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色漫记—莫斯科大学 莫斯科地铁

一叶扁舟

<p class="ql-block">  1957年11月17日,毛泽东主席在莫斯科大学礼堂接见中国留学生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其中,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这段内容成为了经典的毛主席语录。我们小时候最喜欢背诵的。</p> <p class="ql-block">  莫斯科大学,全称“莫斯科国立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罗蒙诺索夫大学”,创建于1755年,位于莫斯科西南麻雀山(原名列宁山)上,高高在上,俯瞰着莫斯科河和莫斯科市区。</p><p class="ql-block"> 莫大建筑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是俄罗斯联邦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研究型高等院校。她以师资雄厚、设备完善、高教学质量和高学术水准而享誉世界,是欧洲顶尖、世界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曾有9名毕业生和4名教授获得诺贝尔奖,6名毕业生获得菲尔兹奖。 </p> <p class="ql-block">  1755年初,在沙皇俄国著名科学家、语言学家、哲学家、教育家和诗人M.B.罗蒙诺索夫倡议下,女沙皇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下令建立莫斯科大学。旧校址在红场旁边的莫霍瓦街11号;1812年拿破仑战争中,俄方坚壁清野,放火烧毁莫斯科城,莫大被焚毁;1817~1819年重建。</p> <p class="ql-block">  二战后的1948~1956年间,斯大林下令在莫斯科建造了被称为莫斯科“七姐妹”的七座建筑:莫斯科大学、列宁格勒饭店、劳动模范公寓、重工业部大楼、乌克兰饭店、文化人公寓、外交部大楼。 </p><p class="ql-block"> 莫斯科“七姐妹”这类斯大林式建筑具有大规模、大底座、高尖顶、冠群楼的特征,彰显中央集权价值观。七姐妹之一的莫斯科大学新校址主楼,于1953年9月在莫斯科西南的麻雀山上竣工。</p> <p class="ql-block">  莫斯科大学主楼中心塔高240米,1990年之前是欧洲最高的建筑,使莫斯科大学成为世界上建筑物最高的大学。中心塔楼共有36层,周围有四座各18层的副楼。主楼正面宽450米。整座大楼有三万多间房间,走廊共长33公里。</p><p class="ql-block"> 主楼工程耗资约2亿美元。主楼的石材全部来自于西欧的阿尔卑斯山区,主楼前后各有一个公园式的大广场,树木茂盛、景观众多、环境优美。</p> <p class="ql-block"> 莫斯科大学的创办人罗蒙诺索夫的雕像,矗立在主楼南广场上。</p> <p class="ql-block">  莫斯科大学面向莫斯科河方向,隔着一条马路有一个观景台,叫麻雀山观景台。地势高企,视野开阔,是欣赏莫斯科城市天际的好地方。</p><p class="ql-block"> 夕阳下远眺莫斯科奥林匹克体育场,它是第22届莫斯科奥运会的主会场 。</p><p class="ql-block"> 这座体育场被称为“中央列宁体育场 ”(也叫卢日尼基体育场)。1980年7月,这里举办了第2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该体育场经过扩建后,成为欧洲最好的体育场之一 。</p> 莫斯科地铁 <p class="ql-block">  莫斯科地铁,全称为“列宁莫斯科市地铁系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地铁系统之一 。莫斯科地铁于1935年5月15日开通运营,经过多年发展,如今已拥有16条线路、302个车站,总里程超过550公里,日均客运量约820万人次。</p> <p class="ql-block">  地铁线路主要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状,其中最重要的是5号线——环线,它连接了其余绝大多数线路。莫斯科地铁普遍埋深较深,平均深度约为30米至50米,部分站点深度达80米至100米,如我们乘坐的胜利公园站,深度达到97米,是莫斯科最深的地铁站之一,乘客需要乘坐长达126米的扶梯,耗时约3分钟才能到达站台。</p> <p class="ql-block">  莫斯科的地铁站,造型各异,华丽典雅。每个车站都由国内著名建筑师设计,各有其独特风格,建筑格局也各不相同,多用五颜六色的大理石、花岗岩、陶瓷和五彩玻璃镶嵌出各种浮雕、雕刻和壁画装饰,照明灯具十分别致,好像富丽堂皇的宫殿,享有“地下艺术殿堂”之美称。在几百个站点中,有44个地铁站被列为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  莫斯科地铁在设计和建造时就充分考虑了军事用途,许多线路埋深在50米以下,最深可达100米左右,能够有效抵御炸弹爆炸产生的地面冲击波及相应的辐射、沾染、电磁脉冲等伤害。</p><p class="ql-block"> 二战期间,莫斯科地铁发挥了重要的防空避难作用。1941年德军轰炸莫斯科时,地铁立即停运,开放给市民避难,有50多万人在地铁设施中避难,车站内的医院还诞生了217名新生儿,德军空袭从未对莫斯科地铁造成实质性破坏,也未造成避难人员伤亡。</p><p class="ql-block"> 此外,地铁内部还有一些秘密区域作为战时高层的指挥所,克里姆林宫和俄军高层机构下方都有不对外开放的战时专线,供高层领导人在战争期间使用。</p> <p class="ql-block">  漫步莫斯科,两座地标勾勒出城市的精神轮廓:一座在地上坚守智识,一座在地下镌刻文明。</p><p class="ql-block"> 莫斯科大学的主楼如“天空皇冠”般矗立,斯大林式建筑的宏伟与校园小径的静谧形成奇妙反差。这里既有全球顶尖的学术资源,又藏着落叶铺径的诗意角落,门口“劳动与科学”的雕像,恰是其理性与人文交融的注脚。</p><p class="ql-block"> 而莫斯科地铁是流动的“地下艺术宫殿”。共青团站的鎏金吊灯与马赛克壁画尽显堂皇,革命广场站的青铜雕像凝固着历史记忆,马雅可夫斯基站的穹顶设计更曾斩获国际大奖。人们自觉礼让的秩序与艺术品的庄重共鸣,让通勤也成为一场文化巡礼。</p><p class="ql-block"> 一校一铁,前者孕育思想,后者承载生活,共同书写着莫斯科的厚重与鲜活。</p> 莫斯科胜利广场 <p class="ql-block">  莫斯科胜利广场 ,位于莫斯科市莫扎伊斯克路上,是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而建,建成于1995年5月。广场占地面积135万平方米,代表性雕塑为141.8米高的胜利女神纪念碑,象征着卫国战争的1418个日夜。广场还有凯旋门、常胜圣格奥尔基大教堂等建筑,附近有卫国战争中央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广场的代表性雕塑为胜利女神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胜利广场凯旋门</p> 察里津皇家庄园 <p class="ql-block">  察里津皇家庄园,是叶卡女皇夏日别院,是莫斯科著名的宫廷建筑园林,面积116公顷。1776年,俄罗斯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下令修建。</p> <p class="ql-block">  庄园分为山上山下两部分,典型的哥特式皇家园林。漫步在庄园,感受不一样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手机摄影/一叶扁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文字撰稿/一叶扁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旅行时间/2025.8.27——9.6</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