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小学四年级时我和弟弟从姨娘家回到了自己家,随之从广陵小学转学到了工人新村小学。原来上学很近,走几分钟就到家了,现在从家到工人新村小学要走25分钟的路,刚开始父母怕我们不习惯,父亲每天骑自行车接送我们上学,没多久就和宿舍大院里的同学一起结伴而行了。当年扬州过了渡江桥就是乡下了,工人新村小学附近都是扬州的大厂,工人新村是汽修厂宿舍,旁边有冶金厂、柴油机厂、制药厂,还有父母在的扬建公司,工厂周围散落农业社的村子和成片的农田。放学后我们一般不走大路,喜欢走乡间小路,从农田里穿过,看花看草看农田里的各种蔬菜,看各式小虫子和小鸟,去旁边水塘里抓小鱼小虾,那段时光简单且快乐。</p><p class="ql-block"> 学校的班主任是李老师,风度翩翩,穿着大衣,围着一条格子围巾,<span style="font-size:18px;">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他课讲得极好。我很庆幸,在广陵小学时的班主任常静老师是省级名师,转学后又遇到了李老师这样的好老师,</span>李老师后来成为了学校校长、区教育局局长。记得有一次父母带我们到镇江去玩,回来迟了作文来不及写了,父亲拿起笔哗哗几下就写好了,父亲文笔好,是单位的笔杆子,我赶紧抄写了一遍,第二天交了作业,下午李老师把我叫去了办公室,说我作文写得太好了,我平时作文写得也蛮好的,经常是80~85分,李老师夸了几句后又说这文章写得太老道了,是你自己写的吗,我吓得小心砰砰直跳,赶紧点点头,李老师随即在我作文本上打了个95分的高分,我开心拿起作文本说了声谢谢李老师,赶紧跑出了办公室,这是我史上最高作文分了,回到家父亲也开心的大笑,说你们李老师真好,没有戳穿你。如今李老师已80多岁高龄,依旧风度翩翩,思维敏捷,笑声爽朗。</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六一儿童节前,我加入了学校的鼓队。正巧教育局要组织歌咏比赛,开幕式需要小鼓队助阵,任务就落在了我们学校。每天放学后,我们先在学校练习,之后还能把鼓带回家练,那份自豪感简直爆棚。父亲当年是单位鼓队里敲大鼓的,听我敲的鼓点后说:“你们只敲了第一段,后面应该还有三段呢。”于是,我跟着父亲把整段鼓点都学会了。歌咏比赛那天,学校组织了一个小方阵参赛,指挥是我们班的校花小费同学。她有一双迷人的大眼睛,卷发扎成马尾,辫梢系着一个蝴蝶结,随着乐曲挥舞双臂,左右摇摆,神采飞扬。现今的小费同学,依然是风采不减的“资深美女”。</span></p><p class="ql-block"> 小学时我个子高,坐在后排,在我后面还坐有一排男生,万同学是当时班里个子最高的了,万同学虽然名字里带有"文"字,但一点也不斯文哦,记得有一次上课时悄悄地把我辫子上的头发扎在了椅背上,等我站起来回答问题时,引得全班哄堂大笑。如今的万同学在银行工作,戴着付金丝眼镜,斯文着呢,是每次同学聚会的组织者,大型同学聚会的主持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名句在万同学身上失灵了。</p><p class="ql-block"> 小学毕业考试的前一晚,父亲单位水利学院放露天电影,那时也没心复习,非要跟着一起去看电影,刚上了通扬桥准备跳上自行车后座时不小心跳空了跌了下来,当时就觉得手臂好疼,父亲不放心说到医院看一下,我说没事先去看电影,第二天早上起来再看手臂已肿了起来,上午学校还要考试,赶紧请假到苏北医院,诊断骨折了,打上了石膏,<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吊着胳膊走进学校,李老师关切地说:“要不改天补考吧?”我眼神坚定地回答:“轻伤不下火线!”幸好伤的是左臀,我拿起试卷“哗哗”写了起来。老师拿着我写好试卷也很感动,说我现在就给你批改试卷,我竟得了满分一百分!老师和同学们都为我鼓掌。那份感动,至今仍记忆犹新。小学毕业照上,那个胳膊吊着石膏的女生,成了合影中“浓墨重彩”的一笔。</span></p><p class="ql-block"> 工人新村小学现今已旧貌换新颜,在今年8月完成整体拆除重建,新建校园占地5万平方米,采用现代建筑风格,配备了少年宫、体育馆等设施。</p><p class="ql-block"> 如今时光带走了校园里的铃声与旧窗,却将斑驳的往事珍藏在了岁月里。</p>