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迷人的夏天

王岳雷

<h1>  哈尔滨的夏天,阳光、白云、蓝天,俄罗斯式的建筑闪耀着明媚的色彩,伴随着松花江的清澈水汽,气温在28度左右,体感上不算太热,在阳光的照耀下,光影强烈,有点刺眼。</h1> <h1>我在哈尔滨站留影</h1> <h1>  2025年9月9日早上,我坐公交车首先来到圣•索菲亚教堂,下车后看见一个俄罗斯风格的广场,正中央屹立着一个巨大的“洋葱头”屋顶,屋顶呈绿色,整座墙面由红砖砌筑,四周还有几个尖三角形顶的“小洋葱头”,上面各立一个“十字架”。</h1> <h1>我在圣•索菲亚教堂前留影</h1> <h1>  它是一座俄罗斯东正教教堂,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透笼街88号,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3月,原为沙俄随军教堂。民国十二年(1923年)9月,开始在现址进行重建。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建设完成,是远东最大的东正教教堂。教堂采用希腊十字平面布局,中央穹顶高53.35米,红砖外墙配墨绿色穹顶,内部保留宗教壁画。</h1> <h1>  1997年6月,哈尔滨市政府对圣•索菲亚教堂按原设计进行了全面保护性修缮。1986年列为哈尔滨市一类保护建筑,1996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评为国家4A级景区,现为哈尔滨标志性旅游景点。门口一块牌子上写:“2025年4月10起,对圣•索菲亚教堂内部启动壁画研究性保护项目,所以内部目前暂不对外开放”。</h1> <h1>  从各个角度看圣•索菲亚教堂,顶部为红砖砌成圆形,顶部罩这一个绿色“洋葱头”,周围坐落四个六角边形的哥特式尖顶,上面各竖立一个金色小“洋葱头”,尖顶上是“十字架”,整个墙面图案独特,呈现凹凸形几何状,窗洞均为“洋葱头”式装饰,造型别致,立体感极强,吸引无数游人在此观望。</h1> <h1>  教堂广场上竖立多个俄罗斯建筑风格的灯柱,还有两座俄罗斯军人与盾牌的雕塑,整个广场处处显出俄罗斯风貌。</h1> <h1>道里菜市场</h1> <h1>  观看了圣•索菲亚教堂后,我来到了中央大街,据说“中央大街”为哈尔滨最为出名的地方,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两边到处是俄罗斯风格的建筑,于2012年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h1> <h1>  走在中央大街上,人流众多,各个导游举着小旗,带领一批批游客在此穿行。两边商店以各种“俄罗斯”名字称呼,凸显了俄罗斯的风味。</h1> <h1>  “华梅西餐厅”,该幢房屋建于1923年,门口许多人排队在等待买“大列巴”,每天上午10点20分开始出售“大列巴”。</h1> <h1>原“联谊饭店”旧址,建于1907年,仿文艺复兴式风格建筑。</h1> <h1>“塔道斯”始创于1901年,中国最早的俄罗斯高加索风味餐厅。</h1> <h1>“北极熊”</h1> <h1>  走入一家“巧克力星人博物馆”,里面陈列的西伯利亚麝牛、老虎、狗熊、狼、北极熊等,均为巧克力制成,还有“大力神杯”,斯大林与列宁像、小天使,并有一些世界名画也用巧克力绘制,大饱眼福。</h1> <h1>巧克力制成的西伯利亚麝牛</h1> <h1>巧克力制成的老虎</h1> <h1>巧克力制成的狗熊</h1> <h1>巧克力制成的狼</h1> <h1>巧克力制成的北极熊</h1> <h1>巧克力制成的“大力神杯”</h1> <h1>巧克力制成的斯大林头像</h1> <h1>巧克力制成的列宁像</h1> <h1>巧克力制成的小天使</h1> <h1>巧克力制成的圣•索菲亚教堂</h1> <h1>商店里的各种冰箱贴</h1> <h1>商店里的各种巧克力</h1> <h1>中央大街人行地下通道</h1> <h1>中央大街人行地下通道</h1> <h1>  穿过地下通道,来到斯大林街松花江边的斯大林广场,上面竖立一座“57年特大抗洪纪念塔”,它也是哈尔滨市的一个地标性标志。是为纪念哈尔滨市人民战胜“57年特大洪水”,于1958年10月1日落成的。它由前苏联设计师巴吉斯•兹耶列夫和哈工大第二代建筑师李光耀共同设计,塔址由时任哈尔滨市市长吕其恩确定。