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漫步天坛公园

静水澜心

<p class="ql-block">昵 称:静水澜心</p><p class="ql-block">美篇号:60364338</p> <p class="ql-block">  天坛公园,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圣地,以其恢弘的古建筑群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闻名遐迩,更是北京初秋赏景、散心的绝佳去处。</p><p class="ql-block"> 初秋的风,裹挟着一丝凉爽,拂过天坛的苍松古柏。踏入公园,仿佛穿越时空,红墙黄瓦在澄澈的蓝天映衬下,愈发古朴庄重。</p> <p class="ql-block">  双环万寿亭是由一对重檐圆亭套合而成,结构奇特严谨,造型端庄匀称,屋面覆孔雀兰琉璃瓦,色彩明快,为国内古建仅存一例。据传清乾隆六年,乾隆皇帝弘历为其母祝贺五十大寿所建。平面形状寓意一对寿桃,亭前台阶形若两个桃尖,取意“和合、吉祥、长寿”之意。最初建在中南海西苑内,于1975年迁建于此。</p> <p class="ql-block">  斋宫是明清皇帝祭天前进行斋戒的场所,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国内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斋宫建筑群。该建筑群坐西朝东,采用绿琉璃瓦顶,通过内外两道护城河形成独立宫城,既体现对上天的敬畏,又确保斋戒期间的清幽与安全。</p> <p class="ql-block">  在天坛公园,古建与汉服邂逅成诗。月洞门掩映下,旗装佳人立于绿茵,红袍绣纹与松竹相映;古亭旁,汉服身影摇曳,彩衣随廊角飞檐共舞;青砖道上,传统服饰与红墙绿瓦交融,在历史的余韵里,仿佛穿越时空,每一处景致都成了汉服的天然画框,演绎着古典与当下的绝美交响。</p> <p class="ql-block">  长廊里老人闲聊的笑声,混着柏叶香,让这处皇家坛庙,在上午的时光里,既有历史的厚重,又满是生活的温热。</p> <p class="ql-block">  漫步天坛公园的月季小径,仿佛踏入了一座流动的色彩博物馆。这里的月季花,花期从春末绵延至深秋,长达半年之久,让游客在漫长的时光里都能与这份美好不期而遇。</p><p class="ql-block"> 在这漫长的花期里,无论你何时来到天坛的这条月季小径,都能看到它们或热烈、或温柔、或清新的模样,它们用斑斓的色彩和持久的绽放,为天坛的景致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每一位漫步其中的游客,带来了一场关于色彩与浪漫的视觉盛宴。</p> <p class="ql-block">  秋日的天坛公园,是一首斑斓的诗。三角梅在古建旁热烈绽放,为肃穆的坛墙添了几分灵动。路上的人们在青砖道上悠然漫步,于秋阳下将身影融进苍松翠柏的光影里。历史的厚重与秋日的明媚在此交织,每一步都似在时光的画卷中穿行,满是惬意与诗意。</p> 感 谢 雅 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