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国庆观看电影有感

钱章喜

<p class="ql-block">今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的国庆日。下午,我和老伴去观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离场时,影院里的灯光亮起,我俩的眼眶还泛着红,那些画面像老照片似的,久久在脑海里挥之不去。</p> <p class="ql-block">电影没有讲惊天动地的伟人故事,全是藏在历史节点里的普通人。七个故事,串起了七十多年的时光。</p> 前夜 <p class="ql-block">1949年开国大典前夕,工程师林志远负责电动升旗装置调试,面对时间紧迫和技术难题,他争分夺秒。为获取稀有金属,百姓们纷纷拿出家中物件支持。最终,林志远克服恐惧,爬上旗杆顶端焊接阻断球,确保国旗万无一失正时升起。这是新中国成立在天安门广场升起的第一面红星红旗。</p><p class="ql-block">《前夜》没有波澜壮阔的场面,却把开国大典前的每一分紧张,都刻进了细节里。工程师林治远为了让国旗精准升起,抱着恐高的恐惧爬上旗杆,用双手反复调试零件,连普通百姓都连夜送来红绸、焊锡。原来五星红旗的顺利飘扬,是无数普通人用“不能错、不敢错”的较真,撑起了开国时刻的庄严,也撑起了一个民族的新生希望。</p> 相遇 <p class="ql-block">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成功,科研人员高远为挽救事故,逆行进入现场,不幸因核辐射受伤。他在公交车上偶遇三年未联系的恋人方敏,却因身份特殊无法相认。此时,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喜讯传来,两人被人群冲散……。</p><p class="ql-block">《相遇》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呐喊,只有科研人藏在口罩后的沉默与坚守。那个为了保密,与爱人街头擦肩而过却不敢相认的身影,把“家国”二字揉进了岁月的留白里。没有名字的英雄,用青春换来了蘑菇云升起的瞬间,才懂所谓“相遇”,是他们用别离,换来了千万家庭的岁岁相守。</p> 夺冠 <p class="ql-block">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海弄堂里的邻里们围看中国女排比赛,小男孩冬冬为让大家顺利看到直播,一次次爬上屋顶调整天线,错过了与好友小美的告别,女排最终夺冠。这种女排精神,以及为女排喝彩的精神,应当继续传承。</p><p class="ql-block">《夺冠》里的女排精神,从不是一句口号,而是球场上沾满汗水的坚持。老女排队员在简陋的训练馆里,用木板、沙袋反复打磨技术,哪怕摔得满身是伤,也没人喊停;新一代女排姑娘则在传承中突破,既扛着前辈的荣光,也走出了自己的赛场。从1984年的逆袭夺冠,到后来的风雨征战,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一场场比赛的胜利,更是一群人用拼搏,诠释了“不服输、不放弃”的力量。</p> 回归 <p class="ql-block">1997年香港回归,外交官安文彬与英方艰难谈判,确保五星红旗在7月1日0时0分准时升起。同时,香港警察更换帽徽、钟表师傅调校时间,每一个细节都展现了对祖国主权的捍卫和对香港回归的期盼。影片捍卫祖国主权的精神值得赞扬。</p><p class="ql-block">《回归》最动人的,从不是宏大的仪式,而是藏在分秒里的“必争”与“期盼”。钟表师傅反复校准时间,只为让国歌与升旗分毫不差;驻港部队官兵迈着正步跨过界碑,每一步都踏在百年等待的节点上;香港市民举着国旗街头守望,眼里满是久别重逢的热泪。当五星红旗在香港夜空升起,才懂“回归”从不是简单的领土收回,更是一个民族跨越百年,终于把失散的孩子,稳稳接回了怀抱。</p> 北京你好 <p class="ql-block">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出租车司机张北京意外获得开幕式门票,本想在儿子面前显摆,却被来自汶川的小男孩“调包”。原来小男孩的父亲是参与鸟巢建设却在地震中去世的工人,他渴望去鸟巢摸摸父亲修建的栏杆,张北京深受感动,将门票送给了他。</p><p class="ql-block">《北京你好》没有轰轰烈烈的牺牲,只是一个小人物的善意选择,却把2008年的两个关键词——“奥运荣光”与“汶川共情”,悄悄连在了一起。原来祖国的荣光从不是高高在上的符号,它藏在普通人的体谅里,藏在“你的遗憾,我来成全”的温暖里,平凡却格外戳心。</p> 白昼流星 <p class="ql-block">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着陆之际,刘昊然和陈飞宇饰演的两个流浪少年,在老李的引导下,见证了这一伟大的航天时刻。老李用善良感化了他们,让他们感受到了希望与新生。</p><p class="ql-block">《白昼流星》把航天梦的璀璨,落在了黄土高原的土地上。当神舟飞船拖着光轨划过天际,不仅照亮了草原的夜空,更点燃了两个迷茫少年心里的火种。原来最动人的不是航天技术的宏大,而是“白昼流星”象征的希望——它告诉每一个平凡人,再贫瘠的土地,也能被梦想照亮,再迷茫的人生,也能找到向前的方向。</p> 护航 <p class="ql-block">2015年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上,技术高超的女飞行员吕潇然被安排为备飞。她从最初的不甘,到最后关键时刻帮助队友排除故障,选择成全他人,完美诠释了团队精神和无私奉献。</p><p class="ql-block">《护航》里的女飞行员吕潇然,打破了“女性只能做配角”的偏见,也诠释了“牺牲”另一种模样。她明明是最优秀的飞行员,却甘愿为了任务圆满,一次次放弃“领飞”的机会,做队友最坚实的后盾。这份“护航”,不只是天空中的守护,更是对责任的坚守:不是所有光芒都要站在最前方,默默托举的力量,同样耀眼。</p> <p class="ql-block">走出影院,街上飘扬的国旗格外鲜艳。原来祖国的每一步成长,从不是遥远的口号,而是无数个“我”,在各自的角落拼尽全力,把细碎的努力,汇成“我们”祖国共同的荣光。每一份平凡的力量,比任何壮阔画面,都更让人热泪盈眶。每一份<span style="font-size:18px;">感动,我会一直留在心里,也让我更加珍惜如今的美好时光。</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谢谢大家的阅读和观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祝美篇平台和工作人员国庆快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祝读者喜乐平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再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