</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防洪纪念塔</span></p> <h1>我在斯大林广场“57年特大抗洪纪念塔”前留影</h1> <h1>  接着,来到斯大林公园的松花江边,西侧是去太阳岛的码头,望着江水泛波,对岸太阳岛郁郁葱葱的林木,江中江鸥飞舞,远处的中东铁路松花江桥,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案、让人心旷神怡。</h1> <h1>去太阳岛的码头</h1> <h1>太阳岛郁郁葱葱的林木</h1> <h1>中东铁路松花江桥,我在此留影。</h1> <h1>  接着,我来到哈尔滨火车站北广场,观看俄罗斯风格的建筑。</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哈尔滨火车站北广场一座俄式房屋</span></p> <h1>哈尔滨火车站北广场的“洋葱头”建筑</h1> <h1>  之后,来到黑龙江省博物馆,位于哈尔滨红军街与东、西大直街的十字路口。并观看旁边的街心标志。</h1> <h1>  马路中央一座纪念塔,为纪念在对日本侵略军作战中英勇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而修建的,1945年11月23日落成。塔高34米,塔顶是一枚红光闪闪的红星。下面刻有“苏联军指挥部为纪念与日本帝国主义作战中阵亡的红军战士建成此碑,并于苏联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28周年纪念日举行除幕典礼,1945年11月7日。”</h1> <h1>哈尔滨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h1> <h1>  黑龙江省博物馆,始建于1906年,主楼是一座欧洲巴洛克式建筑,为原俄罗斯商场旧址,为国家一级保护建筑。</h1> <h1>金代铜镜</h1> <h1>金代铜镜<br></h1> <h1>金代山水人物铜镜</h1> <h1>金代莲花双龙铜镜与宋代菱花带柄双龙铜镜</h1> <h1>金代铜镜</h1> <h1>金代上京双龙铜镜与盘龙铜镜</h1> <h1>金代盘龙铜镜</h1> <h1>金代双鱼铜镜</h1> <h1>宋代铜镜</h1> <h1>宋代铜镜</h1> <h1>金代上京菊花铜镜</h1> <h1>金代铜镜</h1> <h1>宋代忠孝铭文铜镜</h1> <h1>  在黑龙江省博物馆内参观,全都是省内一些地方出土的铜镜,没有其它陈列物,我只逛了十分钟左右就出来了。</h1> <h1>黑龙江省博物馆对面的红博广场</h1> <h1>黑龙江省博物馆外马路上的一座标志物</h1> <h1>哈尔滨市少年宫</h1> <h1>  接着,我乘地铁2号线来到太阳岛,岛上的西面是一处哈尔滨极地公园,还有一架“中国南极考察”的直升机。</h1> <h1>  之后,到了太阳岛公园,迎面是一处黄色的罗马造型圆柱园亭,在阳光的照耀下,醒目光鲜。</h1> <h1>  粉黄色的大门,以一大四小五个椭圆形拱门相连组成,全长68米,主门高12.03米。在蓝天白云的称托下,光亮美丽,是哈尔滨市的一处地标性建筑。</h1> <h1>  太阳岛,是松花江中一个岛屿,总面积7.05平方公里,为一个开放式公园。我从一座桥上走去,此桥装扮的秀丽光彩,游人如织,看着松花江水贯穿该岛,四面绿树成林,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h1> <h1>  来到园内的栖凤台,它是一座立体花坛,大概为“百鸟朝凤”的意思。</h1> <h1>栖凤台</h1> <h1>  由于公园太大,我就此返回。看,林荫道上的垂柳,胸径有多粗。</h1> <h1>  之后,我又来到人民广场,一处坐落着“哈尔滨规划展示馆”,由于已经4点多了,已闭馆,未能如愿参观。</h1> <h1>“哈尔滨规划展示馆”</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人民广场的俄罗斯式建筑</span></p> <h1>人民广场</h1> <h1>  人民广场周边的俄罗斯风格建筑,在一处活动场地,布满了健身器材,还有乒乓桌,众多市民在此锻炼。</h1> <h1>  我在人民广场的江边上,看松花江的日落,太阳映在蓝天中,把江水泛得波光粼粼。人们舒适地坐在岸边,欣赏着松花江的魅丽。</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人民广场旁的松花江畔</span></p> <h1>人民广场边上的斯大林大街上的琵琶提琴雕塑</h1> <h1>  夜晚,我又来到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黑龙江博物馆附近,它们被各色灯光点亮,在夜色中徐徐生辉。