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耀:藏在“好糊弄”里的满心欢喜

青春如草

美篇号:6974282 昵称:青春如草 2025年10月1日  星期三  小雨 <p class="ql-block">  门房闫师傅值夜班的傍晚,灶房飘来浇汁豆腐的香,味道虽正,可豆腐是油炸过的,牙口不好的他实在爱不起来。刚放下筷子,手机就响了,刚好是他大闺女打来的——这几日在北京上班的闺女恰巧回了家,他顺势絮絮叨叨说起想吃闻喜砂锅,还念着新园的小糁糁汤,话没说完,闺女就笑着应下“一会给您送去”。挂了电话,老闫的笑意藏都藏不住,逢人便夸闺女孝顺贴心,那股子骄傲劲儿,早忘了前些年闺女迷3M,一年花掉他三十万时,他又急又劝、四处忙活的模样。原来父亲都是这样“好糊弄”,子女一点点记挂,就足以盖过过往所有操劳,把寻常日子都熬出了甜。</p> <p class="ql-block">  我总说,天下的父亲大抵是同一种“好糊弄”。今年父亲节,本以为只是普通的一天,拆开快递才惊觉是女儿从太原寄来的包裹——精致的太阳镜、趁手的剃须刀,每一样都踩中我的日常需求,藏着她没说出口的细腻牵挂。那些跨越山河的惦念,裹在包裹里,拆开来全是温度。原来被女儿放在心上,连平凡的午后都像镀了层光,这份幸福从不需要贵重礼物,不过是一份惦记,就够父亲欢喜许久。</p> <p class="ql-block">  不光是父亲,老师也大抵是“好糊弄”的。想起那年,我带的第二届学生小丽,和爱人提着沉甸甸的大西瓜上门,只笑着说“老师,看您来”。那时候纸包鱼刚在大交开店,我赶紧约上高老师作陪,热热闹闹吃了一顿,中途添了汤边涮边聊,格外尽兴。怕刚成家的孩子们多花钱,我悄悄提前结了账,没让他们察觉。和他们围坐在一起,听小丽说起这些年的生活与成长,笑声裹着烟火气满溢,我忽然懂了:比起厚重的表彰、昂贵的礼物,学生一句简单的问候、一份朴素的心意,便足以暖透心底。这份知足,和闫师傅念着闺女的砂锅、我捧着女儿的包裹,其实并无不同。</p> <p class="ql-block">  世人总说这份“好糊弄”是容易满足,其实不然。那从不是不在乎,而是长辈对晚辈、师长对学生的心意,格外珍重。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回报,背后藏着满心牵挂与惦念,而正是这份双向的真心,让值班夜的砂锅、跨山河的包裹、上门的西瓜,都成了寻常日子里最珍贵的光,满是温暖的重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