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9月的时候,读到一篇文章,那题目就吸引了我《记录,是未来可以翻阅的幸福往事》。文中说, “有人说,成长是看不见的。但照片可以。你站在风景里拍下的每一个自己,都是送给未来的时光礼物。那些与风景同框的照片,连起来就是一部属于你的成长日记本。</p><p class="ql-block"> 记录,是可随手翻阅的幸福往事,是一部自己的编年体史书。”</p><p class="ql-block"> 我想,记录确实是一件令人兴趣盎然的事,不论是文字记录还是影像记录,不论我们记下的是自己的琐事还是他人的身影,都是我们对生活的理解,是生命中曾经的体验曾经的思考,是为未来备下的礼物,让我们可以随时随手回看以前的自己,从那一串脚印中审视生命的质量。</p><p class="ql-block"> 所以,在记了五十一辑美篇日记以后,坚定一下决心,继续记,继续认真地记,争取记的好一些,记的久一些。如因故停更,会有说明。没有专门说明而中断的,应是被屏被断,那就自认倒霉。</p><p class="ql-block"> 拾起日常细碎,学点无用喜好,切记安全第一,力保《所见》长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几天在听几位蒙族歌手的作品。这一辑《所见》的背景音乐,就选了我很喜欢的歌曲《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并且是这首歌我最喜欢的布仁巴雅尔的版本。曾经在网易云音乐这首歌后面留言:“这首歌最喜欢的版本。词好曲好,编配好,演唱好,每次都听得热泪盈眶。我不是蒙族人,但我也是想念家乡的人。好歌是滋润心灵的雨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p><p class="ql-block">词:席慕容 曲:乌兰托嘎 演唱:巴仁巴雅尔</p><p class="ql-block">父亲曾经形容草原的清香</p><p class="ql-block">让他在天涯海角也从不能相忘</p><p class="ql-block">母亲总爱描摹那大河浩荡</p><p class="ql-block">奔流在蒙古高原我遥远的家乡</p><p class="ql-block">如今终于见到辽阔大地</p><p class="ql-block">站在芬芳的草原上我泪落如雨</p><p class="ql-block">河水在传唱着祖先的祝福</p><p class="ql-block">保佑漂泊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p><p class="ql-block">啊 父亲的草原</p><p class="ql-block">啊 母亲的河</p><p class="ql-block">虽然己经</p><p class="ql-block">不能用不能用母语来诉说</p><p class="ql-block">请接纳我的悲伤我的欢乐</p><p class="ql-block">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p><p class="ql-block">心里有一首歌</p><p class="ql-block">歌中有我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p><p class="ql-block">啊 父亲的草原</p><p class="ql-block">啊 母亲的河</p><p class="ql-block">虽然己经</p><p class="ql-block">不能用不能用母语来诉说</p><p class="ql-block">请接纳我的悲伤我的欢乐</p><p class="ql-block">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p><p class="ql-block">心里有一首歌</p><p class="ql-block">歌中有我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p><p class="ql-block">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p><p class="ql-block">心里有一首歌</p><p class="ql-block">歌中有我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p> 《记录,是未来可以翻阅的幸福往事》一文中的插图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10.15. 