪威的沃斯(Voss) 是一个与弗洛姆风格截然不同,但同样极具魅力的山地小镇。它被誉为“挪威的冒险之都”,坐落在美丽的温勒达尔湖(Vangsvatnet)畔,被群山和瀑布环绕。如果说弗洛姆是宁静峡湾的代表,那么沃斯就是充满活力的户外运动天堂。</p><p class="ql-block">温勒达尔湖(Vangsvatnet)小镇依湖而建,湖边是散步和放松的绝佳地点。镇上的沃斯教堂(Voss Church)是一座历史悠久的石质教堂,在二战中被严重损坏后重建,是小镇的地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卑尔根(Bergen)是挪威第二大城市,也是通往挪威峡湾的门户,被称作“七山之城”。它拥有丰富的历史、迷人的文化和壮丽的自然风光,是一座非常受游客喜爱的城市。卑尔根也是一座将历史、文化与自然完美融合的城市。它不像奥斯陆那样现代化,却拥有更浓郁的海港风情和更贴近峡湾的便利。在这里,你既能感受到世界遗产的历史厚重,又能轻松投入挪威最壮丽的山水画卷。</p><p class="ql-block">布吕根码头,这是卑尔根最标志性、最上镜的景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p><p class="ql-block">一排彩色木屋组成的码头,是汉萨同盟时期商行所在地。拍照打卡, 绝对是明信片角度的拍摄地。走进木屋之间的小巷,探索里面的工艺品店、画廊、餐厅和博物馆,感受中世纪氛围。</p><p class="ql-block">贝吕根码头海鲜市场,我在这里买了一个三文鱼汉堡,14欧(人民币117.6元),深刻体会到了我们和北欧之间的消费差距。</p><p class="ql-block">卑尔根大教堂是这座历史名城中最显眼的地标之一,它不仅是宗教场所,更承载了卑尔根数百年的历史。大教堂的历史就是一部“建筑进化史”。它曾多次遭受灾难,尤其是卑尔根历史上几次重大的火灾,但每次都在废墟上得以重建和改造。这使得它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不同时代的特色,最初建于约1150年,献给圣奥拉夫。</p><p class="ql-block">网络资料🗂️</p><p class="ql-block">布吕根码头(Bryggen)是挪威卑尔根一处极具历史与文化价值的世界文化遗产,以其标志性的彩色木屋群而闻名。</p><p class="ql-block">布吕根(Bryggen)在挪威语中意为"码头",历史上也曾被称为"德国码头"于 1979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历史渊源 14至16世纪为汉萨同盟重要的海外贸易据点。它彩色的木屋群、狭窄的巷道、非常有看点,还有布吕根博物馆、汉萨同盟博物馆都可以进去参观。</p><p class="ql-block">🛥 历史与特色</p><p class="ql-block">布吕根码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4世纪。当时,来自德国北部的商人聚集于此经营鳕鱼贸易,并成立了汉萨同盟商会,使这里一度成为繁盛的贸易中心。这些临水而建的彩色木屋,其人字形山墙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满足历史上港口贸易的功能需求——货物可以从商船上直接卸到屋前的庭院,再通过屋旁的通道分配到后面的仓库。</p><p class="ql-block">尽管历史上经历过多次火灾(最后一次严重的火灾记录在1955年),如今的建筑群大多是300多年前重修的模样,或者是在火灾后按照古老传统重建的。这些建筑保留了中世纪街道的风貌,其中许多木屋因为古老的木结构,看起来有些倾斜,但这本身也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p><p class="ql-block">🎨 参观亮点</p><p class="ql-block">· 彩色木屋与巷道:那一排排颜色明丽的木屋是布吕根码头最动人的名片。穿梭在其间狭窄的巷道里,你能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是非常出片的取景地。据说,如果想重新粉刷这些木屋的颜色,需要向政府通报。</p><p class="ql-block">· 布吕根博物馆 (Bryggen Museum) :如果你想更深入地了解这片区域的历史,可以参观布吕根博物馆。该博物馆建在1955年火灾的遗址上,展示了考古发掘出的中世纪遗物,生动再现了中世纪的商务、航运和日常生活。</p><p class="ql-block">· 特色小店与工作室:这些古老的木屋如今已被改造成精品店、餐厅、手工艺作坊和艺术工作室。你可以在这里淘到一些挪威当地的特色纪念品,感受古今交融的独特体验。</p> <p class="ql-block">9月15号 哈当<span style="font-size:18px;">厄尔峡</span>湾~沃尔令斯瀑布</p><p class="ql-block">【哈当厄尔大桥】是连接挪威西部城市卑尔根和东部城市奥斯陆的E16公路的关键组成部分。