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第一圍

弋者

<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17日,周一驱车前往广东韶关始兴县,只为探访被誉为 “岭南第一围” 的满堂客家大围。远远望去,灰黑色的砖墙如巨龙般盘踞在田野间,四角的炮楼高高耸立,斑驳的墙面刻满岁月痕迹,让人瞬间感受到这座清代建筑的威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推开厚重的木门,吱呀声仿佛在诉说百年故事。围内是 “回” 字形结构,天街纵横交错,将房屋划分成一个个规整的单元。</p> <p class="ql-block">  我沿着青石板路漫步,触摸着墙上的青砖,指尖能感受到岁月的粗糙质感。每户人家的门楣上都雕刻着精致的花纹,有吉祥的牡丹,也有寓意家族兴旺的松柏,虽历经风雨,仍能看出当年工匠的巧夺天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最让我惊叹的是围内的防御设计。炮楼的射击孔呈漏斗状,既能观察外界,又能保护士兵安全;地下暗道蜿蜒曲折,据说曾是村民躲避战乱的通道。站在天街中央抬头望,四方的天空被屋顶切割成规整的形状,阳光透过天井洒下,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竟有种时光停滞的错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一位守围的老人,代收门票。他热情地讲述着大围的历史:这座围屋由谢氏家族建造,耗时二十余年,最多时曾居住三百多人。如今虽多数人已迁出,但逢年过节,族人们仍会回到这里团聚。老人的讲述让冰冷的建筑多了几分温情,也让我读懂了客家先民聚族而居的智慧与乡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离开时,太阳为大围镀上一层金边。回望这座百年建筑,它不仅是一座堡垒,更是客家文化的活化石,静静守护着一方水土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2025年10月1日整理</p><p class="ql-block"> 配曲《畫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