三</p><p class="ql-block"> “把自己活成一道光,</p><p class="ql-block"> 因为你不知道,</p><p class="ql-block"> 谁会借着你的光,</p><p class="ql-block"> 走出黑暗。”</p><p class="ql-block"> 这些文字的作者是谁有些争议。不论作者是谁吧,写得不错。从这个角度来激励想活出个人样来的人,会有效果。毕竟多数还是“人之初性本善”,很多人还很侠义。</p><p class="ql-block"> 我在想,在能不能活成一道光之前,先需要考虑的,是能不能不给黑暗再增加哪怕一点黑暗。而只是不让自己染上一点黑暗,就已经几乎能将生命耗尽。给别人借光,谈何容易。</p> <div><br></div><div>所见 虹</div><div> 十点钟,阳光明媚,想练习一下逆光拍照。</div>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突然发现出现了彩虹效果。但是这个角度那株阳光里的树枝太亮,细节都没有了,不好。</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变换角度拍下有趣的逆光树叶和彩虹效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拍到这样的照片,不知道道理,就是觉得很好玩。</p> <div><br></div><div>2025.10.14. 二</div><div> 书上说:“喜欢拍天空的人,是心里装满了对不羁的自由和对浪漫的渴望”。<br> 有人接着在这段话后面说:“若是心头被坏情绪填满,别闷在心里,望向天空吧,它如此浩瀚,定能装下你所有的苦涩与无奈。百年后,黄昏里,山河依旧在,你我皆尘埃。”</div><div> 说的都挺好。</div> <div><br></div><div>所见 不仅拍天空的日月云彩令人心情愉快,拍风情万种的植物,也给人好心情,所以,看到就要拍。今天拍的是玫瑰茄,也是第一次见到的艳丽花儿。</div> <div><br></div><div>2025.10.13. 一</div><div> 下面文字是网上读到的,复制粘贴放在这里,供过七奔八老太太参考。<br> “奔8(80岁)的老人,多半逃不过这7个现状,早了解早准备。<br> 肌肉一垮、记忆一断、饭量一减,走在奔8的路上,身体就像一辆跑了几十年的老摩托,哪怕你保养得再勤快,也逃不过零件松动、系统老化。衰老不是慢慢变老,而是突然掉链子。<br>多数人活到76岁以后,都会走进同样的七个“老坑”,有的是生理的底线,有的是社会的盲区,有的则是我们自己忽视了太久的真相。<br> 别美化老年,也别妖魔化它。人活一世,活得明白才有底气。今天这篇,拆解那“76岁之后的真相”,不卖焦虑,只说干货。<br> 一、肌肉流失是第一道门槛。别以为不去健身房就跟肌肉无缘,肌肉是撑起代谢和行动的根本。超过76岁的人,平均每年流失1.5%~2%的肌肉量,光靠“多吃点肉”解决不了。<br>缺乏刺激、蛋白质吸收差、活动减少,最后导致“站都站不起来”。而很多老人摔倒后的悲剧,根源就在于腿软——不是没骨头,是没肉。<br> 二、吞咽功能退化,是被严重低估的风险。很多老人吃饭慢、挑食、喝水呛,家属以为是“正常老了”,但这可能是吞咽肌群协调能力减弱。<br> 长期忽视,导致营养吸收差、体重下降、易吸入性肺炎,最终陷入恶性循环。有研究指出,76岁以上人群吞咽障碍发生率超过30%。别说吃饭,连喝水都成考验。<br> 三、味觉退化。听起来像小事,实则影响巨大。味蕾数量随年龄锐减,尤其是对咸味和甜味的感知下降,导致老人越吃越咸,越吃越重口味,钠摄入过多,直接推高血压。而味觉减退也降低了食欲,进食量减少,营养不良说来就来。很多老人不是不想吃,而是“吃不出味道”。<br> 四、认知能力下降,是最让人难以接受、但又极其普遍的一环。76岁后,脑部体积持续缩小,海马区尤其明显,影响记忆、空间感、执行功能。<br> 你发现老人常忘事、重复话、找不到钥匙,不是“老糊涂”,而是认知功能的真实衰减。数据显示,76岁以上人群中,轻度认知障碍的发生率高达25%以上,而这往往是“滑向失智”的前哨。<br> 五、别忽视睡眠质量的变化。76岁以上的人,褪黑素分泌减少,大脑对昼夜节律的感知能力降低,导致入睡困难、早醒、浅睡多梦。很多老年人晚上睡不着,白天又昏昏沉沉,昼夜倒置,仿佛“永远在时差里”。长期睡眠紊乱,情绪波动、记忆力下降、免疫力低下,一环扣一环。<br> 六、社会连接断裂。退休、丧偶、子女外出,76岁之后,人际圈急剧缩小。孤独感像慢性病一样渗透进生活。研究发现,长期孤独的老人,其死亡风险增加26%,远超某些慢病。孤独不是情绪问题,是全身性影响:免疫系统会变弱,炎症水平升高,甚至加剧认知退化。