在大桥建成之前,往返于卑尔根和奥斯陆之间的车辆必须依靠效率低下的渡轮穿越哈当厄尔峡湾,耗时且受天气和班次限制。哈当厄尔大桥的建成将穿越峡湾的时间从约40-50分钟(包括等待)缩短至几分钟,实现了全年无休、24小时通行,极大地便利了交通和物流。作为一座在恶劣的峡湾气候中建成的悬索桥,其设计和施工代表了挪威顶尖的工程技术。桥身优雅的线条与周边壮丽的自然风光相得益彰。</p><p class="ql-block">沃尔令斯瀑布(Vgringfossen)是挪威最著名的瀑布之一,是埃德峡湾的一部分,湍急的水流从哈丹格维达高原倾泻而下到马巴达伦山谷,垂直落差达 145米,巨大白色水帘飞流直下,好似银河落九天。</p><p class="ql-block">这里已经明显的进入了秋天,各种花草已经染上了秋色。瀑布就在我们脚下,像一条白链挂在山间。</p><p class="ql-block">回到酒店,天色已晚,气温急剧下降,隔着玻璃都能透进寒气来。赶快补充能量!酒店外面,仍然是天寒地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哈当厄尔峡湾游记》 </p><p class="ql-block">作者:DEEPSEEK</p><p class="ql-block">第一章:启程,驶入一幅水彩画</p><p class="ql-block">从卑尔根出发,车窗仿佛成了一个移动的画框。城市街景迅速退去,取而代之的是挪威西部经典的峡湾风光。我们的第一站,是位于峡湾中部的乡村小镇乌勒恩斯旺。</p><p class="ql-block">五月的哈当厄尔,是一场色彩的盛宴。车行一个多小时后,一片令人心醉的景象在眼前铺开——道路两旁,成千上万的果树正热烈地绽放着。粉白的苹果花、樱桃花连绵成海,像柔软的云霞,缭绕在一栋栋红色、白色的小木屋周围。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花香,混合着刚修剪过的草地的气息。这不再是地图上一个冰冷的名字,而是活色生香的“果树之乡”。</p><p class="ql-block">第二章:咆哮的巨人——沃尔灵斯瀑布</p><p class="ql-block">告别田园诗般的花海,我转向内陆,前往哈当厄尔高原。此行的目的是拜访那位传说中的“咆哮巨人”——沃尔灵斯瀑布。</p><p class="ql-block">还未见到瀑布,先听到了它的声音——那是一种低沉的、持续不断的轰鸣,如同大地的心跳。当我走上横跨在莫博河谷上的现代悬索桥时,视觉与听觉的震撼达到了顶峰。脚下是深邃的费耶兰峡谷,前方,182米落差的瀑布如同一条银龙,从高原绝壁奔腾而下,一头扎入谷底,激起漫天水雾。阳光恰好穿过水汽,画出一道若隐若现的彩虹。站在桥上,你能感受到微风送来的、带着凉意的水珠,这是任何照片或视频都无法传递的、属于自然的洗礼。</p><p class="ql-block">第三章:冰川之上的寂静世界</p><p class="ql-block">峡湾的旅程,一半在水,一半在冰。我报名了前往福尔格冰川的徒步体验。穿上特制的冰爪,在向导的带领下踏上这片存在了数千年的白色大陆时,整个世界瞬间安静了。</p><p class="ql-block">脚下是致密的、泛着幽幽蓝光的冰体,冰川融水形成的小溪,在冰面上切割出深邃的蓝色沟壑。与山下花海的繁盛生机截然不同,这里是一片极致的、近乎外星地貌的纯净与寂静。站在冰川之巅,俯瞰远处深蓝色的哈当厄尔峡湾蜿蜒入海,那种生命与时间的壮阔感,让人词穷。</p><p class="ql-block">第四章:峡湾之魂,在水中央</p><p class="ql-block">要真正理解峡湾,你必须去到它的水面上。我登上了从诺尔海姆桑德出发的观光游船。</p><p class="ql-block">当船体缓缓驶离码头,两岸的风景从“画面”变成了“世界”。巍峨的山峦从墨绿色的水中拔地而起,无数条细小的瀑布像银线一样挂在山间。船行至峡湾最狭窄的地段,两岸山壁仿佛触手可及,压迫感与美感并存。我端着相机,却许久没有按下快门——有些景色,更适合用眼睛收录,存入心底。</p><p class="ql-block">后记:感官的记忆</p><p class="ql-block">回想这趟旅程,最清晰的记忆并非某张具体的照片,而是各种感官的碎片:苹果花的甜香、瀑布的水汽扑在脸上的清凉、冰川上脚步踩碎冰晶的“嘎吱”声、还有在游船甲板上,拂过发梢的、那混合着海水与青草气息的峡湾之风。</p> <p class="ql-block">9月16号 挪威🇳🇴奥斯陆</p><p class="ql-block">【奥斯陆皇宫】位于奥斯陆市中心西端的卡尔·约翰斯大道的尽头,坐落在一个小山丘上,俯瞰着整个市中心和林荫大道,气势非常恢宏。皇宫作为现任国王的家,大部分时间并不对外开放。但是,每年夏季,当国王一家休假时,会开放部分国事厅供公众参观。可以欣赏到华丽的国事厅、宴会厅、礼堂和皇室收藏的艺术品和家具,了解挪威的君主立宪制和王室历史。宫殿正前方的开阔地带,是观看卫兵换岗和拍照留念的最佳地点。广场上矗立着卡尔·约翰斯国王的骑马雕像。宫殿后面是一片广阔的英式园林公园,免费对公众开放。这里绿树成荫,池塘点缀,是当地人散步、休闲和野餐的好去处,环境非常优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奥斯陆市政厅】最引人注目的是其双塔式的宏伟棕色砖砌建筑,其内部比外部更加精彩。