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别职场,长假无期!

百年水车

<p class="ql-block"> 原本八月份到点退休却有幸享受到两个月的“政策红利”延迟至十月份退休。过完国庆中秋双节,算算还有些带薪年假,节前便办理了休假,只等单位通知我回去签字正式办理退休手续了。</p><p class="ql-block"> 承蒙单位关照,由于年龄的原因,自己离开办公室主任岗位“授封”一个保留待遇的“高级经理”头衔,悠悠闲闲的时光也度过了一年又十个月。</p><p class="ql-block"> 离岗之际,心怀感恩。我即将离开单位,离开新的办公大楼,离开曾经共事的领导和同事,美好的记忆将会永远镌刻心底。</p><p class="ql-block"> 挥别职场,长假无期。</p><p class="ql-block"> 指缝太宽,时光太瘦。自1986年技校毕业在遵义参加工作至今已有39年工龄,遵义工作16年,贵阳工作23年。从地质队到黄金管理局,再改制到省企、央企,先后从事过钻工、会计、审计、教师、纪检、矿山管理、办公室等工作,业余时间完成了本科学历以及高级职业资格的考试,职业生涯最长的岗位是在央企省公司办公室主任岗位上“站岗”了14年之久,记忆深刻的便是写不完的各种材料。</p><p class="ql-block"> 回顾职场39年,有幸得以遇见几位好的领导和同事,由衷感谢他们给予我的关心、帮助和支持。我对单位心存感激,也有愧疚。感激是因为,单位对于我这种遵规守纪、按部就班、缺乏与时俱进和创新精神的人而言,就像土地对于农民,是生存的基础,只要勤劳就会有饭吃。单位按月支付我工资,让我有规律的生活,有见人见事和成长的机会,有稳定的社交圈。有人说:没有爱情我会不快乐,但没有单位我会活不下去。深以为然。</p><p class="ql-block"> 愧疚是因为,自己才疏学浅能力有限又谋划不力,没能做出应有的成绩,有负单位的培养和期望。想当年自己站在党旗下握紧拳头庄严宣誓的时候,也曾热血沸腾地想做一些事情,然,从青丝到白发,见的人和事多了,岁月蹉跎,热血渐渐地凉了,到后来有些疲惫地混着日子。借用保尔柯察金说过的话: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而我或许正是那少数虚度了年华的人吧。</p><p class="ql-block"> 没有成功的经验,好歹有些失败的教训。自己也曾语重心长地教导过刚刚参加工作时的儿子:做人要有使命感与责任感,多做事,将事情做好,事不是做给领导看的,是锻炼和提升自己的能力。不要抱怨苦与累,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苦吃多了,自身能力增强了,受益的终究是自己。要有奉献精神和感恩之心,那是一个社会人该具备的美德。</p><p class="ql-block"> 常听同龄的朋友议论退休生活,未退休的数着指头倒计时,已退休的游山玩水,也有抱怨时间太多日子无聊的。</p><p class="ql-block"> 再过十多天,自己也“正式”挥别职场退休了,人生将开启新的篇章,晨昏与四季,自由皆归己,于我,既有失落也有对“黄昏恋”莫名的向往。我对家人说,退休后,计划多陪陪老父亲,尽可能开车到近郊走走看看,望远兴叹,观远方的风景已成为一种向往啦,接下来才是准备接手“研究孙”的事。</p><p class="ql-block"> 友人问我,退休以后,有机会是否还想回单位去看看?我笑了笑,没有言语。想想曾经光鲜的办公大楼、办公室门口的茶水间、四楼的餐厅和健身房,想想似曾相识的面孔和完全陌生的新员工,相逢一笑,大江东去,多少往事已随风流逝。记得也罢,忘记也罢,都不重要了。</p><p class="ql-block"> 风决定要走,云怎么挽留?</p><p class="ql-block"> 去年七月单位首次公开社招,1/1000的比例招进几位优秀的新员工,为单位注入了新鲜血液。今年七月单位搬进了新区的新办公大楼,区域平台已经搭建,蓝图绘就,一派蓄势待发、欣欣向荣的景象。</p><p class="ql-block"> 此时此刻,正值秋高气爽、天高云淡,坐在新办公室的窗边,看新区的天,观新区的云,那是大自然赋予我最美的视觉享受,在这蓝天白云之下,所有的喧嚣都显得那么遥远和微不足道。</p><p class="ql-block"> 最后,用一首《七律·致中金贵州公司暨退休感怀》回顾我的职场生涯、表达我对单位最美好的祝愿:</p><p class="ql-block"> 黔北云深启壮猷,蹄疾卅九未停休。</p><p class="ql-block"> 钻塔讲台千壑雨,清风层岭一肩秋。</p><p class="ql-block"> 亲历改弦持玉尺,欣逢易帜护金徽。 </p><p class="ql-block"> 平台搭建新楼起,再踏云衢振臂讴。 </p><p class="ql-block"> 2025年国庆定稿于遵义</p> <p class="ql-block">致谢W老师的精彩点评:</p><p class="ql-block"> 这篇文章的价值超越个人叙事,成为观察国企人员职业生态的窗口。展现了一个普通职场人如何在时代洪流中保持尊严与思考,在制度与个性之间找到平衡。文中“单位就像土地”的认知,既是对体制的礼赞,也暗含对个体局限的清醒认知,这种理性与温情并存的姿态,正是传统文人“穷则独善其身”精神的当代映照。文章最动人处在于其真实性——不刻意励志,不回避遗憾,在平凡中见深刻,在感恩中显风骨,堪称退休文学的上乘之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