<br> 七、不是生理也不是心理,而是医疗资源获取能力下降。这个被很多人忽略了。76岁以上老人,往往面临行动不便、信息获取滞后、子女陪同困难等现实问题。<br> 别说体检,就连拿药、挂号,都是麻烦事。很多慢性病管理因此中断,健康状况雪上加霜。很多老年人对自己隐忍成性,不喊疼、不求医,错过最佳干预时机。<br> 说白了,76岁以后,身体不是一块地方出问题,而是“系统性崩盘”,这才是真实人生。你可能撑过了癌症,也熬过了糖尿病,但别以为就此安全,衰老从来不是单点爆破,而是全线塌陷。预防做得再好,也只能延缓,不能逆转。<br> 知道这些,不是为了吓人,而是为了精明应对。<br> 🌑肌肉退化不是只靠走路,力量训练才是关键,哪怕只拿一袋米做哑铃,每天十分钟,也能激活下肢肌群。不要小看力量训练对老年人的意义,它不是健身,而是自理能力的底线。<br> 🌑吞咽问题,不是让老人多吃,而是要有针对性地训练。现在很多康复机构都有“吞咽康复训练”,包括冰刺激、咽肌锻炼等,提前介入,可显著降低肺炎风险。别以为这属于“医院的事”,家庭照护也能做基础干预。<br> 🌑至于味觉退化,也不是只能“吃重口味”。可以尝试多样化调味,如柠檬汁、香草、辣椒粉等,既能刺激味觉,又不增加钠负担。饮食重构,是老年营养管理的关键,而不是单纯地“吃得多”。<br> 🌑认知衰退方面,很多人以为只靠读书、写字就能预防,这思路太单一。真正有效的,是多维刺激:身体运动、社交互动、语言训练、认知游戏。尤其是社交,哪怕只是和邻居聊几句话,都能显著激活大脑神经通路。别低估“说话”的力量。<br> 🌑睡眠问题,可以从生活节律入手,而不是盲目依赖褪黑素。每天固定时间起床、晒太阳、日间适度运动,这些比吃药靠谱得多。睡前别看电视、别刷手机,76岁的大脑对光线刺激更敏感,蓝光影响比年轻人更剧烈。<br> 🌑社会连接的断裂,需要全家人介入,不是靠“陪一会儿”解决的。真正的连接,是有质量的互动。你可以教老人用视频通话、发语音、甚至刷短视频,但前提是别把他们当“不会用手机的外星人”。数字能力的提升,也是一种再社交。<br> 🌑医疗资源的获取,则需要从制度端思考。社区家庭医生制度的完善、远程问诊平台的普及、药品配送上门服务,这些都是缓解老人就医困难的关键。而家属的配合也非常重要,不要让“等他自己说疼”成为错过治疗的理由。<br> 🌑老年人对疼痛的感知阈值变高,很多时候不是不疼,而是感觉不到。尤其是心梗、胆囊炎、肠梗阻这些问题,在老人身上常常“无痛”,但病情进展更快。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76岁老人,一倒下就起不来。<br> 🌑肠道菌群的变化也是76岁后的一个隐秘角落。菌群多样性下降,导致免疫调节失衡、消化功能变差、炎症反应增强。饮食干预是唯一通路:多样化植物性食物、减少过精加工、适量益生元摄入。不是吃某种“神奇食物”,而是整体饮食模式要变。<br> 🌑老年人皮肤变薄,伤口愈合能力下降。这个变化导致哪怕是轻微的擦伤,也可能感染、溃烂,甚至诱发败血症。保湿、避免外伤、及时处理小伤口,这些事看起来小,对76岁老人却是保命操作。<br> 🌑骨密度下降是显性的,但你知道吗?76岁老人跌倒后骨折风险翻倍,而骨折之后的一年内死亡率超过20%。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只是基础,最关键的是减少跌倒风险:包括家中环境布置、鞋子的选择、视力的检查。<br> 别指望76岁了还活成“冻龄神话”,也别把老年看成“半成品人生”。它是完整的人生阶段,有尊严,有价值,也需要科学地活。理解了这些七大现实,不是为了“躲过它们”,而是为了在它们来临时,有准备,有底气。<br> 不去神化长寿,也不去恐惧衰老。真正的智慧,是看清局面、调整策略、从容应对。每个76岁都会面对,但不是每个76岁,都要狼狈收场。提前布局,是一种远见。</div> <div><br></div><div>所见 邻居家的小花园又有新品种了。</div><div> 1、广防风</div> 2、铁海棠 <div><br></div><div>2025.10.12. 日</div><div> 昨天打球回来换衣服时,感到右边胯骨处有酸痛,不是骨头疼是肉疼,胯骨一动或用手一压更疼。不知是不是接大角度长球时扭着了?马上试着右手做和气术,手掌热乎乎地捂在痛处,左手不耽误换衣服并拿到洗衣机处放好。10分钟以后,基本不疼了,又做了一会儿,扭动和压着都完全没有感觉了。放心了,明天可以正常去打球。<br> 还有八月底的时候,也是打球,球拍碰到球台上,右手拇指重重地在球台上怼了一下,指甲盖怼红了,生疼。活动活动拇指,揉了揉,没啥大感觉了,继续打。回家的路上,发现指甲倒没啥,拇指的骨节之间隆起了一个黄豆大的包,圆鼓鼓的疼的不敢碰,拇指不能弯曲了。先试试和气术吧,用左手手指轻轻握住右手拇指,慢慢往家走。上了楼回到家,松开左手看一下,那个圆鼓鼓的包没有那么硬了,还是疼,拇指弯不了。继续做和气术。