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运城 关公故里 飞云楼 ‍李家大院 鹳雀楼 永乐宫 ‍走遍中国(2025第二季28)

北国风光

<p class="ql-block">9月26日,我们这次旅行的28站,来到了山西省运城市。</p><p class="ql-block">运城市,山西省辖地级市。位于山西省南部的晋南盆地,地处黄河北干流中游以东,华北平原的丘陵区,黄土高原东沿第一台阶。北起吕梁山脉南麓与临汾市接壤,东界中条山与晋城市毗邻,西、南隔黄河分别与陕西、河南两省相望,总面积14182.88平方千米,占山西省国土面积的9%。截至2024年4月,运城市下辖1个区、2个县级市、10个县。截至2023年末,运城市常住人口为470.56万人。</p><p class="ql-block">西晋时,属司州河东郡。十六国时,境内为各少数民族争夺之地。清代,境内分为1府2州,属山西河东道。民国时期,划归山西省政府,成立运城专区。2000年,设立地级运城市。</p><p class="ql-block">运城市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境内有后土祠、鹳雀楼、李家大院、五老峰、运城盐湖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解州关帝庙,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解州村,始建于隋代,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关帝庙被大火焚毁后,历时十一年,于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重新修建的,主体结构为清代建筑。截至2023年,是始建最早、规模最大、建制最高且保存最完整的关帝庙。总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解州关帝祖庙始建于陈末(南北朝)隋初,历朝历代均有扩建修,现存建筑多为明清时期重修之物,分为正庙和结义园两部分,南部为结义园。解州关帝庙的狮子,不仅对研究明代的铸造技术有较高的价值,而且对于研究古代衣饰等提供了重要物证。</p><p class="ql-block">1957年,解州关帝庙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首批山西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解州关帝庙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飞云楼,位于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西大街8号万荣东岳庙内,始建于明正德年间,是中国纯木质楼阁建筑的代表作,被誉为“中华第一木楼”,与佛宫寺释迦塔一起被称为“南楼北塔”。飞云楼为万荣东岳庙主要建筑之一,坐北朝南,平面呈方形,明三层暗五层,高23.19米,十字歇山顶。飞云楼在建造技术结构力学与造型艺术方面独具特色,在中国木构建筑中占有独特地位,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技艺的水平,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p><p class="ql-block">1988年1月13日,包含飞云楼在内的万荣东岳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李家大院是清至民国时期晋南首富李子用的家宅。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坐落在万荣县闫景村,与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并称为“晋商三蒂莲”,素有“乔家看名,王家看院,李家看善”之说。整体建筑为竖井式聚财型山西四合院,同时吸纳了徽式建筑风格,因李子用曾留学英国,部分院落为“哥特式”建筑,是南北融汇、中西合璧、三晋无匹的晋商大院,浓缩着汉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有着极高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p><p class="ql-block">李家大院景区距运城市区38公里,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有院落20组,房屋280间,现存院落11组,房屋146间。李家大院(河东民俗博物馆)、万荣笑话博览园两大景区共占地近1000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其规模宏大,古朴典雅,构思巧妙,散发出汉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p> <p class="ql-block">“哥特式”门楼是李家第十五代“道”字辈李道行的宅院门楼,外形高、直、尖,线条轻快,造形挺秀,体现了十六世纪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同时又兼有中国传统民俗吉祥砖雕图案,砖雕对联和匾额,中西合壁,弥足珍贵。</p><p class="ql-block">大门上的匾额为“修德为善”,意思是修养道德,广做善事。大门两侧对联为:三省台前设棋秤欢留朋友,一经楼上藏书籍遗训子孙。意思是:三省台前摆设棋盘是为了留朋友来欢聚;一经楼上藏书籍是为了把做人的学问留给子孙。</p> <p class="ql-block">鹳雀楼,又名鹳鹊楼,位于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蒲州镇,总建筑面积33206平方米,总重量58000吨。因时有鹳鹊栖其上而得名,被誉为中国四大名楼(中国古代的四大名楼,分别为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鹳雀楼)之一,位于秦、晋、豫三省交汇的“黄河金三角”区域。永济古称蒲坂,夏商周以前,尧和舜都在这里建都,这里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诗因楼而生,楼因诗而名。鹳雀楼始建于北周时期,在金元光元年(1222年)遭大火焚毁,1997年12月,鹳雀楼重建,2002年10月1日,鹳雀楼正式对游客开放。</p><p class="ql-block">鹳雀楼为高台式十字歇山顶楼阁,外观3层4檐,内部为9层使用空间,并设置电梯、楼梯组织垂直交通。整座楼阁分为台基和楼身两部分,总高度达73.9米,是四大名楼中最高的一座,是中国仿造楼中较为精致的。鹳雀楼整个的油漆彩画,是国内失传的唐代彩画艺术,经过国家文物局的专家多方考察抢救,重新创作设计,故鹳雀楼是国内唯一采用唐代彩画艺术恢复的唐代建筑。2003年,鹳雀楼获中国建筑工程质量最高奖——鲁班奖。2004年,鹳雀楼获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建筑业科技创新工程奖),同年被评定为建设部科技示范工程。鹳雀楼也是以自身为核心的4A级景区。</p> <p class="ql-block">永乐宫,原名大纯阳万寿宫,位于山西芮城县城北约三公里处的龙泉村东,其占地面积248000平方米。永乐宫是为纪念吕洞宾而修建的一座道教宫观,其绘制于殿内1000平米的元代壁画是世界现存的古代壁画艺术宝库之一,国家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永乐宫始建于公元1247年,原建在芮城县西南20公里的永乐镇,吕祖的出生地。50年代末国家修建三门峡水库,永乐宫被规划在淹没区内,经批示,由国家水利部拨款220余万,从1959年至1965年,将永乐宫原物原貌搬迁至县城城北2公里的西周古魏国都遗址保存。</p><p class="ql-block">2023年12月,山西省永乐宫壁画保护研究院与运城学院联合成立的永乐宫文物保护研究中心揭牌。永乐宫保存了四座巧夺天工的元代木结构建筑,殿内存有1000平米的元代壁画,分布在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中。永乐宫是中国现存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道教宫观,为全真道教三大祖庭之一。1961年3月4日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0月28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2004年评定为4A景区,2011年评为山西省十大最美文物景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