</p><p class="ql-block">1. 诺贝尔和平奖的荣耀· 这是市政厅最著名的“名片”。自1990年起,诺贝尔和平奖颁奖典礼每年12月10日在这里的主大厅举行(其他诺贝尔奖项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颁发)。</p><p class="ql-block">这一功能为建筑本身赋予了“和平”的象征意义,吸引了全球各地的游客。</p><p class="ql-block">2. 震撼人心的内部壁画与艺术· 市政厅内部就像一个巨大的挪威现代艺术博物馆。数十位挪威艺术家用壁画、雕塑和装饰,描绘了挪威的历史、文化、神话和劳动人民的生活。· 主大厅: 颁奖典礼所在地,极其宏伟。最引人注目的是阿夫·约格特创作的巨幅壁画《工作和生活》,占据了整个正面墙壁。这些艺术品不仅美观,更承载了深厚的历史和民族精神,展现了挪威人在二战后的民族自豪感。</p><p class="ql-block">3. 建筑本身使用了大量的砖和石材,显得坚实而庄严。其中东塔与西塔非常壮观,东塔高66米,西塔高63米。 塔楼内共有38口钟,每天会报时,并在特定时间(通常是中午)奏响音乐。 游客可以登上塔楼,俯瞰奥斯陆市中心和峡湾的壮丽景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奥斯陆的公共游船码头】就在市政厅的前面,它们都位于市政厅广场 的海边,步行距离在2-5分钟内。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地和游船公司,在码头找到相应的登船点。从这些码头出发的游船主要提供以下几类服务:</p><p class="ql-block">1. 游览奥斯陆峡湾这是最受游客欢迎的项目,提供时长不等的峡湾观光游。 经典峡湾游: 时长约2小时,带领游客穿梭于奥斯陆峡湾的众多小岛之间,近距离观看海滨别墅、游泳的人和一些著名地标,如奥斯陆歌剧院的侧面、阿克尔堡垒等。 历史峡湾游: 侧重于讲解峡湾周边的历史。 海盗船和维京船博物馆专线: 提供前往比格迪半岛的交通和观光结合的行程。自助游船: GoBoat 提供可自己驾驶的小型太阳能电动船,非常适合小团体自由探索。</p><p class="ql-block">2. 码头还有前往比格迪半岛的公共渡轮,这是前往奥斯陆最著名的博物馆群(包括海盗船博物馆、弗拉姆博物馆、康提基博物馆等)最有趣、最风景优美的方式。这条渡轮航线接受奥斯陆的城市交通票(如日票、单次票等)。如果您已经购买了奥斯陆公共交通票,乘坐这班渡轮是免费的,非常划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奥斯陆国家剧院】是挪威最重要的戏剧殿堂,也是奥斯陆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标志特征正门矗立着剧作家易卜生和比昂松的铜像。</p><p class="ql-block">这里是挪威最大的戏剧艺术表演设施之一,被列为挪威文化遗产。 剧院亮点与体验国家剧院不仅是看戏的地方,其本身也是一座艺术的宝库。</p><p class="ql-block">瞻仰文学巨匠:剧院正门前的易卜生和比昂松的铜像,这两位挪威国宝级的戏剧大师,奠定了欧洲剧院深厚的艺术传统。</p><p class="ql-block">欣赏建筑之美:剧院建筑本身就很值得品味,属于古典风格。即便不进入观看演出,其独特的外观与精美的内部装饰也足以让人感受到挪威深厚的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感受艺术氛围:剧院的剧目选择既尊重传统,也追求创新。既定期上演易卜生、比昂松等大师的经典作品,也积极引进国际剧目并扶持当代挪威剧作家的新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网络资料:</p><p class="ql-block">亨利克·易卜生 和 比昂斯滕·比昂松。他们两位是19世纪挪威文坛的巨匠,既是挚友也是竞争对手,对世界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p><p class="ql-block">亨利克·易卜生</p><p class="ql-block">易卜生被誉为 “现代戏剧之父” ,他的作品深刻揭示了社会问题与人性弱点,至今仍在全球范围内被不断上演和研究。</p><p class="ql-block">· 核心风格与主题:</p><p class="ql-block"> · 社会问题剧:他中期的创作聚焦于尖锐的社会问题,挑战当时的道德观念和社会制度。</p><p class="ql-block"> · 象征主义与心理现实主义:后期作品更注重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和心理动机,运用丰富的象征手法。</p><p class="ql-block"> · 主要主题:个人与社会的冲突、婚姻与家庭的虚伪、女性的自我觉醒、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真理的相对性。