做了有40分钟吧,眼看着那个包软下去,没有了,不疼了,拇指弯动自如,啥活都能干了。<br> 记下小毛病自己处理的过程,给自己点个赞,鼓励一下自己,也是日后类似情况的参考。</div>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见 紫茉莉</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我家院子里种了很多这种花,以玫红色为主,青岛人称粉豆花,奶奶叫它夜夜红,因为它总是傍晚才开,晚上开得红艳艳一片,早上我们开门出来,它已经在晨光里凋落了。我一直不明白,这个像小喇叭一样可爱又颜色艳丽多彩的粉豆花,生命力那么强,种上一棵就能结无数小地雷一样的种子,来年引得周围长出一大片来,它哪一点也不差啊,为啥总是在暗处悄悄地开放,而不像其他那些漂亮的花儿那样,披着露水竞争在阳光下。有个性。</p> <div><br></div><div>最近喜欢拍路灯下的树枝,有明有暗的,别是一番风情。</div> <div><br></div><div>2025.10.11. 六</div><div> 郑应说:”真正的归属感和心灵支持来自于跟你一样的人,虽然同伴越来越少,但是所剩无几的同行人能带给你的力量足以让你应对遇见的一切,并获取珍贵的心灵慰籍。“<br> 说得不错。</div> <div><br></div><div>所见 傍晚的落日与夜里的灯光</div> <div><br></div><div>2025.10.10. 五</div><div> 不论什么场合,一经交往都能看出各自的性格、教养。相互尊重礼尚往来就是最好,有教养的人应该尊重,没家教的人就少去招惹。当然,我们自己也要有教养懂礼貌不烦人才好,不然,年龄大也不是一定给人尊重的。</div><div><br> 今天是世界精神卫生日。2025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全国宣传主题为“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通过多种方式的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工作的重视程度,促进对常见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的正确理性认知,减轻社会歧视和防止“污名化”。同时,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可及性,增强群众获得感。</div><div> 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一样,首先得要自己关注维护的吧。</div>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见 攀缘植物贴生石韦,沿着榕树气根登高望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攀援蕨类植物海金沙,颜值高,爬得快,为榕树添些秀气。</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晚上下楼扔垃圾,一出楼门走到十字路口那棵大榕树下,只听得耳边沙沙作响,什么东西tilipala地落到头上。低头一看,路灯下榕树的无花果落了一地,很多已经被踩成一片毡子一样,而树上还在不停地往下落。路过的人都抬头看看树,低头看看路,“树上掉下来的,榕树籽来的,好多哦”。</p><p class="ql-block">我在小区转了一圈,那么多榕树,只有这一棵沙沙沙地往下掉籽,跟散喜糖似的,为啥呀?</p> <div><br></div><div>2025.10.09. 四</div><div> 今天八月十八是钱塘江潮最壮观的日子。</div><div><br> 终于等来了蓝马甲将9.29那天的照片上传微信群,我今天才算完成了<a href="https://www.meipian.cn/5glfoe10?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喜迎中秋节 初识蓝马甲》</a>美篇的制作。我在现场是拍了些照片的,但是作为参与活动的群众,很多时间顾不上拍,不能尽量全面地反映那天的情况。所以用了9幅蓝马甲的照片和1幅陈医生的照片(有署名),她们的抓拍都很好。</div><div><br> 今天读<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o9EqCNYd97plW4HojfOfRQ"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一篇文章,讲要不要对AI说“谢谢”</a>。很有意思。