</h1> <h1>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h1> <h1>黑龙江博物馆</h1> <h1>北方剧场</h1> <h1>  接着,我又来到中央大街上,看看夜里繁华的景色,街道两旁的欧式建筑被暖黄色灯光照亮,像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h1> <h1>  夜幕下的哈尔滨,亮丽的灯光,把斯大林广场与斯大林公园照的五光十色,松花江边一片光彩,让游人沉浸在这美妙的时刻里,享受着哈尔滨夏天的迷人风情。</h1> <h1>中央大街标志</h1> <h1>  次日9月10日上午,我坐地铁三号线来到“中华巴洛克”街区。它是一处由东北式与西洋式结合组成的建筑。</h1> <h1>  中华巴洛克街区,2007年,被列入哈市政府重点工程。2010年,被列入哈尔滨“建筑遗产保护利用工程”。 2017年6月,保护更新一期、二期项目已完成改造。2021年11月,启动中华巴洛克街区三期改造项目。2023年11月,被评定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2025年4月29日,中华巴洛克商市百米灯光通道正式亮相。</h1> <h1>  走在街道上,感受到一幅老旧面貌,两侧遍布商铺。在一处“仁和永”的巷弄口,青砖砌筑的拱圈门洞,很有一股历史韵味。据介绍:那时的“仁和永”街坊,早年由山东、河北两省的移民前来闯关东,1918年在此的商家有1250家,并以“仁和永”绸庄称为哈尔滨乃至东北地区知名的绸缎批发商店。</h1> <h1>德新池</h1> <h1>老道外大舞台</h1> <h1>“仁和永”</h1> <h1>关公舞大刀</h1> <h1>  “世昌应”,原民国大总统徐世昌的府邸,徐世昌(1855年10月20日—1939年6月6日),出生于河南省卫辉府城曹营街寓所。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徐世昌任军机大臣。1907年东北改设行省,任东三省总督。民国七年(1918年)10月,徐世昌被国会选为民国大总统。民国十一年(1922年)6月通电辞职,退隐天津租界以书画自娱。后多次拒绝日本人劝诱,不供伪职。</h1> <h1>“世昌应”</h1> <h1>我在老虎皮椅子上留影,当了一会“座山雕”。</h1> <h1>  老鼎丰糕点厂,始创于浙江绍兴。1911年在当时哈尔滨道外正阳三道街(今靖宇大街216号)开业,是国家商务部首批重新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老鼎丰店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老鼎丰店内的大月饼</span></p> <h1>斯大林大街通江广场上的友谊宫</h1> <h1>  斯大林大街通江广场上的天鹅城堡,松花江索道入口就位于此处。</h1> <h1><br></h1> <h1>斯大林大街上的天鹅城堡</h1> <h1>松花江索道</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友谊宫旁的松花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友谊宫旁边的松花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通江广场</span></p> <h1>我在斯大林大街通江广场留影</h1> <h1>友谊宫前通江广场</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通江广场的友谊宫</span></p> <h1>友谊宫前通江广场</h1> <h1>地铁三号线友谊宫站</h1> <h1>地铁三号线人民广场站</h1> <h1>  逛了“中华巴洛克”街区,看了哈尔滨老底子的民居街区,感受到该处历史建筑布局的美满。午后我结束哈尔滨之旅,坐火车前往沈阳。</h1> <h1>  对我来讲,哈尔滨早年由大批白俄进来经商,与当地东北人共同建设,诞生了众多的俄罗斯风格的建筑,被阿拉小时候讲,它是一个“东方莫斯科”。此行也确实看到了分布在市内各个地方的许多俄国式楼屋,领略了俄罗斯建筑的风貌。</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