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称: 白水 刘家泉</p><p class="ql-block">美篇号:7038619</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三章铁马冰河2</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入党提干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努力改造世界观,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当之无愧的领导核心。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引领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更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镌刻在奋斗征程的每一页,而实现共产主义,则是党矢志不渝追求的最高理想与最终目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已在历史长河中走过了九十载峥嵘岁月。从南昌城头的一声枪响中诞生,到烽火硝烟里逐步壮大,这支队伍在中国革命的浴血奋战、建设时期的艰苦创业、改革阶段的开拓进取中,始终肩负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迫切的期盼 ——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一代代官兵抛头颅、洒热血,在披荆斩棘的征程中奋力前行,在九十年的壮丽发展史册上书写下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辉煌。而这所有辉煌的背后,都离不开一个根本保证 —— 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观今日之成就,思来路之不易。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全国,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陷入极度危急的境地。但英勇的共产党人从未被血腥镇压所吓倒,他们毅然高举起革命武装斗争的旗帜,踏上了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武装夺取政权的艰难道路。那时的革命形势堪称生死攸关,红军将士不仅要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还要忍受缺衣少食、严寒酷暑的恶劣生存条件,一些人在悲观失望中渐渐脱离了革命队伍。就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摆在了全党全军面前:如何将这支新生的武装力量打造成忠于党的事业、服从党的意志、能真正承担起中国革命重任的人民军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关键时刻,毛泽东同志以深邃的远见卓识,为全党全军指明了唯一正确的路径 —— 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也正是后来毛泽东同志强调的 “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 的初心源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人民军队始终保持着代代相传的优良作风,鲜明的革命性与严肃的纪律性在这支队伍中愈发彰显。人民军队绝非单纯的武装集团,而是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坚强柱石。它始终坚定不移地服从无产阶级思想的领导,是党的理论的坚定信仰者、党的纲领的忠实贯彻者、党的路线的坚决拥护者,更是党的方针政策的模范践行者,进而成为党领导的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依靠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生在新中国温暖的阳光下,长在鲜红的党旗下,党的光辉自幼便照亮了我的成长之路。从小在家庭与学校的教育中,我始终以 “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 为奋斗目标:小学时,我怀着崇敬之心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胸前的红领巾时刻提醒我传承先辈的革命精神;中学时,我又光荣地成为共青团员,在团旗的指引下进一步向党组织靠拢,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信念从此在心中深深扎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参军入伍后,这份入党的渴望愈发强烈,我始终以实际行动积极靠近党组织:在理论学习中,我如饥似渴地研读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著作,努力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与思想觉悟;在日常训练中,我主动对照党员标准改造思想、锤炼世界观;在执行任务时,我始终牢记使命,即便面对重重困难,也会想尽一切办法完成组织上交给的各项战斗任务,用实际行动践行对党的忠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以下是卫生队党支部在我当年入党审查意见记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该同志入伍以来,努力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理论联系实际,改造世界观,历次政治运动积极参加,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特别表现突出,服役态度端正,工作中积极肯干,为革命钻研业务,服务态度较好,国满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遵守纪律,团结同志好,积极要求进步,家庭历史清楚,个人历史清白,社会关係好,具备了党员五条标准,同意加入中国共产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早在 1972 年前往第四军医大学进修前,我便已成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心中始终怀揣着对党组织的向往。1973 年下半年进修归来后,工作与生活的节奏骤然加快:一边要马不停蹄地落实检验科的各项工作,把进修所学尽快转化为实际业务能力;一边又要筹备入伍后的第一次探亲假,满心期待着与家人的久别重逢。即便如此,党组织对我的考察也未曾停歇 —— 从深入的谈心谈话,到入党表格的逐项准备,每一步都有条不紊地推进。到 1974 年 “七一” 党的生日来临前,所有入党前的准备工作已全部就绪。</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如今记忆有些模糊,只记得大约在 “七一” 前后,卫生队党支部专门召开党员大会,集中讨论我和唐全仁同志的入党问题。