<br> 我是每次都会前说“你好”后说“谢谢”的,这不是习惯嘛。而且当然要说谢谢,因为“你怎样,你的世界就怎样”这句话对AI同样适合。AI是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训练出来的工具,人类给它喂的啥,它吐出来的就是啥。因为有唐诗宋词,AI才会出口成章;如果我们张口国骂闭口滚蛋,那它会被训练成啥样呢?在AI面前有礼貌有教养,是人类的责任。</div> <div><br></div><div>所见 狐尾天门冬结果了</div><div> 狐尾天门冬是非洲天门冬,比我们以前常见的垂枝天门冬看上去叶子更密更精神些,开白花结红果是一样的。看上去它比垂枝天门冬更适合做切花衬叶和路边绿植。</div>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10.08. 三</p><p class="ql-block"> 今日寒露。气象台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不开空调还是不行。天气有点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咏廿四气诗·寒露九月节》 唐·元稹</p><p class="ql-block">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p><p class="ql-block"> 千家风扫叶,万里雁随阳。</p><p class="ql-block"> 化蛤悲群鸟,收田畏早霜。</p><p class="ql-block"> 因知松柏志,冬夏色苍苍。</p><p class="ql-block"> 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意思是说:鸿雁排列成队大举南迁;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而贝壳的条纹、颜色与雀鸟相似,以为是雀鸟变成的(《夏小正》载:“(九月)雀入于海为蛤”。);此时菊花普遍开放。</p><p class="ql-block"> 可是,寒露为啥称为“九月节”,说它寒露九月始呢?有时比如今年是在八月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见 红花檵木</p><p class="ql-block"> 旁边,榕树高大慈祥,扶桑艳丽欢快,小小的檵木在阳光下按部就班地长出自己的叶子,准备开出自己独一无二的纤弱红花。</p><p class="ql-block"> 大自然,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10.07. 二</p><p class="ql-block"> 又开始热了,气象台发布高温黄色预警,气温又奔33-35°C去了。不过晚间天上有云,十六的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昨天用夜景拍的月亮毛乎乎的(第一次使用夜景模式拍照),今天用一般的照片模式拍,反而比昨天拍的清晰。不知道为啥。其实也好,各种模式都试试看,学一下,不试怎么知道咋用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见 今天19:20-19:50拍到的十六的月亮</p><p class="ql-block">明月一轮,四海同沐。</p> <div><br></div><div>2025.10.06. 一 中秋节</div><div> 早上起来下雨,都没打成球。后来雨停了,天阴着,慢慢有点阳光。晚饭后出去扔垃圾,竟然看到月光皎洁。听说在八月十五、十六的月光下“晒月亮”有益健康,就慢慢走一走,在椅子上坐一会儿,拍一张模糊照片。原以为受21号台风麦德姆影响会乌云遮月,可是这会儿万里晴空了。谢老天眷顾!</div>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gdnLB-bpyj89GLcpKTUYtQ"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中秋这天,劝你出来“晒月亮”》</a><br><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rkAKUYwNi8WAxh7OodgOUQ"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借月养生的最佳时期到了》</a><div> 以上诸文摘要:</div><div> 夏天,尤其到了三伏天,推荐大家晒太阳。因为此时天地间能量为“开”,阳气最盛,主生发气血,主散去寒湿淤堵垃圾。