</p><p class="ql-block">· 代表作:</p><p class="ql-block"> · 《玩偶之家》:女主角娜拉为追求独立人格和自我价值而离家出走,被誉为“女权主义的宣言书”。</p><p class="ql-block"> · 《人民公敌》:讲述了一个人对抗整个社会的故事,强调了“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人是最孤立的人”。</p><p class="ql-block"> · 《群鬼》:大胆讨论了遗传病、道德枷锁和社会偏见,在当时引起巨大争议。</p><p class="ql-block"> · 《野鸭》:探讨了真相与幻觉、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其转向象征主义的重要作品。</p><p class="ql-block"> · 《建筑大师》:一部充满象征意味的自传性作品,探讨艺术、年龄与成就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影响力:易卜生的戏剧打破了当时流行的浪漫主义传统,将戏剧作为讨论社会问题的工具,开创了现代现实主义戏剧的先河。</p><p class="ql-block">比昂斯滕·比昂松</p><p class="ql-block">比昂松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既是剧作家、小说家,也是诗人和社会活动家。他与易卜生齐名,并于190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p><p class="ql-block">· 核心风格与主题:</p><p class="ql-block"> · 民族浪漫主义:早期作品充满爱国热情,致力于挖掘挪威的历史和民间传说,以建立民族认同。</p><p class="ql-block"> · 现实主义社会剧:后来受到易卜生影响,也开始创作反映社会问题的现实主义戏剧。</p><p class="ql-block"> · 乐观主义与理想主义:与易卜生的冷峻批判不同,比昂松的作品通常带有更乐观的基调,相信社会改良和人类的善良本性。</p><p class="ql-block"> · 主要主题:爱国主义、农民生活、社会改革(如《超越人力》中讨论的劳资冲突)、道德与信仰。</p><p class="ql-block">· 代表作:</p><p class="ql-block"> · 戏剧《超越人力》:两部曲,探讨了宗教狂热与劳资冲突,是其最著名的社会问题剧。</p><p class="ql-block"> · 小说《阳光之山》:一部描绘乡村生活的经典作品。</p><p class="ql-block"> · 诗歌:他创作了挪威国歌《是的,我们热爱这片土地》 的歌词。</p><p class="ql-block">· 影响力:比昂松通过他的作品极大地激发了挪威的民族精神,同时作为社会活动家,他在公共领域也拥有巨大的影响力。</p><p class="ql-block">易卜生和比昂松,他们都是挪威民族浪漫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都用现代挪威语写作,都深刻影响了挪威乃至世界文学。两人一生都保持着“亦敌亦友”的复杂关系。他们互相欣赏,也互相批评。比昂松曾开玩笑说,如果易卜生先去世,他会为易卜生写悼词,但如果他先去世,易卜生则什么也不会写。这种良性的竞争关系,共同推动了挪威文学在19世纪的繁荣。</p><p class="ql-block">总而言之,如果说易卜生是一位用手术刀无情解剖社会病根的外科医生,那么比昂松就是一位试图开出药方、鼓舞人心的建筑师。他们共同构成了挪威黄金时代文学最辉煌的篇章。</p> <p class="ql-block">9月17号 瑞典🇸🇪菲耶巴卡~哥德堡</p><p class="ql-block">来到了瑞典西海岸菲耶巴卡,如诗如画的小镇让我们陶醉了……</p><p class="ql-block">菲耶巴卡 - 瑞典西海岸的明珠这是中心广场,也是小镇的心脏地带,周围环绕着餐厅、咖啡馆和冰淇淋店。码头停满了私人游艇和渔船,充满了浓厚的海滨气息。</p><p class="ql-block">坐上游船,我们出海了~</p><p class="ql-block">船一驶出港口,菲耶巴卡海湾的全貌便豁然展开。正前方,雄伟的英厄曼山成了陆地的坚实坐标,而从它两侧开始,无数大小不一的岛屿如同上帝撒下的一把绿宝石,星罗棋布地散落在蔚蓝的海面上。</p><p class="ql-block">我们乘坐的是一艘白色的观光船,船主是一位面色红润、高大魁梧的瑞典中年人。他笑容可掬,我们都争先恐后的和他合影,特别是紫莎,小鸟依人地爱在菲耶巴卡的阳光下!</p><p class="ql-block">引擎发出沉稳的轰鸣,船身轻轻划开平静如镜的海面,将岸上色彩缤纷的木屋、熙攘的人群暂时留在身后。船速渐起,海风变得有力,带着一股纯粹的、清冽的咸味,吹散了所有杂念。</p><p class="ql-block">远处的岛屿是花岗岩经过冰川时代打磨后的杰作。它们形态各异:有的地势平缓,覆盖着茂密的松林,林间隐约露出红色的小木屋;有的则是光秃秃的巨大礁石,被时光和海浪冲刷得圆润光滑,在阳光下泛着灰白的光泽。