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日历撕到2025年10月1日,下午16:10分,在G1527次高铁的播报声里,从北京西站滑出,窗外的风景正朝着熟悉的风景和熟悉的方向枣阳折叠。</p><p class="ql-block">车轨与时间共振,像在叩问三十八年前那个清晨——我攥着入伍通知书转身时,母亲鬓角还未全白的发,在风里晃成了此后岁月里最清晰的牵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自投笔从戎那日起,“尽忠”与“尽孝”便成了横在心头的秤。多少个战备值班的深夜,听着营区的熄灯号,总想起老家堂屋的煤油灯,想起母亲坐在灯影里缝补的模样;多少回立功受奖的时刻,捧着证书想分享,才惊觉最该骄傲的人,还在千里之外盼一封家书。</p><p class="ql-block">这些年走南闯北,军装换了好几套,可母亲当年叮咛的话语还在耳眫回响,还有那塞在我行囊里的那方绣着“平安”的手帕,始终压在行李箱最底层,成了丈量思念的标尺,这一放就是三十八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如今母亲已九旬高龄,每次回家,推开门先喊一声“妈”,听见那声熟悉的应答,才敢确认“家”从未褪色。她会颤巍巍地拉着我的手,翻着老相册说“你小时候总爱爬院子后边的老桑树”摘果子吃,也会絮絮叨叨问“下次回来还能赶上吃我包的饺子吗”。是啊,我不知道还有几个下次?</p><p class="ql-block">我知道,那些年没能陪她过的节、没能替她扛的累,都成了她皱纹里藏着的体谅,也成了我心里难释的愧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次回来,就是想好好陪妈妈说说话,那里也不去,再好好享受小时候的依偎在妈妈身边的时候,也再想陪她再走走一家乡的芳草路。</p><p class="ql-block">高铁飞驰,离枣阳越近,计划时间23:26分到达枣阳站。难掩内心的激动和思绪,越懂“妈在家就在”不是一句俗语——母亲在,童年的老树就在,村口的记忆就在,那些被岁月模糊的故乡记忆,就能在她的话语里重新鲜活。往后的日子,只要时间允许,我还要多坐几次这样的归程,把三十八年的牵挂,都揉进陪她吃饭、听她说话的寻常时光里,让遗憾少一点,让陪伴多一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高铁速笔,记录此时此刻归乡的心路历程🖊🖊🖊……</p><p class="ql-block">2025年10月1日20:52分于G1527次高铁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