<br> 而秋天,尤其到了中秋夜,推荐大家晒月亮。因为阖家团圆之时,天地间能量为“阖”,月为水之精,为太阴,月亮越圆,阴性的能量场越强。<br> 所以晒月亮,可以顺应秋冬养阴之道,滋养我们的阴,把我们的气血和心神往回收敛。</div><div> 当然,并非只有中秋这两天才能采月亮能量,像每月农历十三至十八日,月亮逐渐由缺变圆,再由圆渐缺,这期间月亮的能量依然较为强盛,也是进行采月亮能量的适宜时机。</div><div> 如果中秋两天天气不好时,整个农历八月的夜晚,都可以选择一个天气晴朗的月圆来晒月光,把耗散的气血补回来,滋养我们的阴液。</div><div> 晒月亮的方法也很简单。<br> 天黑之后,看到月亮挂在天空,就可以出来走走。小区里、马路上、花园里都可以走几圈。<br> 走的时候速度不要太快,就是正常散步的悠闲方式,深呼 吸全身放松,充分感受自然之气,不要让自己太累即可。</div><div> 借月养生的地利要求<br> 首选高处(楼顶、山顶)或空旷处,避开灯光干扰;若条件有限,阳台、庭院亦可,确保视野无遮挡,身心少受打扰。<br><br>愿<br>月光所至皆圆满,<br>秋风凉处得清宁。</div> <div><br></div><div>2025.10.05. 日</div><div> 今年第21号台风麦德姆今天下午在徐闻登陆,对珠三角影响一般。昨晚不知几点,突然风大雨狂,砸得楼下邻居家雨棚咣咣作响,把我惊醒。今天白天下下停停一天没消停,还打了雷,台风天响雷也是少见。</div><div><br> 《柳叶刀》上说,锻炼效果最好的运动是挥拍运动、游泳、有氧体操。最佳锻炼时长45-60分钟之间,少于45分钟效果减弱,大于60分钟没有更高收益甚至还可能产生负效应。只有娱乐运动在60分钟后还能产生收益。就频次而言,一周3-5天(散步可以一周6天),每天一次收益最高,少于和超出都容易获得负收益。<br> 看来每天上午打乒乓球一小时,没条件时就做简单体操,晚上疾走半小时,这个组合还是可以的。坚持。</div> <div><br></div><div>所见 大叶榕</div><div> 这棵大叶榕(陕西叫橡皮树)每年都要锯掉一些树枝以防台风吹倒,但还是已经长得比身边的七层楼高了。</div> <div><br></div><div>2025.10.04. 六</div><div> 又有个台风逼近粤西海南一带,所以最近几天很热,中午太阳有点烤。傍晚下雨了,台风吹一吹会降温。</div><div><br> 2025年8月,一个名为“银河左岸”的音乐节宣布,将于9月20日、21日两天在鄂州主城区鄂城区举办。关于这次音乐节前后鄂州发生的一连串事情,<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y3pdwxq1Gfh9B4FOnHB5vg"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南风窗》做了报道,读来令人振奋,</a>不由想起前不久台风桦加沙掠过时珠海发生的事情,都让人看到城市管理的进步。有个评论说得好:我们有的是人,只要政府用心为人民服务,什么都能办成!</div> <div><br></div><div>所见 </div><div>1、餐厅一角</div> 2、商场一角 <div><br></div><div>2025.10.03. 五</div><div>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5KG15-wVf53qwtZJ9zoaOA"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周尔晋在《记性不好,老爱忘事儿怎么办?》</a>里说:<br> 健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心肾不交。现在人由于工作繁忙,耗费心血过多,心血容易亏虚。心在上为火,肾在下为水,当心肾不交的时候,肾水不能上达心脏滋养心阴,这时候就容易出现健忘、烦躁等毛病。而老年人健忘则多与年老体衰、肾精亏虚有关,肾精不足的时候,心肾不交,也容易造成健忘,这是一个道理。<br> 健忘虽然不是什么大毛病,但是很容易给生活带来麻烦。时间长了还容易烦躁、焦虑。有些人甚至怀疑自己得了老年痴呆、疑病症等。<br> 方法一<br> 其实,对付健忘,只要用四个王不留行籽贴耳穴: 心、皮质下、肾、枕就可以了。有空的时候就捏一捏。左耳捏烦了就贴右耳再捏。</div> 方法二<br> 您还可以每天早晚按摩列缺穴和神门穴各3分钟,也同样起到治健忘的作用。 <div><br></div><div>所见 簕竹</div><div> 最近才知道,竹子是高度木质化的草本植物。</div><div> 国家林草局网站上说,竹子是禾本科竹亚科植物,一般为多年生,茎称为秆,多为木质(称为木质化草本或大草),罕有草质。