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一树风骨,万千回响</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林日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前言:谨以此文献给我一生坚韧不拔的父亲及我曾经努力工作过的热土。</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4 年 9 月6日的广东徐闻,台风 “摩羯” 的呼啸撕开了秋夜的宁静。风暴过境,遍地狼藉,校园里几百棵树木几乎尽数倒伏,曾经的绿意盎然沦为断枝残叶的废墟。教职工们连夜奋战,三天内扶正了大部分树木,唯有一棵口径约 45 公分左右的凤凰树,因位置偏僻且天色已晚,被临时横放在原树穴旁 —— 没人料到,这株看似被放弃的生命,会在二十多天后书写奇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9 月 29 日,当我再次走到那片区域时,眼前的景象让我驻足良久:裸露的树根在烈日下曝晒了二十余天,倒伏的树干上却冒出了点点新芽,嫩绿的叶片在秋风中轻轻颤动,像是在倔强地宣告生命的存在。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远处几棵被精心扶正加固的树木,枝干依旧光秃秃的,毫无生机。这份意外的惊喜让我立刻联系了县林科所的梁斌所长,他的话至今清晰:“倒伏的树,只要向阳面树皮未裂且能萌新,就有存活的希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天,起重机的轰鸣声打破了校园的宁静。我们小心翼翼地将这棵凤凰树扶正、回植,总务处的同事们坚持一个月内每两天浇水一次,像呵护婴儿般照料着它。一年之后曾经倒伏的凤凰树已枝繁叶茂,翠绿的枝叶舒展着,阳光下的树影婆娑,仿佛在诉说着那段从绝境中重生的历程。每当我站在树下,指尖触碰到粗糙的树皮,总会想起逝去三十年的父亲 —— 那棵树的坚韧,分明是父亲一生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66 年秋,三十六岁的父亲被冠以莫须有的罪名,划入 “四类” 分子行列。此后十六年,批斗会成了家常便饭,五花大绑的绳索勒红了他的手臂,冰冷的口号淹没了他的辩解。家中八口人的生计压在他肩上,常常是寅吃卯粮,一日三餐都难以周全。我至今记得,寒冬腊月里,父亲穿着打补丁的单衣,凌晨就去田间劳作,傍晚回来还得与母亲一起帮我们缝补衣裳、辅导功课。有人劝他 “认命”,他却总是攥着拳头说:“日子再难,也不能断了希望,更不能丢了良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些年,乡邻们时常三更半夜悄悄送来一把米、一块布,父亲总是叮嘱我们兄弟姐妹要牢记在心,日后有机会便加倍偿还。他从不在我们面前抱怨生活的苦,反而常把 “好好读书、诚实守信” 挂在嘴边。有一次,我因为买不起学习用具而哭闹,父亲沉默着走了十几里山路去县城,不知用何种方法给我买回学习用具,还笑着说:“读书是顶要紧的事,再难也不能耽误你们。” 正是这份从未熄灭的坚韧,支撑着我们全家熬过了最黑暗的岁月。1982 年父亲平反复职时,头发已斑白过半,但眼里的光依旧明亮。后来我们兄弟姐妹都能自食其力,靠的正是父亲刻在我们骨子里的那份不屈,为我们输送着最宝贵的精神养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看着眼前的凤凰树,我忽然想起华为走过的路。当外部的重压接踵而至,芯片断供、市场受限,这家企业没有退缩,反而投入巨资研发,在绝境中开辟出自主创新的道路。就像那棵凤凰树,在看似无望的处境里默默积蓄力量,最终迎来新生。而我们的祖国,何尝不是如此?从积贫积弱到繁荣富强,从被技术封锁到自主研发,每一次面对挑战,都像凤凰树面对台风般,以坚韧不拔的意志挺过难关,在风雨中愈发茁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风又吹过凤凰树的枝叶,发出沙沙的声响。这声音里,有一棵树的重生,有一位父亲的坚守,更有一个民族的韧性。它让我明白,生命的力量从不在顺境中彰显,而在绝境里绽放。那些看似无法逾越的困难,终将成为成长的养分;那些流过的汗、吃过的苦,终将化作前行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今,那棵凤凰树已成为校园里的一道风景,常有学生在树下驻足。我想,它不仅是一棵活着的树,更是一本无声的教科书,告诉每一个路过的人:无论面对怎样的风雨,只要心中有光、脚下有力,坚韧不拔,就一定能迎来属于自己的枝繁叶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