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县高中校园文化节

华夏生辉

<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28日校园艺术节,阳光洒在操场上,蓝天下那抹鲜艳的民族服饰格外亮眼。她站在队伍前方,手握麦克风,声音清亮地串起一段段节目,像春风拂过湖面,荡开我们心中层层喜悦。身后是整齐划一的校服身影,我们比着手势,踏着节奏,仿佛整个校园的活力都凝聚在这一刻。这不只是开场,更像是一场青春的宣誓,宣告着属于我们的趣味运动会正式开始。</p> <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30日上午,趣味运动会,镜头定格在一张大合影上,笑容如阳光般灿烂。我们站成整齐的方阵,挥手的瞬间,有人高高举起那面红得耀眼的旗帜,像一团跳动的火焰。身后教学楼上的标语清晰可见——“人民有信仰 国家有力量 民族有希望”,那一刻,我们不只是在参加一场运动会,更像是被某种更大的精神托举着。风吹动旗帜,也吹动我们年轻的衣角,仿佛连空气都在为我们鼓掌。</p> <p class="ql-block">拔河比赛开始了。草地上那根粗粗的绳子,成了全场目光的焦点。我们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有的戴帽子,有的套着手套,像一支临时拼凑却斗志昂扬的队伍。我站在队伍中间,双手紧紧攥住绳子,掌心发烫。对面的行政后勤队伍早已蓄势待发,裁判一声哨响,我们齐齐后倾,身体像弓一样拉满。有人高举着红旗,在边上奔跑呐喊,那抹红在蓝天绿草间格外醒目。</p> <p class="ql-block">绳子在中间的红布条微微晃动,胜负未分。我们咬紧牙关,脚跟死死钉在地里,仿佛要把自己变成一座山。有人喊得声音都哑了,张着嘴,脸涨得通红,像在用全身的力气发声。我听见自己的心跳和呐喊混在一起,观众的加油声像潮水一波波涌来。阳光洒在脸上,汗水滑进眼角,火辣辣的,可没人松手。那一刻,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拉,而是十个人、二十个人,心连着心,力连着力。</p> <p class="ql-block">阳光依旧明媚,蓝黑相间的衣服在绿茵场上格外显眼。我们换了一轮对手,但劲头一点没减。绳子绷得笔直,像一根即将断裂的琴弦。我低着头,只盯着脚下的草,心里默念:再撑一秒,再撑一秒。身后传来熟悉的呼喊,是班主任在加油,声音比我们还大。远处教学楼的红墙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像在为我们打光。</p> <p class="ql-block">又一支队伍上场了,帽子、口罩、运动服,五花八门,却有着同样的专注。他们中间也有人高举着一面红旗,上面写着“班大·高”——那是他们班的口号,响亮又骄傲。我们站在场边当观众,拍着手,喊着号子,仿佛刚才拼尽全力的不是自己。拔河的魅力大概就在这儿,上场时拼尽全力,下场后又心甘情愿为别人呐喊。</p> <p class="ql-block">新一轮比赛开始,绳子再次被拉紧。他们身体后倾,像一排被风吹弯却不肯倒下的树。旁边有人挥舞着红旗,像指挥一场没有乐谱的交响乐。我们围在边上,屏住呼吸,仿佛一出声,就会打破这股紧绷的力量平衡。阳光把影子拉得很长,影子里,全是青春的轮廓。</p> <p class="ql-block">比赛到了最紧要的关头。有人几乎贴到了地面,膝盖蹭着草皮,手磨得发红,却仍死死攥着绳子。我们咬着牙,喉咙里发出低吼,像一群不肯认输的野兽。对面也在拼命,红布条在中间来回挣扎,像在衡量两股意志的重量。终于,一声欢呼炸开——我们赢了!大家瘫坐在地,笑着,喘着,互相击掌。那一刻,胜负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曾如此紧密地站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绿茵场上,另一场比赛正酣。那些穿着运动装的男生,帽子压低,手套紧握,像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他们不喊口号,却更显沉稳,每一步后退都带着节奏,每一寸拉扯都充满算计。观众围成一圈,有人掏出手机录像,有人跳起来大喊。红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像在为这场无声的较量打节拍。这不只是力气的比拼,更是默契与信念的较量。</p> <p class="ql-block">这场趣味运动会,没有奖牌榜的冷冰冰数字,却有最滚烫的记忆。我们拉过一根绳,喊破过喉咙,笑出过眼泪,也曾在阳光下,和一群人,为了同一个目标,拼尽全力。这大概就是高中最生动的模样——不完美,却真实;不华丽,却热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