</p><p class="ql-block">我们的船灵活地在岛屿间的狭窄水道穿行,仿佛闯入了一座巨大的、由自然构筑的水上迷宫。每一处转弯,都是一幅全新的风景画。</p><p class="ql-block">船渐渐靠岸,英厄曼山的影子越来越近,阳光将码头笼罩在一片温柔的蓝色里。当我们再次踏上这坚实的土地,身体里似乎还保留着海浪微微的摇晃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英厄曼山】这是菲耶巴卡最标志性的地标,一块巨大的岩石从村镇中心拔地而起。我们沿着铺设好的步道攀登至山顶,俯瞰菲耶巴卡的红顶白墙、散落岛屿和广阔海洋的壮丽全景,景色真的是令人叹为观止。</p><p class="ql-block">沿着铺设好的石阶和木栈道向上,并不算费力。每一步升高,视野便开阔一分。回头望去,那些红色的、黄色的、白色的木屋如同积木般,错落有致地镶嵌在礁石与绿意之间。窄窄的小巷在其中蜿蜒穿梭,仿佛藏着无数个故事。</p><p class="ql-block">登顶的那一刻,所有言语都显得苍白。360度的全景画卷在眼前展开:脚下是童话般的屋顶和街道,远处是星罗棋布的岛屿和无垠的大海,海天一色,令人心旷神怡。</p><p class="ql-block">菲耶巴卡的灵魂,无疑就是这座拔地而起的英厄曼山。它不像一般的山,反而更像一块被巨人放置于此的巨岩,沉稳地镇守在村镇中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色彩缤纷的木屋】是菲耶巴卡小镇中心保存完好的传统瑞典木屋,大多漆成经典的“法伦红”,搭配白色窗框,沿着蜿蜒的小巷排列,非常适合悠闲漫步和拍照。</p><p class="ql-block">菲耶巴卡不仅仅是一个美丽的小镇,它完美地融合了令人震撼的自然奇观、深厚的文化气息和悠闲的滨海生活。无论您是自然爱好者、文学粉丝,还是单纯想寻找一个宁静的度假地,菲耶巴卡都会给您留下难忘的回忆。它无愧于“瑞典西海岸明珠”的称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哥得堡】瑞典的第二大城市。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港口城市,以其友善的氛围、绿色的空间、迷人的运河和世界级的文化景点而闻名。与斯德哥尔摩的皇家气质不同,哥德堡更显得随和、现代且亲近自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哥德堡歌剧院,世界上设备最先进的歌剧院之一,其设计灵感源于瑞典的自然风光和与海洋,粗犷的外形与暗红色的楼体设计使其独具特色,尤其夜晚装饰灯的映照下更显得瑰丽动人,仿佛一只即将启航的海盗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博门码头是哥德堡一处充满魅力的海滨景点,它将历史底蕴与现代都市活力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虽然它已从旧码头转变为观光客运和游艇码头,但依然是感受哥德堡海洋风情的好去处。</p><p class="ql-block">标志性景观:维京号白色四桅帆船、口红楼瞭望塔、哥德堡歌剧院。</p><p class="ql-block">码头主要看点:码头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艘名为"维京号"的巨型白色四桅帆船,它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幸存四桅帆船之一。</p><p class="ql-block">码头旁矗立着高达86米、红白相间的"口红楼"瞭望塔,它是哥德堡较高的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不远处,外形酷似船只的哥德堡歌剧院也是码头天际线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9月18号 从瑞典到丹麦🇩🇰</p><p class="ql-block">参观瑞典🇸🇪的【玫瑰宫】就是罗森达尔宫,这是斯德哥尔摩的皇家珍宝馆。</p><p class="ql-block">罗森达尔宫是位于斯德哥尔摩皇家城市公园内的一个皇家宫殿,坐落在船岛上。它被誉为欧洲保存最完好的帝国风格建筑之一。这是由瑞典国王卡尔十四世·约翰(卡尔十三世国王的继任者,也是拿破仑的元帅之一)下令建造,作为他的私人夏宫。它建于1823-1827年,已经有二百多年了。卡尔十四世·约翰是贝尔纳多特王朝的开创者,至今瑞典王室仍是贝尔纳多特家族的后裔。宫殿的设计充满了帝国风格,这种风格源于拿破仑时代的法国,特点是庄严、典雅,并融入了古罗马、古希腊等古典元素。宫殿内部装饰极其精美,几乎完全保留了19世纪20年代的原貌。在这里,我们可以欣赏到当时的家具、纺织品、灯具和艺术品,这些都反映了卡尔十四世·约翰的品味以及那个时代的时尚潮流。与斯德哥尔摩更大、更宏伟的王宫和卓宁霍姆宫相比,罗森达尔宫规模较小,但更加私密、精致,给人一种亲切的家庭氛围感。</p><p class="ql-block">宫殿周围是美丽的罗森达尔花园,它包括罗森达尔植物花园,一个美丽的有机花园,有花圃、菜园和果园。