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10月8日,是大庆这座英雄城市迎来的首个“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学习宣传日”。为让这份精神火种在青少年心中扎根,在十一假期来临前,作为班主任的我,便在班级发起动员,号召同学们利用假期走进大庆铁人纪念馆,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精神力量。</p> <p class="ql-block">铁人纪念馆于2003年10月8日铁人诞辰80周年之际奠基,2006年8月10日。温家宝同志为馆题写馆名,2006年9月26日大庆油田发现47周年之际,正式开馆纪念馆馆区占地面积11.6公顷。主体建筑面积2.15万平方米,主体建筑外形由工人二字组合,鸟看成工字形,侧看为人字形,象征这是一座工人纪念馆。主体建筑高47米,台阶共47级,寓意着铁人王进喜47年短暂而不平凡的人生。</p> <p class="ql-block">走进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这趟研学之行,既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的深入贯彻,更是一次以精神为桥的育人实践。我们希望通过实地参观,让“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铁人精神内核,从课本上的文字变成触手可及的感动,引导孩子们深刻理解这份精神背后的坚守与担当,在心中厚植“爱祖国、爱家乡”的家国情怀。</p> <p class="ql-block"> 作为班主任,我始终认为思政教育不该局限于课堂;而作为铁人“后代”,这份精神更是流淌在血脉里的传承使命。于是,我陪伴同学们一同走进纪念馆:和他们一起驻足于铁人王进喜带领工友们“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的场景复原前,听讲解员讲述“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壮志;和他们一起凝视展柜里磨损的工服、生锈的钻机零件,在实物中触摸岁月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聆听解说员讲解</p> <p class="ql-block"> 看着同学们认真记录、不时提问的模样,我真切感受到年轻一代的成长与担当——他们会为铁人精神的壮举热烈鼓掌,会为大庆油田的发展历程深深震撼,更会在交流中坚定“以铁人精神为指引,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信念。这便是“铁人后代”应有的风采:不仅要铭记历史,更要接过精神的接力棒,让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 此次研学虽已结束,但精神的传承永无止境。未来,我们将继续以更多元的方式弘扬铁人精神,让红色基因融入青少年成长的每一步,助力他们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p> <p class="ql-block">策划:卜庆申</p><p class="ql-block">美篇编辑:卜庆申</p><p class="ql-block">撰稿:卜庆申+豆包AI</p><p class="ql-block">拍摄:王昕彤</p><p class="ql-block">研学人员:同祥学校七年三、四班十四名同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