具有木质化秆的竹子称为木本竹,具有草质秆的竹子称为草本竹。从分类学角度来说,竹子与水稻、小麦、玉米、高粱等重要的草本粮食作物都是“亲戚”,同属禾本科。</div><div> 竹子种类繁多,全世界有1700种左右。我国有500多种木本竹,是亚洲—太平洋地区竹子种类最丰富的国家。竹子有的低矮似草,有的高如大树。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小的草本竹,只有1—2厘米高,分布于法属圭亚那;生长在我国云南的巨龙竹,能长到45米高、30厘米粗。<br> 作为木质化的草本植物,竹子有一些非常别样的生物学特性。比如,生长非常迅速,竹子是世界上长得最快的植物之一。我国经济价值最大的毛竹,最大日生长量可达1米多。<br> 再如,竹子的开花周期长,很多竹子一生只开一次花,花开过后生命就会很快走向终点。这一点也和树的区别很大,木本植物在生命周期内,多次开花,花后继续生长。</div> 买了一把红苕叶回家蒸我爱吃的麦饭,用了麦粉+高粱粉,又软又筋很好吃。区别于洋芋擦擦,这种麦饭是菜粮结合粗粮细粮结合的饭食,适合糖人吃。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10.02. 四</p><p class="ql-block"> 听说,板桥村将在明年1月搬迁完毕,所有的人都要集中搬到新的楼房小区去住了。这边以后就属于主城区,各村都已或都将搬迁。随着城市扩张,以后,八百年前我们的祖先从中原迁徙到钱塘江边的落脚地、爷爷家的祖屋外公家的祖屋,就都没有了。其实,美丽乡村建设已经把那一带的村庄里河与路都修得很好,农民们新建的三层小楼绿荫环绕,不到十年就要把美丽乡村拆掉,让农民们从自家小别墅搬去钢筋水泥堆积成的千楼一面的城市生活区,挺可惜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见</p><p class="ql-block"> 今天,16:03-16:12的晚霞。</p><p class="ql-block"> 踮起脚来,举起相机,可以看到远处落日给天边的云镶上了一道金色的边,可惜被越来越多的楼房挡住,只能拍到一点点。</p><p class="ql-block"> 二十年前,站在同一个地方,可以看到前山河及河那边的山,太阳慢慢地落到山后,光芒把河水照的泛起金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10.01. 三</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中国国庆节。也是国际老年人日和国际音乐日。</p><p class="ql-block"> 国庆节,那一定是要祝福我们的祖国繁荣富强,国泰民安,祝福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p><p class="ql-block"> 国际老年人日就算了,我们更喜欢过自己的九九重阳节。 </p><p class="ql-block"> 国际音乐日倒是值得一说。</p><p class="ql-block"> 国际音乐日的宗旨是努力使音乐成为人类生活的基本内容,通过音乐把各国人民联合在一起。旋律本身是很神奇的东西,它可以跨越语言、国界和年龄,将情感毫无阻碍地传递出去,又让听众可以感受到。而且音乐也有益身心健康。所以,音乐可以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喜爱音乐的人有必要保持这种喜爱,并希望有更多的人因音乐而得到治愈得到快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见 今天早上在小区路边看到一只从没见过的蝴蝶,没等我绕到它身后拍照,它就飞走了,所以没拍好。查了下,没查出来是啥蝴蝶,蝴蝶种类太多了。</p> <div><br></div><div>然后又拍了熟悉的鬼针草,逆光拍花好看。</div>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系列链接</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g9voe1w"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i> </i>【日记】所见2025-9(下)</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785ezvv"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照片日记】所见2024-10(上)</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