温室,里面有一个非常受欢迎的咖啡馆,游客可以在这里享受咖啡和自制糕点,环境惬意。花园商店,可以购买植物、种子和有机产品总的来说,罗森达尔宫是斯德哥尔摩一颗小巧而璀璨的明珠,它将皇家历史、卓越的建筑和美丽的自然风光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是一个不容错过的景点。</p> <p class="ql-block">9月18号 丹麦🇩🇰哥本哈根</p><p class="ql-block">这是哥本哈根市中心的一片水域,被称之为——天鹅湖。</p><p class="ql-block">据说,丹麦王室在历史上曾将天鹅放养在这些湖泊中。天鹅在欧洲文化中一直是高贵、优雅和纯洁的象征,与王室的身份很相配。由王室来放养,赋予了这些天鹅一种“官方认证”的地位。所以在丹麦,即所有野生的天鹅都归国王或女王所有。这个传统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因此,湖中的天鹅在法律上受到王室的保护,这确保了它们不会被伤害或驱逐。</p><p class="ql-block">几个世纪以来,哥本哈根市民已经将这些天鹅和水鸟视为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喜欢在湖边散步、跑步、野餐,并给天鹅和鸭子们喂食(现在出于健康考虑,鼓励使用专用的鸟食而非面包)。这种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文化深深植根于当地社会。</p><p class="ql-block">当我们在哥本哈根看到天鹅湖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片美丽的风景,更是一段活着的历史,是丹麦王室传统、市民文化和超前城市规划理念的完美结合。它完美体现了哥本哈根作为一座现代化宜居城市,对自然与人文的尊重。</p><p class="ql-block">说丹麦是“自行车王国”,绝对名副其实。在哥本哈根,自行车数量比居民数量还多。超过一半的哥本哈根市民每天骑自行车通勤、上学或购物。49%的上班族和学生选择骑自行车 作为他们的主要交通方式(数据可能随年份微调,但始终接近一半)。这个比例远高于世界其他大多数城市。哥本哈根市民每天骑行的总距离加起来高达13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30多圈。</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丹麦能成为自行车王国?</p><p class="ql-block">这并非偶然,而是由城市规划、政策、社会文化和地理条件共同促成的。在哥本哈根,城市有专属自行车道:车道宽阔(常为双向)、与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物理隔离,确保安全。还有“自行车高速公路”连接郊区与市中心,设有绿波信号灯(骑行者保持合理速度可一路绿灯)、服务点和打气站,让长距离通勤快速便捷。他们的桥梁(如著名的“自行车蛇形桥”)、隧道、自行车专用桥(如内港的自行车/人行桥)都优先考虑自行车通行。许多路口还为自行车设置了专用的起步等待区和脚踏板。</p><p class="ql-block">在丹麦,骑自行车不是特定群体的爱好,而是一种全民生活方式。无论你是CEO、教授、学生还是首相(经常能看到丹麦首相骑车上班或送孩子),自行车都是最普通、最体面的出行选择。它代表着一种平等、务实、不炫耀的价值观。 “潮人不用梳妆”:这句著名的丹麦谚语完美体现了其骑行文化——骑行是为了到达目的地,而不是为了炫耀。因此,人们通常穿着日常服装骑车,而不是专业的骑行服。当然,丹麦全境地势低平,几乎没有陡坡,非常适合骑行。城市紧凑,哥本哈根等主要城市规模适中,大多数日常目的地在5公里范围内,骑车比开车往往更快。</p><p class="ql-block">在上下班高峰期的自行车道上,你会看到浩浩荡荡的自行车流,其壮观程度不亚于大城市的汽车洪流。在丹麦,带斗的货运自行车(Cargo Bike)是“带娃神器”和“搬家工具”,随处可见父母用这种车接送孩子、购物甚至搬运家具。丹麦的“自行车王国”称号,不仅仅是因为骑自行车的人多,更是因为它成功地将自行车系统性地融入了城市的血脉之中。它展示了当一个国家将健康、环保、高效的理念通过顶级的设施和深厚的文化认同付诸实践时,所能达到的和谐状态。</p><p class="ql-block">去丹麦旅行时,租一辆自行车,像当地人一样骑行,是体验这个国家精髓的最佳方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还去参观了【腓特烈教堂】它又名“大理石教堂”(Marble Church),是斯堪的纳维亚地区拥有最大圆顶的教堂,直径长达31米,下面由12根罗马圆柱支撑,这一设计灵感来自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如今是哥本哈根年轻人首选的婚礼举办场所。