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图片:夜未央(手机随拍)</p><p class="ql-block">文字:夜未央</p><p class="ql-block">时间:2025年9月25日</p><p class="ql-block">地点:庆阳市南小河沟、东数西算产业园区、驿马王家沟固沟保塬项目点、庆城陇东分区纪念馆、庆城县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又是深秋丰收时,适逢双节即将至。国庆长假来临之际,机关党支部组织了一次非常有意义的主题党日活动。</p><p class="ql-block"> 上午8点,在单位门前准时集合,30人的队伍,乘大巴开启一天的活动。首先去的是有高原翡翠之称的南小河沟,在欢歌笑语中,很快就抵达这里。</p> <p class="ql-block"> 高原翡翠南小河沟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董志塬西侧,距市区约13公里,总面积38.93平方公里 。这里曾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经过70余年科学治理,从“千沟万壑”蜕变为“林草葱茏、碧波荡漾”的国家级生态样板,被誉为“黄河中游上的一块翡翠”。</p><p class="ql-block"> 1951年,黄河水利委员会在此设立水土保持试验基地,开创了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先河。通过构建“塬面-沟坡-沟谷”三道防线,累计完成治理程度88%以上,林草覆盖率达84%,年拦泥效益高达97.2%,实现了“泥不出沟”的目标 。这里生物资源丰富,现有乔灌树种140余种、草种30多种,被誉为“陇上植物园”,白鹳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此栖息 。</p><p class="ql-block"> 作为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和全国水土保持科普教育基地,南小河沟承担着科研、示范和教育功能。研发《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碳汇方法学》,为黄河流域生态修复提供理论支撑 ;吸引30多个国家的专家考察,治理模式在黄土高原2.6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推广应用 ;年均接待8000人次研学实践,通过“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科普长廊和互动实验,让公众直观感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内涵 。</p><p class="ql-block"> 南小河沟的生态效益正在转化为经济效益。2024年,其4.8平方公里核心区完成水利部直属单位首单水土保持碳汇交易,4.3万吨碳汇量以163.8万元成交,开创了黄土高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新路径。</p><p class="ql-block"> 南小河沟的蜕变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这里不仅是黄土高原生态修复的“活教材”,更是生态文明理念的实践场。当人们漫步于塬面林网、沟谷湿地,触摸每一棵扎根黄土的树木,聆听每一道拦截泥沙的坝体,便能深切体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深意。如今,这片“高原翡翠”正以蓬勃的生命力,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着“南小河沟方案”。</p> <p class="ql-block">雾洒南小河沟</p> <p class="ql-block"> 西峰黄河文化展馆:以巨型沙盘和历史影像,讲述黄河治理与南小河沟的“生态逆袭”故事 。</p> <p class="ql-block">沙盘模型</p> <p class="ql-block">黄委西峰水保站发展历程</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测量仪器</p> <p class="ql-block">金秋</p> <p class="ql-block"> 陇东第一坝:1953年建成的十八亩台淤地坝,开创了黄土高原沟壑区坝系建设的先河,彻底遏制了沟底下切 。</p> <p class="ql-block">陇东第一坝</p> <p class="ql-block">背水坡及下游</p> <p class="ql-block">淤地成效显著</p> <p class="ql-block">岘子沟淤地坝</p> <p class="ql-block">杨家沟径流站</p> <p class="ql-block">生态桥</p> <p class="ql-block"> 花果山水库:水域面积0.68平方公里,四周环绕苹果、核桃等经济林1300余亩,形成“春赏花、秋采果”的生态农业景观。</p> <p class="ql-block">花果山水库</p> <p class="ql-block"> 马山观景亭:登临可俯瞰塬面沃野、沟谷林海的立体画卷,感受“塬如平板、沟似叶脉”的黄土高原地貌特色 。</p> <p class="ql-block">聚翠亭</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南小河沟己是上午11点,于是赶紧乘车奔赴下一个目标-庆阳东数西算产业园区。</p> <p class="ql-block"> 庆阳东数西算产业园区是国家“东数西算”工程核心枢纽节点,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规划面积1.7万亩,定位为“中国算谷·智慧庆阳”,是全国唯一同时实施“四大战略”(东数西算、源网荷储一体化、零碳产业园、数据要素市场化)的地级市算力集群。经过三年多建设,已成为全国八大枢纽中增速最快、增量最大的数据中心集群,2025年算力规模突破6.6万PFlops,年底将达10万P,预计2030年扩展至80万标准机架,形成千亿级数字经济全产业链 。</p><p class="ql-block"> 庆阳东数西算产业园区正以“算力筑基、绿色赋能、创新驱动”为路径,加速构建“东数西算”工程的“庆阳样本”,成为连接东西部数字经济的战略支点和全球绿色算力新高地。</p> <p class="ql-block"> 简单的用过午餐后,大家又精神焕发,兴高采烈的奔封下一个参观学习点-庆城县驿马镇王家沟固沟保塬治理点。这里的沟头治理特色显明,成效明显,得到了省市的高度肯定。