唐全仁比我晚入伍 3 年,是 1973 年参军的四川籍战士,自入伍起就一直在炊事班负责喂猪。他性子憨厚,干活从不含糊,再苦再累的活都抢着干,从不抱怨,那份任劳任怨的劲头,赢得了全队上下所有人的认可与好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相较于唐全仁的 “全票呼声”,组织对我的评价则多了几分期许与提醒:存在单纯军事观点、单纯业务观点的倾向,有时个性也略显强硬,这些都是需要在日后不断克服和改正的不足。即便如此,支部大会上的投票结果仍让我备受鼓舞 —— 当时参会的党员共有 22 人,其中 20 人举手表示同意,2 人选择弃权,最终支部大会正式通过了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申请。而唐全仁同志更是凭借一贯的优秀表现,获得了全体党员的一致认可,以全票通过了入党讨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 入党受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按照部队入党的常规流程,支部大会通过后,只需将材料上报上一级党委,待党委例会审议便可批准入党。可事情的发展却超出了我的预料:唐全仁同志的入党申请按期获批,我的审批结果却迟迟没有下来,一等就是好几个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那段时间,我的内心如同掀起了轩然大波,无数疑问在心里打转,却又不能表露分毫 —— 表面上,我依旧像往常一样认真工作、踏实学习,私下里,却忍不住悄悄打听其中的缘由。后来才慢慢知晓,当时团里本有给我提干的打算:卫生队化验员一职属于干部编制,自从郝芝隆医生去参加支左工作后,这个岗位就一直空缺着。干部股的史美善股长,还有佟干事、路干事,平日里都很关照我,也曾有意无意地透露过:“就等你的入党问题解决,提干的命令就能下来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可化验室里还有一位 1968 年入伍的老兵,他平时表现也不错,只是精力更多倾向于政治宣传和文艺演出(后来这位王老兵复员回四川后,果然投身文艺事业,在四川达州市文工团工作直至退休),在本职业务学习上花费的精力相对较少,业务能力也稍逊一筹。尤其是我先后去师医院学习、到第四军医大学进修后,业务技术能力与他的差距逐渐显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当时卫生队里 1968 年入伍的老兵不少,单是四川籍的就有五六个。或许是出于不服气,他们私下里自称 “68 年老帅”,为了阻止我入党提干,竟联合起来给我罗列了十条所谓的 “罪状”,还写了一封控告信直接递交给了后勤处党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封控告信在后勤处党委会上引发了激烈讨论,各方意见分歧明显。当时的党委书记杨处长刚从地方支左回来,对卫生队的具体情况不太了解,一时难以定夺;党委副书记兼协理员李化清是四川人,难免会顾及同乡老兵的情绪;副处长刘德刚是河北人,看法又与李化清不同。三方各执己见,僵持不下时,有人提议征求卫生队参会代表的意见 —— 当时卫生队的龙光然指导员正在休假,参会的是黄光明队长。面对众人的目光,黄队长迟疑片刻,最终模棱两可地说了句:“考验考验也可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就是这句话,一锤定音。我的入党审批被暂时搁置,理由是 “继续考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三) 出现转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那段军旅岁月里,还发生过一段让人印象深刻的小插曲。大约是当年 9 月,42 团参谋长殷如意的爱人在团仓库工作,和其他几位家属工一起负责赶制军用布鞋。可谁也没料到,工作中意外突然发生 —— 车间里那台用来溶胶压胶的小锅炉毫无征兆地爆炸了。瞬间的冲击过后,现场一片狼藉,最终造成 1 人重伤、2 人轻伤,而参谋长的爱人正是重伤者之一,被紧急送往团卫生队抢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消息传开后,团里部门以上的首长们都第一时间赶到卫生队看望伤者。由于抢救重伤员需要紧急输血,这项至关重要的配血任务,便理所当然地落到了我这个负责化验工作的战士头上。当时团长李景武还特意亲临我的化验室坐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趁着准备器材的间隙,我和李团长唠起了嗑,语气郑重地说道:“团长,配血这事儿可是关系到人命关天的大事,一旦出现半点儿失误,后果根本不堪设想。要是真出了问题,我一个小兵承担责任倒也无妨,可您要是在这儿坐着,性质就不一样了 —— 您是一团之长啊!” 就这样,我用委婉却坚定的语气,把李团长请出了化验室。后来我才听说,他出去后跟其他首长笑着念叨:“刘家泉这小子,可真是太认真了,连我这个团长都被他‘赶’出来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在化验室里屏气凝神,不敢有丝毫懈怠,仔细核对每一个步骤,终于顺利完成了配血。后续手术过程中,输血工作进行得十分顺利,参谋长的爱人也成功脱离了危险,团首长们悬着的一颗心这才彻底放了下来。记得当时司令部的梁副参谋长特意找到我,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小刘啊,听说你的入党申请还没批下来?你可别着急,这事儿慢慢来。想当年咱们团的刘总 —— 刘楚安,可是等了 20 年才被批准入党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听了这话,我又好气又好笑,忍不住在心里嘀咕:我怎么能和刘总相比啊!要知道,刘总当年是从国民党部队起义过来的,不仅是咱们团的总工程师,级别还相当于技术副团长,后来更是凭着过硬的技术,当上了我们师的总工程师,我哪有那样的资历和本事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大概过了一个多月,后勤处的杨炳甫处长突然找我谈话(后来我才知道,杨处长在 1975 年去郑州支援铁路建设,担任郑州铁路局工业处长后,就直接留在了当地,没能再回部队)。他看着我,语气肯定地说:“你的入党问题马上就能解决了。之前有人反映的那些情况,有的根本不存在,有的就算确实有,也没他们说的那么严重。我已经跟你们支部打过招呼了,你马上重新填写入党志愿书,不用再开支部大会,直接报团党委审批就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就这样,在当年 12 月 20 日,我的入党申请正式被批准,我终于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过完年到了 1975 年 3 月,团政治处下发文件,正式任命我为 42 团卫生队化验员,行政级别定为 23 级。和我一起接到任命的,还有司药刘含忠、助理军医刘敏以及助理军医王月英,那一刻,我心里满是激动与自豪。</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至于后来李协理员提出要把之前那些针对我的控告信拿给我看,还有 1975 年 5 月我被选为卫生队党支部委员后,68 年入伍的老兵王德忠在复员离开部队前,特意找到我为过去的事道歉 —— 这些,就都是之后的故事了。</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