</p><p class="ql-block">美琳堡宫就在教堂对面,是丹麦王室的主要宫殿,是坚实要塞与华丽宫殿的绝妙组合,还有壮观的皇家卫队换岗仪式和节日游行,皇家卫兵头戴熊皮帽,身穿古军装,脚蹬大皮靴,就像安徒生童话里的“洋铁兵”,仿佛一下穿梭回到了18世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哥本哈根新港】是丹麦首都最标志性的景点之一。新港的字面意思是“新的港口”,它是一条建于17世纪(1669年至1673年)的人工运河。当初修建的目的是将海上交通直接引入哥本哈根市中心,促进商业繁荣。当时,这里是一个繁忙的商业港口,来自世界各地的船只在此停靠,水手、商人、工人络绎不绝,也因此聚集了许多酒吧和旅馆,充满了喧嚣与活力。如今,新港早已不再是商业港口,而是变成了哥本哈根最受欢迎的旅游、休闲和娱乐区。它以其岸边色彩鲜艳的联排房屋、历史悠久的木船、以及沿岸林立的餐厅和咖啡馆而闻名于世。彩色房屋,这是新港最著名的标志。</p><p class="ql-block">运河两岸排列着建于17和18世纪的联排别墅,它们被粉刷成各种明亮的颜色,如亮黄、宝蓝、橘红等。新港最著名的居民是童话大师安徒生。他曾经在其中的几栋房子里居住过,并在这里写下了他最早的一些童话故事,如《打火匣》、《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等。他曾在No. 20, No. 67 和 No. 18居住过。运河中停泊着许多精心维护的古老木制帆船,它们与彩色的房屋相映成趣,构成了完美的画面。这些船只很多是私人所有,有些则可供游客参观或乘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歌剧院】位于哥本哈根市中心的Holger Danske广场,地处繁华的娱乐和商业区。这栋建筑本身是一个旧车库和市场大厅,在1980年代被大规模改造和重建,专门为了作为歌剧和芭蕾的演出场所。老歌剧院的建筑外观相对朴素,它的设计核心是功能性,内部拥有当时先进的技术设施和宽敞的舞台空间,为丹麦皇家歌剧院和芭蕾舞团服务了近20年。它承载了1980年代中期至2005年这段时间里,哥本哈根最重要的歌剧和芭蕾记忆,是整整一代丹麦人欣赏高雅艺术的集体回忆。随着2005年位于Holmen岛的新哥本哈根歌剧院盛大开幕,皇家歌剧院和芭蕾舞团整体搬迁至新址。老歌剧院就此结束了其作为歌剧院的使命。如今,这栋建筑已经转型为一个集购物、餐饮和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名为 “Valkendorfsgade” 或仍被一些人习惯性地称为“老歌剧院大楼”,但它不再上演歌剧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哥本哈根市政厅广场是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心脏和交通枢纽,也是该市最著名的广场之一。它不仅是市政厅的所在地,更是一个充满活力、集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于一体的公共空间。</p><p class="ql-block">【哥本哈根市政厅】建于1905年,是一座非常精美的红砖建筑,融合了古代丹麦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大厅内部装饰华丽,经常举办展览和活动。世界钟是由制表师延斯·奥尔森设计了长达27年的精密天文钟,不仅显示时间,还包括太阳时、恒星时、行星位置等多种天文信息,极其精准。它是市政厅内最吸引人的景点之一。人们还可以付费登上106米高的钟楼,俯瞰哥本哈根老城全景。这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体验,但需要爬300级台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安徒生铜像】市政厅广场的右侧,坐着丹麦著名的童话大师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的雕像。他头戴礼帽,手拿书本和手杖,目光正好投向马路对面的蒂沃利公园 入口。与他合影是游客的必做之事,据说抚摸他的膝盖会带来好运。龙之塔与维京喷泉是广场上一个以龙为主题的喷泉,纪念哥本哈根在19世纪引入自来水系统。喷泉顶部的雕塑是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充满了北欧神话色彩。</p><p class="ql-block">零公里起点石,在市政厅大门附近的地面上,有一块小小的石碑,这是丹麦的“零公里起点石”。丹麦所有道路的官方距离都是从这块石头开始计算的,象征着这里是国家的中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美人鱼雕像,在丹麦哥本哈根长堤公园海滨的一块岩石上,灵感来源基于安徒生1837年的童话故事《海的女儿》创作。创作者是爱德华·埃里克森揭幕时间是1913年8月23日这座雕像的诞生离不开两位关键人物:1. 卡尔·雅各布森:嘉士伯啤酒厂的继承人。他在1909年观看了根据《海的女儿》改编的芭蕾舞剧后深受感动,于是委托雕塑家创作雕像。2. 爱德华·埃里克森:雕塑家。