</p> <p class="ql-block">大塬秋色</p> <p class="ql-block">民居</p> <p class="ql-block">沟头治理</p> <p class="ql-block">党旗飘扬</p> <p class="ql-block">套袋苹果</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治理点后,立即开赴古城庆城,首先抵达的是陇东分区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陕甘宁边区陇东分区纪念馆位于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人民路61号(原人民路7号),是陇东地区重要的红色文化地标 。纪念馆始建于2009年,2011年正式对外开放,总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布展面积2500平方米 。其前身为庆阳县革命纪念馆,依托陇东分区在陕甘宁边区时期的革命历史而建,2011年被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p><p class="ql-block"> 展览分为六大单元:1. 红色热土,追溯陇东地区作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核心区域的历史渊源,以及刘志丹、谢子长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此的早期活动 。2. 留守岁月,聚焦1937年至1946年八路军129师385旅驻防庆阳期间,集生产、训练、战斗于一体的历程,包括反摩擦斗争胜利和巩固边区政权的贡献 。3. 军民生产,生动再现大生产运动场景,770团在大凤川开荒3.4万亩、创办13处工厂的壮举,以及《军民大生产》歌曲诞生的故事 。4. 陇东教育,呈现陇东中学的创办过程,毛泽东亲笔题写校名,周恩来、朱德等题词勉励师生的历史细节,该校被誉为“边区青年干部成长的摇篮” 。5. 民主建设,展示陇东分区作为抗日民主政权模范试验区的实践,包括“三三制”政权建设、土地改革等探索 。6. 红色记忆,通过珍贵文物和文献,回顾陇东军民在解放战争时期支援前线、保卫边区的贡献,如近万名青年参军、36万人次支前的历史数据 。</p><p class="ql-block"> 纪念馆不仅是革命历史的实物见证,更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其陈列的63件(套)珍贵文物(如边区造币厂设备、陇东中学毕业证书)和丰富史料,生动诠释了陇东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内涵 。作为长庆油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该馆每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通过馆校共建、主题党日等活动,持续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功能 。</p> <p class="ql-block">陇东分区位置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前言</p> <p class="ql-block">耿飚同志战争时期拍摄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红色文物</p> <p class="ql-block">唱响大江南北的三首陇东民歌</p> <p class="ql-block">革命场景</p> <p class="ql-block"> 很快就来到最后一个参观学习点-庆城县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庆城县博物馆是陇东地区历史文化的核心展示窗口,其前身为1984年成立的庆阳县博物馆,2007年迁至现址普照寺广场东侧 。作为国家二级博物馆(2024年获评),这里收藏着跨越万年的95358件文物,系统呈现了庆城从新石器时代到近现代的文明脉络。</p><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占地3960平方米,建筑融合传统与现代风格,内设三大基本陈列和多个特色空间。</p><p class="ql-block"> 1. 唐韵胡风——唐代陶俑精品展</p><p class="ql-block"> 以2019年穆泰墓出土的彩绘陶俑为核心,复原了唐代游击将军墓室场景。观众可穿过1:1复刻的墓道,聆听根据史料还原的唐代宴乐,近距离观察胡人幻术俑、天王俑等一级文物 。其中,胡人牵驼俑的鎏金腰带扣和胡人幻术俑生动再现了古庆州作为丝路驿站的多元文化交融景象。</p><p class="ql-block"> 2. 庆风弘化——庆城历史文物展</p><p class="ql-block">按历史脉络分为“农耕肇始”“丝路通道”“边塞风情”三个单元。重点展品包括: 新石器时代三孔玉刀:齐家文化典型器物,刀背三孔间距精确,象征早期权力与礼仪。 新莽铜诏版:正方形紫铜版上81个篆字记载王莽篡汉历史,其“子子孙孙享传亿年”的铭文与新朝仅存15年形成强烈反差,成为历史吊诡的实物例证 。明代道教人物纹铜镜:征集于西峰区,镜背纹饰融合道教元素与地方特色 。</p><p class="ql-block"> 3. 墓志碑碣陈列</p><p class="ql-block"> 展示从北魏到清代的墓志碑刻,其中不乏记载庆阳地方史的珍贵文献,如“范韩二公祠堂碑记”拓片,可窥见范仲淹、韩琦在庆州的戍边事迹。</p><p class="ql-block"> 作为长庆油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庆城县博物馆年均接待观众超10万人次,其“展览+教育+科技”的模式被评为“甘肃省文博系统文化遗产工作先进集体” 。未来,博物馆计划用3年完成馆藏文物数字化建档,打造“丝路节点”主题展,并深化合作,让庆城故事融入中华文明大叙事 。正如馆长栾小芳所言:“当观众在唐代陶俑身上认出奶奶头巾的同款纹样时,文化传承就真正实现了。”</p> <p class="ql-block">石雕狮鼓形门墩</p> <p class="ql-block">李梦阳母亲墓碑</p> <p class="ql-block">太和山重建碑</p> <p class="ql-block">唐韵胡风</p> <p class="ql-block">陶女俑</p> <p class="ql-block">陶头俑</p> <p class="ql-block">彩绘灰陶文官俑</p> <p class="ql-block">胡人俑</p> <p class="ql-block">镇墓兽</p> <p class="ql-block">镇墓兽2</p> <p class="ql-block">犀牛头骨化石</p> <p class="ql-block">新莽铜诏版</p> <p class="ql-block">镇朔楼复原图</p> <p class="ql-block">耀州窑绿釉刻花玉壶春瓶</p> <p class="ql-block">文创</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外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