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尘封已久的毛家店陇右地下党员资料

裸三(白三虎)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新中国成立76周年国庆。盛世华章,抚今追昔,在共和国诞生的黎明前夜,毛家店这片热土上悄然燃起革命星火。在中共陇右工委的坚强领导下,一批忠诚的地下党员挺身而出,于通渭、甘谷、武山三县交界的清溪河流域,秘密开展革命斗争。他们隐姓埋名,深入敌后,冒着生命危险传递情报、组织群众、展开斗争,为家乡解放与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不朽功勋。甄富堂、蒙之廉、毛麟章、张大旗等同志更以鲜血浇灌理想,用生命践行信仰,为了家乡的解放,为新中国的建立,献出了宝贵生命。</p><p class="ql-block"> 1949年8月,家乡迎来解放曙光,毛家店的地下党员们从隐秘战线走向历史前台,迅速投身新政权建设,在稳定社会秩序、建立人民政权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可是,因种种原因,有部分从事过秘密地下斗争的陇右地下党员,他们的党籍仍未能得到落实。比如,由陇右地下党主要负责人谢俊山提交给甘谷县委的名单中,有些毛家店陇右地下党的同志,在通渭县委组织部的档案里依然是空白。下面是现存于甘谷县委组织部的“毛家店地下党员名单”:</p><p class="ql-block"> <b>毛益祥,马负图,陈月盛,甄喜斗,白守训,毛锁祥,陈双全。</b>(材料编码——021)</p> <p class="ql-block"> 谢俊山</p> <p class="ql-block">  这份珍贵的地下党员名单,是1949年8月家乡解放后,由谢俊山亲笔书写并提交给甘谷县委的原始档案,现藏于甘谷县委组织部档案室,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与可信度。</p><p class="ql-block"> 可是,2021年建党100周年之际,通渭县委向毛家店党支部和榜罗镇党委索要毛家店地下党员名单,名单送上去之后(该名单由笔者提供),县委组织部档案里竟然没有<b>陈月盛(陈国俊)</b>和<b>白俊章</b>的名字。信息反馈过来之后,我深感愕然。老人虽都已离世,可他们作为解放前的陇右地下党员之事,在当地人尽皆知。刚解放那时候,<b>陈月盛(陈国俊)</b>还戴着大红花参加过“通渭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回来后,老人还经常向人炫耀:“县长刘依民还亲自向我敬过酒”。</p><p class="ql-block"> 可如今,通渭县委组织部档案里却没有他参加过陇右地下党的材料,这难免不叫人疑窦丛生。可巧的是,在甘谷县委组织部档案里,仍保存有陇右地下党负责人谢俊山提供的一份“毛家店地下党员名单”,<b>陈月盛(陈国俊)</b>的名字赫然在列。迄今,当年由谢俊山提交的这7位毛家店地下党员名单里,除<b>毛益祥、白守训</b>二人的地下党员身份已得到确认,<b>陈月盛(陈国俊)</b>老人的革命历史在通渭县委组织部仍是空白。至于其他如<b>马负图、毛锁祥、甄喜斗、陈双全</b>这4位党员的材料,究竟在不在县委组织部,也很难说。</p><p class="ql-block"> 另外,还有<b>白俊章</b>参加陇右地下党的历史,因当事人和见证者皆以离世,且尚未发现具体材料,至今仍悬而未决。</p><p class="ql-block">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b>历史不忍细看。</b>的确,有些历史,虽然离我们不远,可往往就是这样,扑朔迷离,阴差阳错,与人们的记忆对不上号——有的是由于当事人和知情人俱已离世,死无对证;有的是相关机构未能及时联系对接,造成失误;有的是特殊年月档案遗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凡此种种,不一而足。</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我和甘谷县专门从事历史研究工作的朋友说起此事,提出了我个人的一个质疑:陈庄、礼辛的陇右地下党员绝不止这些,可谢俊山提交的名单里仅写了10个人。甘谷的朋友则这样说,“那时候,历史环境异常严峻,地下党活动都是单线联系,不同支部的党员,互不了解对方的身份底细。谢老提交的这些党员名单,可能仅仅是由他亲自介绍发展的党员”。</p><p class="ql-block"> 谢俊山作为陇右工委的重要骨干,在震惊陇右的“安远反霸事变”后,长期担任陇右游击司令部管理科长,负责清溪河流域——从通渭毛家店至甘谷礼辛、大石、安远一线的地下斗争工作。自1949年1月起,被任命为涵盖礼辛、大石、安远7个党支部及通渭常河、毛家店两支部的联合总支部书记。由他亲笔提供的这份名单,应该是真实可信的。</p><p class="ql-block"> 虽然,有些档案里的历史记录尚不尽人意,可当年由谢俊山提交给甘谷县委的这一份陇右地下员名单,无疑是一份凝聚着血与火的历史见证,堪称研究毛家店地下党组织历史不可替代的第一手资料。</p> <p class="ql-block">1025年10月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