他以他的妻子埃琳·埃里克森作为模特,雕刻了美人鱼的身体部分,而芭蕾舞女演员埃伦·普赖斯的面容则成为雕像头部的灵感来源。她的魅力在于:象征意义,她不仅仅是一个雕塑,她是安徒生童话的化身,代表了丹麦的文化与浪漫。她安静、忧郁地坐在岩石上的姿态,完美诠释了童话中为爱牺牲的小美人鱼的悲剧色彩。她所在的长堤公园环境优美,背景是开阔的海面,不远处就是哥本哈根歌剧院,构成了一幅经典的画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与忧伤静谧的小美人鱼不同,吉菲昂喷泉充满了力量、动感与北欧神话的壮丽色彩。喷泉讲述的是女神吉菲昂 的故事,这个神话也与西兰岛(哥本哈根所在的岛)的诞生有关。瑞典国王吉尔菲答应吉菲昂,她可以从他的领土上挖走一块土地,但条件是她必须用一头牛和一昼夜的时间来完成。于是,吉菲昂将自己的四个儿子变成了四头神力公牛,他们力大无穷,奋力深耕,硬生生将一块土地拖拽出来,并抛入了丹麦和瑞典之间的厄勒海峡。这块被拖出来的土地就成了今天的西兰岛(包括哥本哈根),而它在瑞典原址上留下的空洞,则形成了瑞典最大的湖泊——维纳恩湖。喷泉的雕塑完美地再现了这个神话:女神吉菲昂左手扶犁,右手挥鞭,驱赶着由她四个儿子变成的四头公牛,奋力耕耘。整个喷泉分为三层。底层是一个巨大的水池,中层是盘绕的基石和喷水口,顶层则是吉菲昂和公牛的青铜雕塑群。雕塑充满了巴洛克式的动感和力量感。水流从犁下和公牛周围喷涌而出,落入水池,在视觉和听觉上都极具冲击力。它被视为哥本哈根和丹麦的奠基神话,象征着勤奋、力量和创世。它不仅是艺术品,也是民族精神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9月9号傍晚到达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p><p class="ql-block">9月10号斯德哥尔摩</p><p class="ql-block">1,参观斯德哥尔摩市政厅</p><p class="ql-block">2,坐小游船游览美丽的梅拉伦湖</p><p class="ql-block">3,参观老城正在使用的皇宫</p><p class="ql-block">4,下午坐船去芬兰🇫🇮</p><p class="ql-block">9月11号早上十点到达赫尔辛基</p><p class="ql-block">1,参观赫尔辛基【颂歌图书馆】</p><p class="ql-block">2,看了世界上最不像教堂的教堂</p><p class="ql-block">3,去西贝柳斯公园参观</p><p class="ql-block">4,外观【阿莫斯美术馆】</p><p class="ql-block">5,参观赫尔辛基的红教堂和白教堂</p><p class="ql-block">6,晚上在酒店见到了悦悦和她的表情包</p><p class="ql-block">9月12号爱沙尼亚三小时游,买了一个非常喜欢的纪念品——手工绘制的土陶摆盘。</p><p class="ql-block">9月13号下午到达挪威🇳🇴奥斯陆</p><p class="ql-block">1,参观奥斯陆歌剧院</p><p class="ql-block">2,游览【维格朗雕塑公园】</p><p class="ql-block">9月14号挪威🇳🇴</p><p class="ql-block">1,游松恩峡湾</p><p class="ql-block">2,坐火车观光</p><p class="ql-block">9月15号。挪威🇳🇴</p><p class="ql-block">1,路过沃斯小镇</p><p class="ql-block">2,游览卑尔根码头</p><p class="ql-block">3,坐游船游哈当峡湾</p><p class="ql-block">4,在山上看令斯瀑布</p><p class="ql-block">9月16号挪威🇳🇴奥斯陆</p><p class="ql-block">1,参观奥斯陆市政厅</p><p class="ql-block">2,游奥斯陆大皇宫</p><p class="ql-block">3,自由活动</p><p class="ql-block">9月17号瑞典🇸🇪和挪威🇳🇴</p><p class="ql-block">1,游菲耶巴卡小镇</p><p class="ql-block">2,看哥德堡歌剧院</p><p class="ql-block">3,路过古斯塔夫二世广场</p><p class="ql-block">4,小博门码头-哥德堡旧码头</p><p class="ql-block">9月18号上午到达丹麦🇩🇰哥本哈根</p><p class="ql-block">1,参观【玫瑰宫】</p><p class="ql-block">2,外观丹麦王室的美琳堡宫</p><p class="ql-block">3,参观新港码头</p><p class="ql-block">4,海边看美人鱼</p><p class="ql-block">5,市政厅前和安徒生合影</p> <p class="ql-block">总结:旅游没有值得不值得,只有舍得舍不得;风景没有好不好,只有你喜欢不喜欢。只要心中有诗和远方,旅途中就有灿烂的阳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