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们兄弟姐妹八人相约同行,踏上东北这片广袤的土地,乘着盛龙号专列一路北上,15天的旅程像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从最北端的漠河北极村到中俄边境第一哨,我们站在祖国的边陲,听江水低语,看界碑静立。黑龙江的船行缓缓划开碧波,湿地公园里芦苇摇曳,仿佛时间也慢了下来。在哈尔滨,太阳岛的绿意与冰雪大世界晶莹的城堡交相辉映;长白山巅,天池如一块碧玉镶嵌在群峰之间,那一刻,风停云止,只剩心随景动。</p> <p class="ql-block">江面宽阔,两岸林木苍翠,我们穿好橙色救生衣登上游船,船行在蜿蜒的黑龙江上,像一条游动的彩带。有人倚着栏杆远望,有人举起手机定格倒影中的山影。河水静静流淌,仿佛诉说着边疆的往事。船行过处,几只水鸟惊起,掠过水面,飞向远方的林梢。那一刻,人与自然如此贴近,喧嚣退去,只剩下山水之间的宁静与从容。</p> <p class="ql-block">同样的江风拂面,我们在鸭绿江上乘船而行,两岸风光迥异。这边是游人如织的景区,那边是朝鲜小镇的静谧屋舍,炊烟袅袅,田埂分明。船行中线,不敢越界半步,却也足够让我们窥见一江之隔的另一种生活。有人轻声说:“这江水,曾见证过多少故事?”是啊,上河口大桥旁,志愿军出征的足迹虽已模糊,但那份壮烈仍在这片土地上回响。</p> <p class="ql-block">呼伦贝尔草原上,一群骏马奔腾而过,蹄声如雷,卷起一路尘烟。阳光洒在它们金色的毛发上,像点燃了整片原野。我们站在草地上,望着那股奔放的生命力,心也跟着驰骋起来。远处牧民的蒙古包升起炊烟,牛羊成群,天地辽阔得让人想放声高歌。这片草原,不只是风景,更是自由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中俄旅游区”那鲜红的牌坊下,游人如织,笑声不断。我们也在那块写着“景区入口”的牌子前停下脚步,拍下一张合影。这里不仅是地理的交界,更是文化的交汇。路边的小店卖着手绘套娃和俄式巧克力,空气中飘着面包与香料的气息。在满洲里,那座巨大的国门矗立在边境线上,庄严而沉默,而套娃酒店五彩斑斓,像是童话落在了草原上。</p> <p class="ql-block">在一片沙地上,我们坐上了由油桶改装的小车,咯吱作响地驶过荒野。车轮碾过沙土,扬起细尘,大家笑着叫着,仿佛回到了童年。远处是北戴河海边的红顶小屋,湛蓝的天与海连成一线。这种简陋却充满创意的交通工具,竟成了旅途中最难忘的乐趣之一——原来快乐,有时就这么简单。</p> <p class="ql-block">海鸥在空中盘旋,鸣叫声划破天际。一座现代拱桥横跨海面,线条流畅如诗。岸边停着一艘彩绘的船,船身绘着鱼和浪花,像是要跃入大海。我们赤脚走在沙滩上,浪花轻轻舔过脚背,凉意沁人。几个孩子在堆沙堡,大人们躺在椅上晒太阳,一切都那么悠闲。北戴河的老龙头长城遗址就在不远处,巨龙般探入海中,诉说着明朝将士守疆卫土的往事。</p> <p class="ql-block">我坐在海边的岩石上,风吹起衣角,太阳镜后的眼睛望着无垠的海。身后是度假村的泳池与棕榈树,前方是自由的海洋。这一刻,什么都不想,只想把这片蓝装进心里。姐妹们在不远处拍照,笑声随风飘来。我们已不再年轻,但在这片土地上,脚步依然轻快,心依然滚烫。</p> <p class="ql-block">湖边停着一艘游轮,阴云低垂,山林静默。一位女子坐在湖畔岩石上,双臂张开,像是要拥抱整个天地。她的红衣在灰调的天色中格外醒目,像一团不灭的火。这湖光山色,无需言语,只需静静感受。我们走过的每一处,都是自然与岁月共同雕琢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最北邮局”那块大石头前,我们纷纷留影。红色的字迹在阳光下格外鲜艳,前方水面平静,一群鸭子悠然游过,划出圈圈涟漪。这里是中国的北极点,寒冷而纯净。寄一张明信片给远方的朋友,写上“我在祖国的尽头想你”,字字带着北国的风与雪。</p> <p class="ql-block">沙地上的油桶车再次出现,我们笑着爬上车斗,迎着风向前驶去。街道上行人往来,城市在发展,但东北人的热情从未改变。无论是繁华的哈尔滨街头,还是草原深处的牧民帐篷,那份淳朴与豪爽,始终如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趟旅程,不只是走过了山川湖海,更是走进了东北的魂。它的土地厚重,它的风光斑斓,它的历史深沉。而我们八兄妹,在这十五天里,像小时候一样并肩而行,笑声洒满一路。东北的故事讲不完,而我们的故事,也在这片大地上,写下了一章温暖的回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