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大庙、余德牌坊、衡阳火车站

美骑

<p class="ql-block">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岳庙。</p> <p class="ql-block">南岳庙,又叫南岳大庙,位于湖南省衡阳市衡山脚下的南岳区,朱明峰的南麓赤帝峰下。</p> <p class="ql-block">棂星门。</p> <p class="ql-block">棂星即天田星,属二十八星宿,寓意人才辈出、国运昌隆。全国仅山东孔庙与南岳大庙获皇帝钦定此名。‌‌</p> <p class="ql-block">南岳庙是祭南岳圣帝的寺庙,始建于隋代,是中国南方规模较大、总体布局最完整的古宫殿式建筑群之一,素有“南国故宫”之称。</p> <p class="ql-block">南岳庙经唐、宋、元、明、清六次大火和十六次修缮扩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重建并形成98500平方米的规模。</p> <p class="ql-block">南岳庙主轴线上由南至北共分九进,依次为棂星门、奎星阁、正南门、御碑亭、嘉应门、御书楼、正殿、寝宫和北后门。</p> <p class="ql-block">南岳庙是一座集国家祭祀、民间朝圣、道教宫观、佛教寺院于一体的宫殿式古建筑群,是南方最大的传统文化博物馆和艺术殿堂。</p> <p class="ql-block">‌南岳大庙主殿供奉的是南岳圣帝,又称祝融火神‌,是南岳衡山的山神和火神,象征南方守护与火德。‌</p> <p class="ql-block">南岳庙本在祝融峰上,为方便国(皇)家祭祀与民间朝圣,隋代移至山下。</p> <p class="ql-block">南岳庙佛道共存,四周围以红墙,角楼高耸,寿涧山泉,绕墙流注,颇似北京故宫风貌。南岳庙保持了唐宋以来的艺术精华。</p> <p class="ql-block">岳庙主要建筑为正门、奎星阁、城门式的三大洞门、御碑亭、嘉应门、御书楼、正殿、寝宫、北门。</p> <p class="ql-block">正殿又名大殿、圣帝殿,为南岳庙第七进建筑,建筑面积1877平方米。殿前是一块大坪,正殿耸立在17级的石阶上,正中的石阶嵌有汉白玉游龙浮雕,正殿高7.2丈,为重檐歇山顶建筑,内外共有72根大石柱,象征南岳72峰。</p> <p class="ql-block">御书楼,保存了宋代和明代的建筑构件。</p> <p class="ql-block">御碑亭为南岳庙第四进建筑,内有康熙皇帝御制的《重修南岳庙碑记》碑刻279字,首句为“南岳为天南巨镇,上应北斗玉衡,亦名寿岳。”这也是南岳为“寿岳”的御定。</p> <p class="ql-block">奎星阁,又名盘龙亭,其上为戏台,阁东有钟亭,阁西有鼓亭。是重檐歇山顶建筑,面积139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南岳大庙正南门‌是南岳大庙中轴线上的第三进建筑,由三个拱门组成,形似“川”字,故又称“川门”,历史上为帝王及官员专用通道,现为游客主要入口之一。</p> <p class="ql-block">正川门内有玲珑别致的御碑亭,亭内有清圣祖康熙四十七年(1708)为重修南岳庙而立的一个巨大的龟驮石碑,碑文系康熙亲笔。</p> <p class="ql-block">嘉应门,是迎接宾客的礼仪门,皇帝和官员等来南岳祭祀时,地方官员在此迎接。</p> <p class="ql-block">东川门。</p> <p class="ql-block">万寿宫。</p> <p class="ql-block">灵官殿。</p> <p class="ql-block">贵德尊道。</p> <p class="ql-block">清和宫。</p> <p class="ql-block">道法自然。</p> <p class="ql-block">文昌殿。</p> <p class="ql-block">仁寿宫。</p> <p class="ql-block">清和宫。</p> <p class="ql-block">玉庆宫。</p> <p class="ql-block">衡阳市文物保护单位余德堂牌坊。</p> <p class="ql-block">余德堂牌坊是位于湖南省衡阳市雁峰区的一座清代石牌坊,始建于1899年(光绪己亥年),原为表彰慈善机构“余德堂”的乐善好施行为而建。</p> <p class="ql-block">余德堂得名于清末民初江西移民在衡州城南门口开设的“余德堂”药铺(一说慈善机构),该机构赈灾济贫,后由富绅捐资立坊纪念‌。</p> <p class="ql-block">牌坊原址在岳屏山西北花药寺前,后迁至岳屏公园靠雁城路的南门口,虽未设于余德堂古巷,但以地名命名,体现其历史地位‌。</p> <p class="ql-block">此地西接天马山路,北连雁城路,毗邻王船山出生地王衙坪及接龙塔,属衡阳保卫战时期日军行军要道‌。</p> <p class="ql-block">余德堂牌坊作为衡阳农耕文明与湖湘文化的见证,融合了江西移民历史、慈善传统及抗战记忆‌。</p> <p class="ql-block">衡阳火车站广场的樟树树龄约为350年,‌这棵古樟树属二级保护古树,高20余米,胸径达1.4米,冠幅近30米,是衡阳火车站的地标性景观‌,见证了车站自1935年建成以来的历史变迁。‌</p> <p class="ql-block">衡阳火车站早期建筑是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1933年,1936年9月随粤汉铁路全线通车投入使用。</p> <p class="ql-block">该建筑由砖混结构构成,平面呈“凸”字形,占地面积2304平方米,现为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衡阳车务段管辖的客运站房。</p> <p class="ql-block">衡阳火车站历经抗日战争、国共内战及现代化改造,现存结构仍保持完整,是研究近代铁路发展史的重要实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